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捕快》
第39节

作者: 喝酒不开车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才是许七安兄弟俩来此的目的。

  许新年脸色微喜,扭头看向堂兄:“大哥....”
  他既欣喜又忐忑,作诗不难,每个读书人都能作出工整的诗词,难的是让三位大儒满意。
  这很难吗?
  这太难了。
  写诗?你们这是逼我白嫖你们?许七安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斟酌着说:

  “率性作诗,还是固定题材。”
  三位大儒彼此交换眼神,张慎道:“劝学!”
  果然不可能率性作诗,否则,我分分钟再拿出一首千古绝唱....许七安心里叹息一声。
  同时松了口气,因为这题没有超纲,他那点文学底蕴还能应付。
  劝学二字,最先让许七安想到的是高中读的《劝学》,但既然是诗,那这篇古文就不适用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许七安脑海里,紧接着浮现这句渊源流传的劝说诗。
  在劝学相关的领域里,论知名度,能与它相提并论的不多。
  他刚想决定用这首诗白嫖三位大儒,忽然想到了云鹿书院两百年来的处境。
  “这首诗没记错的话好像是宋朝皇帝写的?里头掺杂着功名利诱的味道,而云鹿书院毕业的学子向来仕途艰难。”

  “辞旧考中举人时就感慨过,不知道将来会被外放到那个穷乡僻壤....”
  “我抄这首诗,不是戳云鹿书院的心窝子嘛,适得其反....”
  见他久久沉默,许新年眉头愈发紧皱,三位大儒里,张慎和李慕白一直期待着,陈泰则笑眯眯的喝茶。
  许七安收回思绪,拱手道:“学生献丑了,辞旧,替我磨墨。”
  许新年找到笔墨纸砚,摆在桌案上,亲手替堂哥磨墨,一手持笔,一手挽袖,笔尖在墨汁里蘸了蘸,扭头示意堂哥接笔。
  我那一手稀烂的书法就不丢人了....不,我根本不会书法.....许七安心里吐槽,表面摆出读书人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姿态,说道:
  “辞旧为我代笔。”

  许新年点点头,在案前正襟危坐。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许新年写完,放下笔,凝视着宣纸上字迹清俊的七言,双眼灿灿生辉,脸色略显激动。
  屋内短暂寂静,许新年体会着这首诗的余韵,三位大儒疾步走到岸边,沉默的盯着宣纸。
  无声的盯着。
  “好诗啊,宁宴果然有绝世诗才。”李慕白“啪”的一声,用力击掌。
  他神色异常兴奋,既有读书人看到一首好诗时的惊喜,又有学院学子看到此诗后会作何反应的期待。
  张慎没有点评,看着许七安的目光,愈发的欣赏和自得,好像对方真的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学生。

  “文字朴素,却意味深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谨言兄,还记得我们年轻时在学院求学的日子吗?”
  陈泰品味着这首劝学诗,只觉得入木三分,回味悠长。
  张慎愣了愣,回忆起了前半年求学的景象,怅然道:
  “说的不就是我们那时吗,我年少时家贫,每天只能吃两个馒头。时常半夜里饿的饥肠辘辘,强撑着挑灯苦读。”

  李慕白幽幽道:“这就是你三天两头偷我鸡卵的理由?”
  张慎不悦道:“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偷。那是借,我后来不是还你了吗。”
  李慕白吹胡子瞪眼:“贫苦时一枚鸡卵,不啻于如今千金万两。”
  陈泰“咳嗽”一声,打断两位好友的争吵,望向许新年:“辞旧,春闱之后,不管名次如何,你都有出仕的资格,有考虑过将来吗?”
  忽然切入正题,让众人有些不适,张慎和李慕白纷纷闭嘴,下意识的为许辞旧谋划。
  陈泰看了两个欲言又止的大儒,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通常来说,先留京后外放,是官场升迁正途。我虽不为官,但在大奉官场有几分脸面,倒是可以为你谋划留京。”
  身为老师的张慎立刻眉开眼笑:“如此甚好,辞旧,还不快谢过陈兄。”
  “不必不必,如果真要报答,老夫确实有个想法....”陈泰笑道。
  听着老友的话,张慎和李慕白觉得哪里不对劲。

  没人说要报答你啊。
  只听陈泰笑眯眯道:“宁宴啊,你是块璞玉,想要成材,尚需雕琢。这两老匹夫活糙的很,你转投老夫门下吧。”
  “滚,无耻老贼。”李慕白和张慎勃然大怒。
  许七安抓住机会,立刻说:“两位先生,宁宴确实有问题请教。”
  今天来云鹿书院,就是白嫖来的。
  “晚辈卡在炼精境很长一段岁月,因为身无功勋,家里贫苦,始终没有资源和机会踏入练气境。”许七安九十度弯腰作揖:
  “请先生帮我开天门。”
  这是他来书院的第二个目的,虽然可以卖宋卿送的法器,换取开天门的银子。

  但那样一点都不快乐,许七安是个追求快乐的人。
  张慎摇头失笑:“你这是病急乱投医,我等修的是儒道,怎么帮你开天门?武夫气机如何体内循环,怎么走经脉,这是你们武夫才知道的事。”
  体系之间的差异比我想象的还大....许七安有些失望,不甘心的问道:“晚辈不明白,既然开天门需要炼神境以上的高手帮忙,那最开始的人是怎么开的天门?”
  “你觉得武道之路,是某个人开创的?是一蹴而就的?”李慕白端着茶杯,喝之前反问了他一句。
  许七安摇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

  “是一代又一代的人开辟出来的,”李慕白徐徐说道:“也许最开始,炼精境就已经是巅峰,有人机缘巧合之下,开了天门,于是练气境便成了武道的巅峰。经年累月,才形成完善的武道体系。”
  “机缘巧合?”许七安捕捉到了关键词。
  “炼神境高手帮忙开天门是最安全最便捷的方法,但这不是唯一。”这回是陈泰接过话题,微笑道:
  “婴儿诞生时,含着一股先天真气,随着年岁增长,天门闭合,先天真气藏于体内,要想重新掌握这股气机,就得把闭合的天门再度打开。”
  许七安点点头,人食五谷杂粮,产生杂质,堵塞了天门,也堵塞了气机的运行。
  这些理论知识二叔以前教导过他。
  “方法有许多种,除了耳熟能详的开天门之外,还有两种方法:一,吐纳法。”
  “吐纳法需自幼修习,日日泡药浴,洗涤经脉,贯通天门,十几年下来,耗费金钱无数。这法子已经被淘汰。”
  “第二种方法,是借外力打开天门,也是最初的前辈们采用的笨法子。比如吞妖丹。
  “妖丹是妖族道行精华凝聚,内蕴磅礴能量,吞了妖丹,磅礴的力量会强行打通奇经八脉,但因为无法控制,所以是九死一生的法子。”

  原来如此....虽然没有白嫖到手,但也算白摸了一把,不亏了....许七安感激道:“谢先生们授课。”
  瞧瞧,又谦逊又礼貌,说话又好听。三位大儒笑着抚须,对许七安极为满意。
  位于书院中央的是圣人学宫,又叫圣人庙,里面供奉的是那位开创儒道的千古第一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