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襄阳,他每年都要讲授两次《放光般若经》①。在讲授的同时,自己也完成了从小乘向大乘的过渡。
当时由于专门解读般若的三论还没有翻译出来,汉地的佛学家们都是用老庄玄学来解读般若经典。他们分成了好几个派别,史称“六家七宗”②。
一般认为,道安属于本无宗。“本无”这个概念在东汉时就出现了,并不是道安的首创。支谶翻译的《道行般若经》第14品和竺叔兰翻译的《放光般若经》第11品都叫“本无品”。由于缺少直接的资料,道安所主张的“本无”究竟是“以无为本”还是别的意思,现在已难以确定。甚至连道安是否真的主张过“本无”都存在争议。而三论大师吉藏在《中论疏·因缘品》中认为,道安的观点是“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故云本无。”又说“谓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夫人之所滞,滞在末有,若宅心本无,则异想便息。”
如此看来,道安致使主张本无,也不是玄学中“以无为本”的本体论,而是相当于大乘毕竟空的解脱论了。但仍含有道家“无中生有”的影子。
由于道安的提倡,“本无”几乎成了般若学的代名词。直到若干年后,鸠摩罗什在长安翻译出了《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佛学界才发现六家七宗的解释都不太准确。此后,人们又用上了早就存在的“真如”这个概念,用来指称那种说不清、道不明、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真实状态。
-----------
注:①《放光般若经》,是大品般若经的早期版本, 阐述了诸法性空如幻、法性平等、真俗二谛、方便善巧等大乘佛教的基本思想。该经梵本最早为朱士行在于阗发现。晋元康元年由无叉罗和竺叔兰等人在陈留的水南寺译出。译出后风行中原,对当时的玄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②六家七宗,早期般若学各派的统称,是按照对“空”、“有”等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作的划分。包括本无宗、心无宗、即色宗、识含宗、幻化宗、缘会宗,共六家。其中本无宗里又分出“本无异宗”,合为“六家七宗”。
日期:2020-10-11 14:01:52
NO.19 襄阳再分派
当时东晋内部分为两大地方势力,一是王、谢等世族控制的首都所在地的扬州,一是桓氏家族控制的荆州和川蜀。两大势力一直在争权夺利,对宗教问题都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既没有建立僧籍制度,也不禁止人们出家。而一旦打起战来,普通僧人和老百姓是一样的,也要应征参战。但既然没有明令禁止,出家人的数量就会逐步上升。
随着名望的增长,道安的弟子越来越多。仅荆襄一带的出家弟子就有五千多人,俗家弟子更是不计其数。由于树大招风,他成了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太元元年(376年),桓豁①任征西大将军,驻江陵,把道安请到江陵供养了一年。太元二年,桓豁推荐朱序②出任梁州刺史,镇守襄阳,又把道安接回了襄阳。朱序对道安十分推崇,常对人说,安法师是当今道学的栋梁,是陶冶人心的熔炉。
前秦皇帝苻坚也想把道安弄到长安。他好大喜功,有一统天下之志,而道安、习凿齿是荆襄的名望所在,如果能把二人纳入自己麾下,就有助于收服东晋的人心。于是多次派人到襄阳邀请道安和习凿齿北上。但二人均以身体欠佳为由婉然谢绝。既然文的请不动,苻坚决定动用武力来强请。
太元三年(378),苻坚派大将苻丕率军十万攻打襄阳。
朱序的守军只有一万多人,但襄阳自古以来就是易守难攻的军事重镇。朱序一面据城坚守,一面向四方求援。开战前夕,有弟子劝道安趁乱离开襄阳,他没有同意。道安虽然是出家人,仍有家国情怀。晋朝虽然丢失了北方领土,仍然是他心中的祖国。而且,他奉行“法依国主”的原则,自己作为佛门领袖,如果在襄阳陷入危机时就逃离,别人会怎么看呢?这损害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声誉,而是整个佛门的声誉。生死事小,失节事大,在这个问题上道安奉行的是儒家那一套。
几番战斗下来,襄阳俘虏了一些敌兵,从他们口中得知,苻丕攻打襄阳的目的竟然就是为了释道安和习凿齿。二人于是找朱序商量,表示愿意去长安,说服苻坚放弃战争。但朱序不同意,他认为襄阳是晋朝西北的门户,苻坚攻打这里不完全是为了您二位高人。再说,他武力来攻,我就把你俩献出去,这不更显得我们晋朝软弱可欺吗?二位如果真的愿意去长安,那也是在咱们打赢了战争之后。到时你们再去,则朝廷不失颜面,二位到了长安也会更受尊重。
道安和习凿齿都深受感动,决心和朱序坚守襄阳。道安的几千名弟子都投入了守城的战斗,死伤的也不在少数。由于力量悬殊,外城被攻破了,朱序便退守内城,死抗到底。
打了大半年,朝廷的援军一直没来。在东面的淮河一带,苻坚的大将苻融正统率六州之兵作出侵犯的态势,威胁东晋的首都建康。荆州刺史桓冲有七万军队驻扎在上明,但他畏惧秦军的强悍,一直不敢来救援。东晋其他地方根本抽不出兵力来支援襄阳。在朱序的指挥下,襄阳城内所有的出家人都参战了。后来连城内的广大妇女都上了战场,她们在城墙上拿着木头、石块、砖头砸向攻城的敌人。而苻丕的军队死缠烂打,毫无退意。
这样耗下去,襄阳城可能会死得一个不剩,自己几十年的弘法事业就要葬送在这里。为了法嗣不绝,也是为了更大范围地弘扬佛法,道安决定再次遣散部分学有所成的弟子。朱序也同意他这样做,并愿意派兵护送出城。道安于是把法遇、昙翼、昙微、道玄、昙戒、慧远等人分别派往到江东、江西(今安徽一带)、江南(今江西省)、湖南、四川等地。临别之际,道安对他们千叮咛万嘱咐,到了某个地方后要如何如何做。唯独对慧远没有一言半语的交待。
慧远感觉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于是在道安面前跪下,说道:“和上年纪已经很大了(当时道安已66岁),弟子即将远走他方。今临别之际,和上对众师兄弟都有交待,对我却不发一言半语,我心里非常惶恐。”
道安说:“以你的智慧和才能,我没有什么不放心的,所以不需要交待。”
当时苻丕对襄阳的包围并不是特别严密,似乎有意让城内的人外逃,以减少抵抗的力量。再加上朱序派兵掩护,道安派出去的弟子们都安全地离开了襄阳。
第二年二月,由于部将李伯护的叛变,襄阳内城被攻破。朱序被俘,他和道安、习凿齿等人一起被送往长安。苻坚非常高兴,对三位战俘给予了很高的待遇。朱序被任命为度支尚书(省部级),道安和习凿齿被尊为皇帝顾问,住在与皇宫相连的外殿,以便皇帝随时请教。而叛徒李伯护却得了个被斩的下场,苻坚说这样的人不忠于晋朝,难道会忠于我大秦?
由于道安和习凿齿两人都学富五车,苻坚对长安的文化界宣布,凡有疑问都可以向道安和习凿齿请教。当时考古学很兴旺,时不时有人从土里面刨出一些青铜器,上面的铭文没有人认识,就拿来请二位高人辩认。以至长安士人中流传“学不师安,义不中难”的评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