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汉唐人》
第16节

作者: 月池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惜不能时常这样,”赵匡胤说到:“若有一日,我归宋州,你归华州,再想如此畅快,也不能啦。”

  石守信说到:“太尉,是否皇上即将下旨让我等归驻地?”
  “不是,”赵匡胤摇头晃脑,似乎喝得真的有点多:“只恐有一日,你我一般兄弟要分别,所以才有此叹。”
  “人生自是如此啦,”石守信说到:“所以聚时则要天天畅快,太尉,来,喝。”
  一杯酒喝下去,赵匡胤将酒杯重重一顿:“依着我说,这归德节镇不要也罢,就领着我的铁骑军,若皇上有召,则为君效命,皇上无召,天天与一般兄弟畅快,如此,夫复何求?”

  这个时代,大多数人投军不过为了有口饭吃而已,谁也没想到最后会成为节镇。
  所谓‘不想当大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的厨子’,心里想想罢了,甚至很多人想都没想过。
  就像你刚上一条流水线,想的肯定是拿一份工资养活自己,没有谁傻到刚上线就大叫:我是来做生产部经理的。
  作为亲信和结拜兄弟,赵匡胤的话让石守信有些心动:“太尉此话当真?”
  “当真,”赵匡胤说到:“不若我等此刻便上奏皇上,除统兵之外,其他的都不要。”
  石守信没有犹豫:“如此甚好。”
  “甚好,甚好。”王审琦,李彦辉,张令铎,张光翰跟着附和:“我等征战半生,功成名就,早就该抛却俗务,纵情人生了。”
  赵匡胤喝到:“取文房四宝来,今日我要写就一副功成名就疏。”
  很快文房四宝便伺候上,石守信磨墨,王审琦按住镇纸,张令铎一点点展开。
  见这边热闹,很多将领都围了过来。
  赵匡胤提笔蘸墨,刚要开始写,一直浅酌的赵匡义突然拦住他:“大哥,所谓抛却俗务、纵情人生,是你真想这么干,还是皇帝要你这么干?”
  在场诸人皆是一震。
  柴宗训一直在暗处看着这些武将,此时太监万华小步快跑上前,小声到:“皇上,董指挥不行了。”
  柴宗训霍地站起来:“老董不行了?先前不都还好好的吗?”
  “回皇上,箭伤的确不重,但箭上淬了剧毒,太医说是牵机毒。”
  “走,去看看。”
  进到帐内,一群侍卫和太医急忙跪下,柴宗训挥手急匆匆来到榻前,却见董如诲佝偻着身体不停抽搐。
  “太医,太医,快救他,救他,朕命你救他,听到没有。”柴宗训大喝。
  太医躬身上前,小心翼翼的说到:“皇上,牵机毒无药可解。”

  “先前为何没发现?”
  “回皇上,牵机毒无色无味…”
  “滚一边去。”
  柴宗训打断太医,焦急的在榻边走来走去,董如诲佝偻得更厉害,脑袋被用力向脚尖方向牵引。
  “老董,你怎么样,怎么样?”柴宗训紧紧抓住董如诲的手。
  董如诲抽搐着挤出一丝笑容,断断续续说到:“皇上,勿,勿以臣,为念,国事为重。”

  言毕董如诲继续不停抽搐,忽地又大叫一声猛的一抽,瞪大着眼睛七窍出血。
  侍卫呜咽出声,太医摇头上前:“皇上,董指挥已经去了。”
  柴宗训猛的转身,欲冲出帐外却停下脚步。
  据史载,这个时代最善于使牵机毒的,正是高粱河车神赵匡义。
  后蜀主孟昶,南唐后主李煜,均是被赵匡义以牵机毒毒死。
  这个畜生,柴宗训恨不能现在就冲出去将赵匡义千刀万剐。

