同年七月,苻坚战败被杀,长安和整个关中陷入了后秦姚苌、西燕慕容冲、前秦残余势力的混战时代。随着苻坚政权的崩溃,长安的僧团失去了国家层面的支持,他们随后纷纷离开长安,有的去了洛阳,有的南下去了庐山或建康,给南方的佛教注入了新的元素。
注:①劫,印度的时间单位,一劫等于43.2亿年。
总论:道安身逢石赵末年,乱世中弘法,如果没有国主的支持是难以展开的。但以解脱为归宿的出家人和以世间利益为目标的君王在价值追求上毕竟有很多矛盾的地方。僧人在与君王的周旋中有时就难免处于尴尬的地位。所以,法依国主,有利也有弊。这也是后来道安的弟子慧远主张沙门与王者保持距离的原因。
“本无宗”已成为历史。毗昙与般若,自性有与毕竟空,至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以佛法的深度,谁又敢大言一探到底了呢?
佛图澄的教化对象是黄河以北的石赵胡人,没有先入为主的儒、道思想,因此可以用神异法术加以引导。而道安的化区在黄河以南至大江两岸,这里深受儒、道的熏陶,必须因机设教,方便说法。他借助玄学,大弘像法,整理佛典,小大兼顾,为汉传佛教的发展做了重要的奠基工作。
日期:2020-10-16 16:19:34
第三章 鸠摩罗什
NO.24 少年神僧
苻坚派吕光攻打西域不能说完全是为了鸠摩罗什,但也不能说不是为了鸠摩罗什。当时整个中国的大地主阶层都在崇尚虚荣,追求名誉。占据中原的苻坚肯定会受到这种风尚的影响。他的理想是成为千古不朽的“天下共主”,得到后世史家的一致认可。因此,他既要在武功上超过历代君王,也不能在文治上落后于人,否则就是一个不完整的“共主”。因此,一方面他要扩大自己的统治区域,其版图不能少历史上任何朝代,因此而发动了一系列的扩张战争。另一方面他要收服天下人心,所以宽恕了慕容垂、姚襄这些曾经的敌人,目的就是要他们心悦诚服。同时,他还要把儒、释、道各家信仰者统统纳入自己的囊中。于是攻打襄阳,网取道安、习凿齿等名宿。然后攻伐西域,夺取鸠摩罗什这样的高僧大德。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是他建设“天下共主”工程的一部分。
吕光的军队主要是步兵。从长安到龟兹有四千多公里,他们并没有急行军,而是慢慢地走,一路收集给养,敲诈沿途州郡,时不时地休整十天半个月。大约要一年之后他们才能到达西域。在吕光的部队到来之前,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这位鸠摩罗什大师。
鸠摩罗什,生于龟兹,祖籍天竺。父亲鸠摩炎,生长于天竺某国的丞相世家。母亲帛耆婆,龟兹国公主,国王帛纯的妹妹。鸠摩炎不愿在天竺担任世袭丞相,出家当了和尚,后来越过葱岭到龟兹来宣传佛法,被龟兹公主帛耆婆看上,便还了俗,后来就有了鸠摩罗什。耆婆怀着罗什的时候,竟然能能说一口流利的天竺语,智商也比以前高出了很多。龟兹的一位阿罗汉说,这是怀了聪明智慧的孩子的征兆,当年佛祖大弟子舍利弗在母胎时也是这种情况。生下罗什之后,她就忘记了天竺语,智商也恢复到了以前的水平。
罗什出生后,耆婆自己也想出家了,但丈夫鸠摩炎不同意,她便又生了一个儿子弗沙提婆。后来,她在外出游玩时看到野外枯骨遍地,深感人生无常,便发誓非出家不可。丈夫阻拦,她便以死相逼。鸠摩炎无奈只得同意她出家为尼。由于勤于用功,很快证得了须陀洹果①。
当罗什七岁的时候,耆婆把他带入寺庙,做了沙弥。罗什跟着师父学习佛典,每天背诵三万二千个单词的偈语,很快就把整部《阿毗昙》给背下来了。师父再作讲解时,罗什早已通达了其中的义理。
由于耆婆是国王的妹妹,深受国民的敬重,很多人都来向她捐赠物品,以示供养。收到的供品连室内都放不下了。她觉得这样下去会妨碍自己和儿子的修行,便带着罗什离开了龟兹,渡过印度河,来到罽宾,拜入罽宾最著名的法师槃头达多门下。槃头达多是罽宾国王的堂弟,学识渊博,五明诸论无所不通,佛法三藏烂熟于胸。九岁的罗什跟着达多学习《杂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等原始佛教经典。这三部佛经共计有四百万字(梵语单词),罗什很轻松地就把它们全背诵了下来,达多十分震惊。他于是确信罗什是阿罗汉转世,其前身已多次背诵过这些经文,否则怎么能轻易就背下四百万字,且能理会其中的深义?
达多经常在罽宾国王面前称赞罗什的神俊。罗什的名声很快就传遍了罽宾王室。国王在皇宫召开法会,请罗什与外道论师进行辩论。论师们见他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便出言调戏取笑,罗什抓住他们戏言中的漏洞进行攻击,论师们马上收敛了笑容。接着展开学术辩论,这些年长的论师竟然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一个个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国王于是提高了对罗什的供养标准,每天供给:鹅腊一双(原始佛教是可以吃肉的),粳、米、面各三斗,酥六升。这些都是罽宾的上等供品。还派了五个比丘、十个沙弥来服侍罗什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是罗什的弟子。这时的罗什才十岁,十五个弟子的岁数都比师父要大,由此可见其在罽宾受尊崇的程度。
十二岁时,罗什跟着母亲回到了龟兹。西域各国都想聘请他去做国师,但他一心向佛,对国师之位没有兴趣。耆婆把罗什带到月氏北山。有一位阿罗汉告诉她:“这个沙弥只要在三十五岁前不破戒,就能大兴佛法,度脱无量众生。如果破了戒,就只是一个学识丰富的法师而已。”
母子俩来到沙勒国,罗什拜三藏法师佛陀耶舍为师。沙勒国王举行无遮大会②,请罗什升座讲《转法轮经》③。罗什在空闲时收集了大量的外道典籍,对婆罗门教的四部《吠陀》和六大学派④的论书,以及五明诸论和阴阳星算等人类的神秘文化基本上都搞通透了。在吉凶预测方面已非常灵验。按原始佛教的标准,此时的罗什至少已到三果的成就。但他性格随和,在一些生活细节上没有刻意遵从戒条,这让其他修行者感到疑惑,但罗什只要觉得自己的内心没有障碍,便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
注:①须陀洹果。原始佛教将获得解脱的境界划分为四个层次: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须陀洹,又称初果罗汉,已断除三结(疑、我见、戒禁取见),还要在天道和人道之间经历七次生死才能证得阿罗汉果。斯陀含,又称二果罗汉,欲界的贪、瞋、痴三毒已经非常淡薄,但仍有剩余,死后升天,再来人间经历一次生死即可摆脱轮回,证得阿罗汉果,所以也称为一来果。阿那含,又称三果罗汉,已经彻底断除了三结和三毒,再也不用来欲界接受生死,升到色界和无色界继续修行,直至证得阿罗汉果,所以也叫不还果。阿罗汉,又称四果罗汉,是原始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达到这个阶位就不用再继续修行了,所以也称无学圣人,阿罗汉不仅断除了欲界的一切烦恼结使,也摆脱了色界和无色界的念想,彻底照破无明,大功告成,摆脱轮回,不受后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