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汉唐人》
第36节

作者: 月池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往后的征战岁月里,朕相信尔等定能遇到比杨业更凶悍的敌将,还有更多更危险的境地。”
  “此刻,就当是给尔等练兵吧,大周的荣辱,朕的生死,都交托给统领们了。”
  城门大开,赵匡胤当先率兵冲出,曹彬、郭进一左一右护卫。

  杨业早已摆开架势,等待着周军。
  “曹彬,你从左翼进攻,郭进,你进攻右翼,”赵匡胤大喝着冲出去:“杨业就留给本王。”
  眼见赵匡胤冲来,杨业长枪一挥:“兄弟们,杀一个够本,杀两个就赚了,随我冲啊。”
  两边人马如潮水般向对方冲去,赵匡胤也和杨业交上手。
  赵匡胤是一条哨棒等身齐,打下四百座军州的人物,杨业的杨家枪法也炉火纯青,俩人一时杀得难解难分。
  喊杀声震破天际,鲜血飞溅,残肢漫天,没有人想过后退一步,只想着杀死眼前的对手。

  柴宗训站在城楼上,强压着阵阵西北风带来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虽然几天都没吃一顿饱饭,但北汉兵凭着一股意志,并不落下风,柴宗训忍不住心里赞叹起来。
  不过北汉兵的意志力强,周军的意志也不差,毕竟皇上在城楼上亲眼看着呢。
  说不定因为表现突出被皇上看中,从此升值加饷,当上大统领出任节度使迎娶皇家女走上人生巅峰呢。
  想想就激动,一激动浑身就有劲儿,瞅准就是一刀将对手劈成两半。
  所谓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意志力再强,毕竟连续奋战,几天没吃饱饭,时间稍长,北汉兵便慢慢落了下风。
  气势这个东西很重要,优势的一方士气会更盛,弱势的一方士气会更弱。

  此时杨业自顾不暇,正和赵匡胤杀得天昏地暗。
  身下的马早已累瘫在地,俩人浑身汗透,在地上打得难解难分。
  “统领,统领救我。”副将刘冲被多名周军围攻,险象环生,不得不出言呼救。
  杨业转头瞟了一眼,还未回过头,赵匡胤的哨棒便攻到身前。
  高手过招,哪容得了分神。

  杨业急忙挥枪格挡,没想到赵匡胤只是虚晃,接着便当头一棍劈下来。
  ‘啪’的一声,杨业躲避不及,哨棒砸在头上断成两截。
  鲜血瞬间自头顶汹涌而下,杨业摇摇晃晃,赵匡胤趁势再来一棒,杨业彻底倒了下去。
  赵匡胤夺过一匹马,提着杨业便回城而去,将一干前来救杨业的北汉兵甩出老远。

  柴宗训大喜:“开城,开城,速开城门。”接着便欢快的往城下跑去。
  赵匡胤喘着粗气将杨业拉下来,正巧柴宗训赶到:“宋王勇猛,当世无敌。”
  赵匡胤喘得说不出话来,好一会才开口到:“幸赖皇上护佑,臣才侥幸得胜,此人之勇,不在臣之下,恭喜皇上喜得猛将。”
  正史上北汉连国主都投了降,杨业却没降,直到国主劝说,才转投中原。
  后来从征辽国,被俘后撞死李陵碑也没投降。

  现时抓是抓住了,但如何劝说他投降,却是个难题。
  北汉兵因为主将被擒,哪里还有斗志,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至此,李筠联合北汉的叛乱彻底平定。
  杨业慢慢醒来,只觉头痛欲裂,视线也是模糊的。
  “统领,你醒啦。”一个公鸭似的嗓音在耳边响起。
  杨业转过头,面前只看到一片黄色。

