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那些事儿(刘裕拓跋珪卷)》
第42节

作者: 云海孤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11-06 19:17:44

  张衮提出“离散部落,编户齐民”的国家政策。不让他们放羊,让他们种地。强制解散血缘关系的各部落,分给土地让牧民耕种。把牧民固定在土地上,使他们成为国家的编户农民,不再隶属于部落大人。
  张衮好狠,一举断掉游牧民的根。拓跋珪借贺兰部战败之际,拿贺兰部开刀,使亲舅舅贺讷成为无所统领的孤家寡人。这不过是个开头,当然不止贺兰部一家,解散后的部落牧民变成普通民户,分地定居,不许自由迁徒,部落君长大人当作普通民户看待。
  魏军攻克中山后,迁徙后燕境内汉人及慕容鲜卑等杂夷三十六万、百工伎巧十余万口到平城,分牛分田,和分土定居的拓跋鲜卑人一道成为北魏的农民。为给游牧人做示范,拓跋珪亲耕藉田,带头务农,为百姓作表率。
  北魏的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游牧守旧势力依然强大。北魏国内并存两种文明,两种制度,他们为此展开了一轮又一轮斗争,这种斗争贯穿整个北魏历史,甚至直到北魏灭亡,他们仍然在战斗。
  汉人和鲜卑人的矛盾被激化,冲突不可避免。“诸部子孙失业赐爵者二千余人”,《魏书.太祖纪》中的一句话把矛盾显露无疑。部落联盟中许多人的子孙失业了,估计不肯务农,拓跋珪只得安慰性地赏赐爵位。以拓跋仪和穆崇为首的鲜卑贵族开始反攻,把矛头指向汉人领袖张衮。
  收拾人要抓住小辫子,张衮有什么小辫子呢?
日期:2009-11-06 19:28:52

  张衮在南征过程中为解决治民官的缺乏,不断向拓跋珪举荐汉人为官,往往均被录用。这些汉人多为出色的高门士族,才能是有的,是否肯真心为北魏国服务,张衮不得而知。魏军几乎是一战平定山西,占领城市无数,为尽快把占领区治理好,张衮推荐官员多少有些仓促,比如卢溥和崔逞。
  卢溥与张衮同乡,两人谈了那么几次话,张衮便推荐给拓跋珪。卢溥出自范阳卢氏,乡里势力很大,拉拢卢氏加强北魏的统治原无过错,可后来卢溥聚党谋反。
  崔逞,张衮根本没见过,听说有才,“闻风称美”,向拓跋珪大力举荐。张衮一心追随拓跋珪,又是共患过难的,深得拓跋珪信任,从来不患得患失,有什么说什么。
  不做事不出错,只要做事难免出现差错,何况不计后果地做呢?鲜卑贵族正是看准他的性格,借机抓住“卢溥叛乱”和“崔逞事件”攻击张衮和汉人集团。
  崔逞是高门望族,从三国曹魏开始,祖辈历任各朝各代的高官。崔逞有文才,在前燕、前秦、后燕都做过官,曾经编修过《燕记》。张衮极力推荐,拓跋珪对崔逞礼遇甚重,拜为高官。

  魏军攻打中山的时候,军中乏食,老百姓藏着粮食自己吃不肯缴纳。拓跋珪向群臣问计。崔逞说,桑椹可以补助食粮。古人说过,鸮鸟(鸣声恶劣的一种鸟)吃了桑椹,鸣声会变好。
  拓跋珪听从崔逞的献计,令百姓缴桑椹当租,崔逞害怕魏军扰民,又说可以让士兵们自己去摘取,不过要快,时间一长,桑椹会落尽。拓跋珪当时火了,将士们要打仗,怎么能去采果子!鲜卑贵族利用这件事大肆攻击崔逞,说他讽刺我们鲜卑将士是鸮鸟,不是好鸟。拓跋珪果然很生气,不过没有发作。
日期:2009-11-08 18:21:42

