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汉唐人》
第35节

作者: 月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杜汉徽手下仅有一万人,已经坚守了几日,河阳节度使刘伺的兵虽然多,但都出工不出力,即便上城,也不过是呐喊几声便急忙后撤。
  眼看要顶不住,杜汉徽被逼无奈,只得去找刘伺:“刘使相,若再不全力守城,怀州一破,汴都震动,你我都担不起这个责任。”
  刘伺正在小心翼翼的喂鸟儿,并没有理会杜汉徽。
  杜汉徽急切的上前拉住刘伺的袖子:“刘使相,今日杨业攻势更甚于往日,必是军中出现变故,我等若能守住,想必杨业不日便会撤军,恳请使相上城督战。”
  “你在教我做事么?”刘伺不耐烦的回头。
  “末将不敢,”杜汉徽的级别比刘伺要低:“只是使相担负守土之责,若是城破…”
  “担任守土之责?”刘伺有些阴阳怪气:“没钱没人,如何守城?”
  “使相。”杜汉徽大呼。
  刘伺举起手掌:“杜统领,皇上既派你来守城,你守便是了,本帅如何,与你无关。”
  如此,一边是断绝粮道,没有退路,一边是没有援军,困守孤城。

  两边都是绝境,唯有勇者,方有取胜可能。
  杨业本就是世之猛将,而杜汉徽不能负皇恩浩荡,已做好殉国准备。
  究竟谁胜,只能听天由命了。
  没有花哨的技巧,也没有惊奇的计谋,有的只是拼命挥舞大刀,争取多拉一个敌人垫背。
  已经有不少北汉兵攻上城头,杜汉徽和杨业都是亲自操刀砍人,俩人身上被鲜血染尽。

  城内的河阳节度使刘伺仍在挣扎。
  若真的城破,皇帝必要追责。
  若就此去守城,刘伺又不甘心。
  北汉兵如潮水般向城头涌上来,杜汉徽不知道已经砍卷刃多少把刀,只是机械的拼杀着。
  此时副将冲上前来拉他,他下意识挥刀,被副将躲过。
  “统领,”副将急到:“北汉兵已经冲上来,再不撤就来不及了。”

  杜汉徽喝到:“要撤尔等撤,本统领身负皇命,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统领。”副将含着眼泪大喝:“统领,末将等只是辅助刘伺守城,统领已然力战,城破之责不该统领承担。”
  副将的一句话提醒了杜汉徽,他大喝到:“你速速离去,莫要理会那刘伺,找一安全地方躲起来。”
  “统领,”副将抹了把眼泪:“你不走,末将也不走。”
  “糊涂,”杜汉徽喝到:“本统领已决心许国,然若全军覆没,刘伺之罪有何人大白于天下?”
  “快,速速离去,待御驾前来,你可将今日之情形上奏皇上。”
  副将仍是踌躇,杜汉徽挥刀吓唬一下:“走,快走。”

  “统领保重。”副将跪下磕了个头,转身匆匆离去。
  杜汉徽挥舞着大刀,转头冲进千军万马之中,被混战淹没。
  再次看到杜汉徽,他以刀撑地,七窍涌出鲜血,面向晋州方向惨然到:“皇上,臣力竭矣。”
  杜汉徽所部兵马一万人,全部战死,无一幸免。
  杨业也好不了多少,五万兵马尚能战的不到三万人。
  听闻杜汉徽战死,刘伺吓得战栗不已。

  虽然有些小性子,但刘伺还是拎得清的。
  怀州地处中心,若要反叛,将四面受敌。
  若不反叛,城破加害死大将的罪名他承担不起。
  要与皇帝谈条件,得先把该干的事干了。
  想到此处,他终于下定决心:“出兵,将北汉人赶出城外。”
  杨业方才苦战一场,还未喘口气,刘伺便带着大军冲上来了。