  他狠狠的闭了一下眼睛再睁开,眼前的少年很眼熟。
  杨业知道这是周皇帝柴宗训,他的样貌跟四年前有很大变化。
  柴宗训开口到:“统领,你手下的兵士朕已经安排好,不会伤他们一丝一毫,统领可放心养伤。”
  这是正面完败,杨业痛苦的闭上眼睛。

  “统领好好休息,朕不打扰了。”柴宗训说罢起身而去。
  刚刚出了大堂,却见呼延赞,郭进,曹彬均是一脸悲伤,曹彬甚至流出了眼泪。
  柴宗训急忙问到:“发生什么事了?”
  一众将领齐齐跪下,呼延赞急切的开口:“皇上,杜汉徽,战死了。”
  “什么?”柴宗训惊到:“怀州城不是守住了吗,为何杜汉徽还会战死?”
  “皇上,”呼延赞喝到:“刘伺狗贼,坐看杜汉徽与杨业血战却不施以援手,可怜老杜才一万人啊,却要与五万北汉兵正面对敌,老杜死得悲壮。”
  柴宗训翻起眼珠:“尔等从何处得来的消息?”

  呼延赞对到:“回皇上,杜汉徽副将,此刻正在行辕外等候。当日老杜以死相逼,令副将暂且潜藏,待到平叛之后再将此事禀明皇上,请皇上定夺。”
  “速召副将。”柴宗训一拍桌案。
  副将进堂,将当日战事一五一十说与柴宗训知道。
  “杜汉徽死得悲壮,死得冤啊。”柴宗训愤怒的起身:“速召刘伺狗贼前来见驾。”
  “且慢,”赵匡胤拦阻到:“启禀皇上,刘伺死不足惜,然此时他正手握重兵,若贸然召他前来,他若作困兽之斗,岂非又要空耗国力?”
  柴宗训喝到:“朕不信刘伺匹夫敢造反,速传旨意,让刘伺即刻滚过来。”
  其实只要一句议平叛之功,刘伺定然会欣喜的前来,但柴宗训不想那么做。
  身为天子,不能总靠着计谋或者哄骗来统御群臣,该霸气的时候,一定要霸气。
  刘伺接到让他滚到晋州的旨意,心里咯噔一下。
  终于还是东窗事发。
  此行若去,恐将身首异处。
  若不去,便是公然抗旨。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量诸子百家之力,尽展所学,来解决犹豫的事情,又称为开会。
  “去不得,父帅,去不得。”刘伺子刘遂说到:“杜汉徽乃皇帝新近提拔的心腹爱将,即便父帅未避战害死杜汉徽,皇上也不会轻饶,何况。”
  “不去便是抗旨,”幕府掌书记陈华说到:“使相还是去的好。”
  刘遂高呼到:“陈书记,你想害死父帅吗?”

  “非也非也,”陈华说到:“使相惟有面君自证清白,方可留得一命。”
  刘遂冷冷到:“陈书记,你在想当然尔,去了晋州,即便杜汉徽之死与父帅无关,皇帝也会迁怒,届时父帅将有口难辩。”
  刘伺点点头:“那依我儿之见,为父当如何?”
  “父帅,”刘遂起身到:“我等干脆反了吧,皇上削节镇之策早已尽失军心,军中上下无不怨怼,若是父帅振臂一呼,必定响应者众。”
  “巧了,”陈华冷笑一声:“先前李筠也是这么想的,可如今连全尸也未留下一个。敢问使相,怀州比起潞州实力如何?”
  刘伺踌躇一会:“依先生之见,当如何?”

  “我送使相四个字:百般抵赖。”陈华说到:“目下正是削节镇紧要之时,皇上并不敢擅杀节度使。反正杜汉徽部已全部战死,朝堂之上,使相说白便白,说黑就黑,只要抵赖得过,即便不做这无财无势的节镇又如何。”
  “先生高见,”刘伺很快便想通:“那我便依先生之计去见驾。”
  刘伺在路途上便预算好了皇上的各种诘问以及应对之语,此行只求脱罪,若能保住节镇之位,便算烧了高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