  不久,又发生一件事,东晋将领郗恢给拓跋珪弟弟拓跋遵写了一封信,上面有一句话“贤兄虎步中原”。拓跋珪一看,又上火了,心想我是皇帝,你不写尊称说什么贤兄,明明看不起我嘛,于是叫张衮告诉崔逞,写封回信给我贬一贬晋朝皇帝。
  崔逞称晋安帝为贵主。这一下,拓跋珪真火了,新帐旧帐一起算,心想我顶着多大的压力保你用你,你却不尽心办事,怒斥崔逞说:“贵主何如贤兄!”下令将崔逞处死,此事累及张衮,降职处理。

  拓跋珪明知与张衮无关,不得不忍痛割爱,还算手下留情。年过七十的张衮从此退出政坛,一年后郁郁死去,临死之前念念不忘北魏平定天下的大业,上疏执著地劝拓跋珪注重文德教化,表章最后一句显示出他与拓跋珪君臣相际的难忘恩情:“臣虽暗劣,敢忘前志,魂而有灵,结草泉壤。”
  人生自古谁无死。为了帝国的繁荣与强盛,生命又算得了什么。
  张衮的功绩不可抹灭,他将儒家治平天下的思想灌输给拓跋珪,告诫说尽管魏国武运强大,但四海未服,平天下靠得是文治和武功双管齐下,不可偏废。拓跋珪当时陷于政治斗争之中未能对其褒奖,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给予极高荣誉,策赠太保,谥文康公。
  张衮对北魏忠心耿耿,一心报拓跋珪知遇之恩,没有民族偏见,毕生致力于民族融合事业。崔逞则对晋朝抱有好感,对晋朝皇帝的恭敬出于汉民族感情使然。
  拓跋珪杀崔逞并非因为两件小事,实是派别斗争的结果,对鲜卑贵族做一些让步。拓跋珪的退让并没有使他们感到满意,一个又一个的阴谋接踵而至。
日期:2009-11-08 18:27:09

  手铸金人
  拓跋珪做了皇帝,当然要有一位皇后。拓跋珪称帝时二十九岁,此之前,已经有一任夫人,匈奴独孤部刘眷的女儿、刘罗辰的妹妹。当初拓跋珪为拉拢独孤部的牧民,分裂亲刘显的势力娶了刘氏,非常宠爱,生有一女一子,女儿华阴公主,儿子叫拓跋嗣,即后来的魏太宗明元皇帝,时年七岁。
  刘氏长期为拓跋珪打理后宫,并生有一男,理所当然应该母仪天下。奇怪的是,北魏帝国的皇后王冠最终落在别人的头上。
  公元400年三月,后燕皇帝慕容宝的小女儿慕容氏成为北魏国第一任皇后。慕容氏在中山城陷落后被拓跋珪纳入后宫,经左丞相卫王拓跋仪等人的请求通过手铸金人立为皇后,别以为它是一场普通的立后,背后隐藏着太多的故事。

  两个女人的皇后之争是通过“手铸金人”来实现的。刘氏没有铸成,慕容氏成功铸就,成为北魏国唯一一位手铸金人成功而被立为皇后的女人。
  所谓铸金人是魏晋以来少数民族中流行的一种用来占卜吉凶的方法,关于它的来源已无可考。我们试着推测一下,手铸金人测吉凶决非始自拓跋部。晋书曾经记载,武悼天王冉闵曾派常炜出使燕国,燕王慕容俊问他:“听说冉闵铸金人为己像,坏而不成,何得言有天命?”就是说早在冉魏时代铸像问天的方式已经开始流传。
  铸像的最早记载源自佛教,传说优填王曾为佛陀立圣像。中国西汉霍去病出陇西讨伐匈奴时曾获休屠王的祭天金人。据此推测,这一传统应该是草原文明与佛教结合而产生的,盛行于石氏后赵,为拓跋部继承,在建国初期作为立皇后的一项制度固定下来。
  为什么有人能够铸成,有人铸不成呢?我们不清楚当时铸造过程,但有几点可以肯定:第一点,失败概率相当高;再一点,所有参与人员要同心协力;最关键的是铸造人心理素质必须过硬。
  手铸金人立后的背面隐藏着什么玄机呢?卫王拓跋仪为什么请求立慕容氏为皇后而非刘氏呢?因为刘氏不得宠吗?不是,魏书中明确记载,拓跋珪对匈奴夫人相当倚重,刘氏生下儿子,主管后宫。
  我们要弄清楚拓跋仪是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