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老师的家访》
第24节

作者: 放手一博
收藏本书TXT下载
  白老师看了看雅琼,似乎知道雅琼在想什么,笑了,道:
  “要看成绩还不简单吗?,这学期还有一个月,我给艺成补补火。”
  “是吗?”
  “我现在已经琢磨出了更好的方法,以前给几个孩试过,还是有一定的效果,这段时间我又进行了补充,到时给艺成试试。至于报培训班,我建议你要报就报英达,那培训内容比较适合青藤学。”
  白老师建议她报英达其实是把青藤学一些有难度的题混在了培训内容中,也就是英达的奥数学好,应对青藤学的压轴题自然没有太大问题,孩的兴趣就会浓得多。
  这么看来,白老师不但对英达培训的内容研究得比较透,而且对孩的心理也很清楚。
  绕了半圈子,最后还是回到了培训班这个去处,雅琼苦笑了起来,道:
  “看来还是得靠培训班的。”

  “没事,那培训班也没什么可怕,弄明白他们的节奏与套路之后,也容易应对的,只是家长们要花不少钱而已。还有一个多月放假,尽管艺成没上培训班,你到时可看他的成绩的。”
  晚上回到家里,想起白老师青藤学的知识还得跟英达培训的内容相结合起来用,雅琼心里感觉有些不是滋味。这种情况她真没有考虑过,以前这种话出自别的家长之口的时候,她只会当一个笑话来听,但出自教了一辈子书的白老师之口,那她的想法就不一样了。
  想起自己的读书经历,可比现在要单纯得多。雅琼与劲仁来自农村,那时都没有上过培训班,学生要考九十分以上的可真不多,但最后都考进了省城的重点大学。哪象现在,家长们看着孩上不了九十分就急着去找培训班。以前她看不懂为什么现在家长这么执着,经白老师这么一,她明白了不少。
  可是她明白了又能怎么样?别的家长是这么做,如果她不做,自然就会在学初中落后,更可怕的是学校里不讲那些内容,艺成的知识体系是不完整的,这培训班看来是非上不可的!
  俗话:“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
  真能解决问题也就好了,让雅琼支付那培训班的三四千一学期费用还是没有很大困难,但她最担心的是花了钱是不是一定能有效果呢!上了培训班成绩也提不上来的孩子一抓一大把,光赌在培训班那也是不行的。
  白老师会在这学期的最后一个月给艺成试试新方法,这让雅琼有些期待,如果白老师的方法真比那些上培训班的孩子还好的话,那可是个好消息。
  再又不花钱,实在不行,也不影响下学期上培训班,没有不试的道理!

  接下来的日子里,雅琼在白老师的好帮手服务社里帮着忙,她结合白老师的”经脉法“给每个朋友都记录着学习中的表现,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实践,她做这些事已经越来越顺手。
  看着孩子们每放了学就在白老师家里快乐地度过每个晚上,她感觉自己也成了服务社的一员。
  白老师到了白并没有什么事,他会利用白的时间查看一下孩们的学习记录,有时会去找一些资料给孩们备着,不同的孩会有不同的内容,当孩完成的学校的作业之后便把自己找的资料给朋友们练着玩。
  要雅琼在服务社里最关心的人,自然是她的儿子艺成。
  既然白老师了要给艺成试试新方法,她对艺成的学习自然是更关注了,她想看看白校长到底有什么秘密武器,或是有什么高眨可是,她等来等去,每次当她去到白老师家的时候,艺成都已经把作业做完了,没有看出什么异样,他继续在玩着那些玩具,看着那些课外书。
  给孩子教什么方法、做什么练习并不是服务社答应的项目,服务社的主要功能是配合家长照顾好孩子,督促并检查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她不好直接问白老师到底给艺成加了什么新方法,万一没有,那多尴尬。

  “也许,那只是白老师安慰自己的话,看来自己还当真了!”她想。
  最近,琪给她讲了件事,让她警觉了起来,是青藤学的一位姓袁的数学老师的孩在中考的时候数学失利了,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只进了普通高郑那袁老师雅琼认识,以前代过艺成几周的课,那时班上孩子的作业不规范,要求全班的孩子全部抄三遍,因此雅琼的印象比较深。据袁老师家的孩在学的时候数学很好的,都是袁老师亲自抓的,可谁也没想到她的孩竟然会在数学上翻船。
  这件事在家长中引起了不的轰动,甚至引起了一些家长质疑青藤学的教学质量。雅琼把这件事跟白校长了,她想听听白老师的看法。
  白老师听完雅琼的讲述,倒是很冷静,道:
  “这些家长们太多心了!这是哪门跟哪门吧,初中三年学的内容可比学六年学的多多了,完全没有可比性。要只能是学的时候没有把习惯培养好,或者是学的时候思维没有拓展开来,到了初中就不能适应了。”
  如果青藤学的老师会忽略了孩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估计是没有人信的。但到思维没有拓展开来,那倒是有可能,据这袁老师对孩要求很严格的,一步一步都得按照她的来,让孩不敢越雷池半步,久而久之,思维被禁锢也是有可能的。
  到这要求作业要求,雅琼对艺成也有类似的要求,之前她是觉得袁老师得有道理才要求艺成必须这样做。
  不过她对艺成的要求又与袁老师有些不一样,那就是艺成只要能按教材上的表述方式来做就可以了。难道又是自己搞错了?
  “你让他按教材上的表述方式当然没有错,教材上可是最经典的,虽然不能压抑孩的思维,但做题的时候规矩还要的,总不可能乱写一通的,不但学要这样要求,初中高中也要这样要求才校”白老师。
  听白老师这么一解释,雅琼心里安定了许多,她担心自己也象袁老师一样犯了错。既然学习习惯没有问题,那就是思维拓展的问题。看来还是得靠培训班才校

  连续几,听艺成白老师给他加了练习,可雅琼却没有发现练习的痕迹。她准备查看一下艺成的学情记录。
  这些孩子们的学情记录确实跟以前有了些不一样。
  在记录中她发现白老师给孩子们增加了之前在记录里面要加强的知识,而且发现记号有些不一样。以前都是用文字记录的,现在却在强化点后面划起了“正”字,她问白老师:
  “我看好几个孩的记录里有用划正字记录了,是有什么特殊用意吗?”
  白老师没听明白雅琼的意思,走了过来一看,哈哈大笑起来,道:
  “你们可能不会这样记了吧,划正字是我们的习惯,用来记录次数的,你看这个正字还差两笔呢,表示的就是差两次重复。”

  这种表示法雅琼以前也见过,只是她自己不用,但看到同一个知识点反复地做,她感觉有些多此一举,心想,不停地重复还不如一次就吃透来得高效,问道:
  “不停地重复?那不如一次吃透的好吧?”
  白老师有些洋洋得意起来,道:
  “这个你们就不懂了,这重复可不是简单地把之前的再做一遍。对有些知识是需要拓展的,拓展的知识就需要慢慢加深的,如果一次吃透倒是成不了习惯思维了,成不了习惯思维就只好不断地练、练、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