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捕快》
第38节

作者: 喝酒不开车
收藏本书TXT下载
  税银案就差点让我落地成盒,这破事儿就过不去了是吗.....哎,处理不好,又是一次灭门的危机.....许七安一夹马腹,把许新年甩子身后,绝尘而去。
  许新年不服气,挥动马鞭,与堂哥展开竞赛。
  清云山既不雄起也不秀丽,若非清气冲霄,与寻常野山并无区别。
  山中有院,有阁楼,有广场,有瀑布....青石板铺设的小道宛如蛛网,将这些地方串联在一起。

  崖壁边的一座阁楼里,二楼雅间,靠悬崖峭壁的一侧没有墙,站在走廊边,可以眺望苍茫的平原,以及远山的轮廓。
  发誓再也不下棋的大国手李慕白,手持书卷,站在廊边,听着身后两位好友激烈争论:
  “这一步我走错了,我要重来,我不管。”
  “落子无悔,这是规矩。”
  “圣人曰: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圣人是这个意思吗?”
  “难道不是?”
  “老贼,你想与我论道?那可以,咱们今天只有一个人能活着离开。”
  “老夫也不是吃素长大的。”
  李慕白摇了摇头,“两个臭棋篓子。”
  身后两位其中一位是兵法大家张慎,另一位穿黑袍,长须蓄到胸口的老者。
  陈泰,字幼平,云鹿书院四大儒之一。
  四位大儒各有特色,李慕白是棋,张慎精通兵法,出任青州布政使的紫阳居士杨恭,擅长治学。

  而这位陈幼平,有治国之才,所著《治国经略》在大奉官场颇受追捧。
  李慕白转身离开走廊,返回雅室,打断争吵的两人:
  “院长呢?”
  “长公主来了,院长陪着呢。”张慎目光盯着棋盘,随口回了一句。

  李慕白“哦”了一声,点点头。
  陈泰叹息道:“再过三个月便是春闱,学院的学子们读书的兴致却不高,昨夜我去宿舍转了一圈,挑灯苦读者寥寥无几。”
  “仅有的几盏灯火,照的也是棋盘....”说着,伸手在棋盘上一通划拉,打乱棋子,痛心疾首:“玩物丧志。”
  “无耻老贼!”张慎大怒,输了就是玩物丧志,赢了就耀武扬威,“汝与李慕白一样,玩不起。”
  “与我何干!”李慕白生气了。
  说到这个话题,三位大儒沉入了沉默。
  云鹿书院的学子,仕途艰难,即使考中举人、进士,也很难在官场平步青云,往往是被打发到穷乡僻壤为官,或丢到某个犄角旮沓里发霉。
  这极大的打击了学院学子们的科举热情。
  雅室沉默了片刻,张慎沉声道:“此风不可长,得把学子们科举热情提起来。”
  陈泰脸色严肃的颔首:“就算苦苦支撑,也得撑下去,云鹿书院不能绝了官场这条路。”
  李慕白沉吟道:“开堂劝学吧,让院子出面。”
  张慎捻着一颗棋子:“院长年年劝学,一鼓作气再而衰,不会有太大效果了。”
  陈泰抚须皱眉,“得换个新颖的方式让学子自发苦读,重视春闱。”
  “写文章如何?”他提议道。
  “吃力不讨好。”李慕白摇头。
  “那就只有诗词了,”张慎喝了口茶,说道:“自古诗词动人心,作一首震耳发聩的诗词,比开堂劝学效果好多了。”
  说完,三位大儒对视一眼,齐声摇头。
  大奉儒林,诗词衰弱已久。
  “杨子谦若是没赴任青州,这个活儿倒是可以推个他。”张慎说:
  “咱们几个里,他最擅长此道。”

  山风扑入室内,吹的陈泰长须飘飘,笑道:“谨言兄比我更适合在朝为官。”
  “老匹夫,你在嘲讽我踢皮球?”张慎也不生气,一副光棍姿态:“你行你来,老夫洗耳恭听。”
  眼见又要吵起来,张慎的书童低头疾步而入,躬身道:“先生,您学生许辞旧来了。”
  许辞旧?他来干嘛,圣人语录三百遍抄完了?张慎点点头:“请他进来。”
  待书童离开,张慎看了眼棋盘对面的陈泰,笑呵呵道:“说起来,老夫近来新收了一个学生,是这许辞旧的堂兄,诗才惊世骇俗。”
  李慕白当即补充:“那也是我的学生。”
  陈泰看了眼姓张的,又看一眼姓李的,心里一动:“那首“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诗人?”
  李慕白和张慎得意的笑了。
  “哈哈哈....”陈泰大笑出声,指头点着两位好友。
  “你笑什么?”
  “我笑你们被名利遮了眼,哦,还有嫉妒。”陈泰收住笑容,半告诫半嘲讽:
  “杨子谦之名,必定因为这首诗流传后世,确实让人艳羡。可你们俩就不想想,佳句难得,多少读书人一生也就寥寥几首好诗,能载入史册的,更是没有。”

  “出了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已经是神来之笔,闻之欣然,还指望再来一首,不,两首,好叫你二人一起名垂千古?”
  “过于在意名利,久而久之,你们肚子里的浩然正气怎么存续?”
  一顿奚落,李慕白和张慎有些尴尬。
  心底知晓陈泰说的有理,流传千古的佳句,哪是随随便便就能作出,况且对方并不是读书人,妙手偶得了一首,便是天大的缘分。

  指望一个胥吏连出好诗,让他们青史留名,确实有些过于妄想。
  “幼平所言极是。”两人作揖,沉声道:“读书人三不朽,纵使要名垂青史,也该堂堂正正的走大道,而非捷径,是我二人偏了。”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陈泰微微颔首。
  片刻后,书童领着许七安和许新年进入雅室。
  两人同时作揖:“学生见过老师。”
  李慕白和张慎对视一眼,对许七安的到来既意外又欣喜。
  “坐吧!”张慎道。
  “宁宴,你来学院,是因为有佳句要给为师鉴赏?”李慕白试探道。
  许七安摇了摇头,道:“学生来此,是有一事相求。”

  “但说无妨。”
  许七安将自己的来意告诉两位老师,隐瞒了自己要报复户部侍郎的想法,只说税银案幕后主使极有可能是周侍郎,而对方如果挨过京察,必定报复许府。
  “这....”李慕白看了眼同样面露难色的张慎,无奈道:“书院禁止外人留宿,这是规矩。”
  读书人最讲规矩。

  许七安刚要求,便听许新年说:“长公主不也时时住在书院。”
  张慎摇摇头:“长公主何等身份。”
  许新年点点头:“书院禁止外人留宿,除非皇亲国戚。”
  嘿!这愣头青还是一如既往的不会说话。
  在场三位大儒气笑了。
  许七安差点笑出声,二郎的毒舌还是那么犀利。
  李慕白摇了摇头,“谨言兄,你这学生,我倒有点期待他将来踏入立命境。”
  那可太恐怖了.....张慎嘴角一抽。
  唯有陈泰笑吟吟的审视许七安,这时候,插嘴说道:“你是许宁宴?”
  “正是学生。”穿着儒衫假装自己真的是读书人的许七安作揖。
  “听说颇有诗才,不如这样,如果你能现场作出一首让我们三人都满意的诗,老夫就做主,让许府女眷暂住书院,并保她们周全。”
  准许许家女眷留住学院不是重点,重点是他的最后一句,保她们周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