  刘伺军可是坐着养精蓄锐看了几天大戏,此时刘伺身先士卒亲自举着大刀开片,手下兵丁自然也是用命。
  眼见不敌,杨业无奈,只得退下怀州城。
  目下杨业军被围困在晋州至怀州一线,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刘伺是不会追的,反正只要不被杨业攻下城来就好。

  柴宗训更不会追,过个三五天,杨业粮草用尽,自然就会不战而降了。
  “统领,怎么办?”副将刘冲焦急的问到。
  杨业皱眉思虑良久:“眼下怀州攻不下,伪周既放弃晋州,短时间也集结不起大军,我等就从晋州突围。”
  “记住,我等没有退路,只有拼死路过晋州之后,往阳城方向迂回大汉。”

  “这李筠,”刘冲抱怨到:“也太不经打了些。”
  杨业平静到:“既是战争,便有风险,我等随时都要做好殉国的准备。”
  “目下也无须多说,唯有死战一途。传令下去,全军进发晋州。”
  杨业兵锋来到晋州城下,赵匡胤也解决了洛邑残兵增援至晋州。
  虽每日只能喝稀粥,但杨业治军极严,且与兵士同甘共苦,所以军中并无怨言,反倒是一股悲壮的情绪蔓延开来。
  己方情形对手全知道,而对手什么状况杨业完全未知,那就没什么好说的,拼吧,杀吧。

  杨业军在城下排开,还未开始攻城,城上忽传出一个稚嫩的声音:“杨统领,久违了。”
  杨业抬头望去,一个身着龙袍的小孩站在高台上。
  他想起三年多以前的瀛洲,曾与伪周小皇帝照面,当日小皇帝的一番话,令他记忆犹新。
  这下就说的通了,除了皇帝,还有谁敢轻易放弃城池,只为将他围困?
  “皇帝陛下,”杨业喝到:“我知今日必死,大周向以天朝自居,何不开城与我一战。”
  柴宗训淡淡一笑:“杨统领,朕知你早已粮草尽绝,所以故意激朕出城与你一战,期盼能多拉些大周将士与你垫背,朕岂能上你当。”
  杨业略失望,仍是激到:“我记得当日与皇帝陛下照面,陛下‘尽复汉唐故地’之言犹在耳,想不到伪周尽是些贪生怕死之辈,按此等辈恢复汉唐故地,岂非贻笑大方。”
  “皇上,”呼延赞听到这话有些急:“末将愿领兵出战,不擒此贼誓不回还,免使北汉些耳小国欺我大周无人。”
  “慌什么,”柴宗训淡淡到:“朕自有安排。”
  接着他又大喝到:“杨统领,朕知道投军最后的归宿就是战死沙场,朕可以满足你这个愿望,然朕也有一事说与统领知道。”

  “朕知你尚有三万军士能战,朕也只派三万人。若我周军侥幸胜了,统领不可自决,若大周败了,朕甘愿被你掳去晋阳(北汉都城),你看如何?”
  此时杨业只求速战:“皇帝陛下,我答应你。”
  赵匡胤有些不解:“皇上,杨业此时如丧家之犬,如我军闭城自守,不出三日,杨业军当溃散。”
  “朕知道,”柴宗训反问一句:“莫非宋王惧怕杨业?”
  赵匡胤傲然到:“回皇上,杨业虽是世之名将,然臣观其貌,如插标卖首耳。”
  “好,好,”柴宗训拍手到:“宋王有此自信,朕就放心了,看来朕不须北狩晋阳了。”
  “臣等誓死护卫皇上周全。”一众将领说到。
  柴宗训满意的点头:“宋王,方才你不是问朕为何要与杨业对战吗,朕解释与你,也解释与众位统领。”
  “朕想将杨业收归己用,唯有在正面击败他,方能让他服气。”

  “其次,曹彬、郭进诸将,还未与此名将对战过,优秀的兵士,都是经历残酷的战争培养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