  想想重生回来这一年,陪伴他最多的就是董如诲。
  避走瀛洲共患难,远征朗州同欢欣。
  没事的时候,跟着董如诲一起逛逛汴梁城。
  虽然柴宗训是成年人思想,但外表仍是小孩子。
  董如诲虽沉默寡言,却对他忠心耿耿,照顾有加。

  但他现在却不能替董如诲报仇,一如先前在猎场不能追刺客一样。
  毒是赵匡义下的,刺客自然和他脱不了干系。
  这个事情,赵匡胤有没有份参与?
  如果没参与,杀他的弟弟,他还会实心协助削节镇吗?
  柴宗训紧闭眼睛,两行眼泪自眼角流下。

  老董,我不会让你白死的,柴宗训紧紧的握住拳头。
  又一人掀帐进来,却是韩通,董如诲的老上级。
  见柴宗训在此,韩通行了个礼,一旁的侍卫呜咽到:“太尉,董指挥殁了。”
  韩通当即大喝转身:“赵匡胤这个畜生,我宰了他。”
  “站住。”柴宗训大喝。

  韩通不服气的转身:“皇上,赵匡胤犯上作乱,他该死。”
  柴宗训没有多解释:“老董的事情,不要声张,厚葬,后恤。”说罢便头也不回的出门。
  此时因为赵匡义的一句话,前方大帐也正热闹。
  赵匡胤麾下的石守信一干人等站在一边,慕容延钊麾下的宣义军节度使高怀亮高声到:“若是我等心甘情愿抛却俗务也就罢了,倘此是皇上授意,却有鸟尽弓藏之嫌。”

  “就是,想当初,大伙儿随着大行皇帝一起征高平,彻底扭转与辽人的战局;征南唐,令其一举割让江北十四州,去皇帝位称国主;还有远征幽云…”
  “即便皇上不念咱追随大行皇帝征讨之功,这远征朗州,拓地千里也就是才发生的事嘛。”
  “而且现在还未到鸟尽弓藏之时,周围辽人,南唐,孟蜀,南汉,强敌环伺,皇上此举未免太让人寒心。”
  “皇上驾到。”太监万华的呼声让吵闹变成窃窃私语。

  柴宗训带着笑容走到前面:“各位统领尽兴否?”
  “谢皇上。”声音有些不情不愿。
  第一个不爽的高怀亮躬身到:“启禀皇上,皇恩浩荡,设宴于群臣,臣等铭感五内。”
  “只是臣尚有一事不明,方才赵太尉所说让臣等放弃俗务纵情人生,究竟是要出于自愿呢,还是皇上要削去臣等爵位?”
  臣你妹,你个大老粗,不会说末将吗?扁担倒下去,你说是个‘啪’字的人,不过是占了个节度使的名,还附庸风雅称臣。

  柴宗训微微一笑:“朕且问问,卿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呢?”
  “臣…”高怀亮有些怂。
  柴宗训本也是果断之人,何况董如诲的死影响了心情,他接着说到:“此事确出自朕意。”
  底下一片哗然。
  “朕之本意,并未让卿等交出兵柄,只是让卿等另选可靠之人,为刺史,为转运使,协助朝廷牧民理财。”
  “如此卿等便可专心练兵,将来助朕一统炎夏,恢复汉唐荣光。”
  这里有个词很重要,如果协助卿等牧民理财,刺史、转运使则还是节镇的官。
  但协助朝廷牧民理财,那就是朝廷的官,是可以被调动的。
  现在看来可以选亲厚之人,但将来如果朝廷一纸调令,调来一个不怎么听话的刺史转运使,那就有些玩不转了。
  这个关系到切身利益,可不是‘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就能忽悠得了的。
  底下人议论纷纷,特别是赵匡胤这一系。
  如果赵匡胤真的打算寄情山水,纵意人生,他的‘义社十兄弟’可以随着他一起。
  但现在是皇帝的意思,去年赵匡胤负荆请罪还历历在目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