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那些事儿(刘裕拓跋珪卷)》
第37节

作者: 云海孤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10-20 20:46:39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柏肆一战,燕军再也无力与魏师抗衡,拓跋珪信心增强,转变态度,不再撤军,再度将中山城围住。仅派出大将庾岳率一万骑兵回草原平叛,庾岳不负所托,讨平三部,大草原归于安宁。
  魏国的内乱平息,拓跋珪可以专心对付燕国。这回轮到慕容宝讲和,以送还拓跋珪弟弟拓跋觚、割让常山以西土地做为条件。拓跋珪表示同意,退兵而去。慕容宝事后思来想去不甘心,自食其言,又反悔了。
  魏军回师,三度围城。
  自打进入中原地区,魏军苦战近半年,伤亡惨重,虽有柏肆大捷,却始终不能打下中山城。挫折让拓跋珪头脑清醒,开始思考魏军进展缓慢的原因。
  参合陂!是参合陂的幽灵们作怪,是他们在告诉燕国百姓拒不投降。
  拓跋珪后悔了,一个伟大的征服者绝不能靠屠杀俘虏来赢得胜利。万人坑只会激发燕国人的仇恨,因而魏兵每到一地,燕民深沟高垒,清野对抗。被围之城,将士泣血踊跃,奋战不降。
  拓跋珪改正错误政策,开始“抚慰新附”,对柏肆之战的降兵不再杀戮,罢免一批杀人过多的将领。拓跋素延平定并州叛乱立下大功,只因在讨伐叛军时杀人太多,拓跋珪毫不犹豫地免去官职。
  为争取中原地区汉人的支持,分化燕国人。在张衮等人推荐下,拓跋珪大量起用汉人中杰出的人才做官参军国要务,先后任命北方著名的士族领袖崔宏、屈遵、崔逞等人。

  河北战乱,燕国高阳太守崔宏逃往海渚,拓跋珪亲自骑快马追到海边,颇有“月下追韩信”的味道。拓跋珪的诚心感动崔宏,下船归顺,与张衮联手参与创立北魏各项军国制度。
  博陵令屈遵投降,拓跋珪拜为中书令,连升数级。燕国秘书监崔逞拜为尚书,掌管三十六曹。
  拓跋珪自降征服者的身价,终于稳定河北战局,争取到一部分百姓和汉人士族豪门势力对魏国的支持。而此时,中山城内发生了一场叛乱。
日期:2009-10-21 21:36:24

  奸王慕容麟

  人在危险之中会同仇敌忾,一旦形势略有好转,利益会让人变得六亲不认。
  慕容宝下诏镇守辽东的龙城守将慕容会发兵解围,慕容会因改立太子之事对慕容宝不满,不想发兵。后来在慕容宝不断催促下,勉强应承,但大军到了蓟城便停止不进。
  魏军长期围困中山,辽东援兵迟迟不到,城中将士有心出城与敌人决一死战。慕容隆向慕容宝请战,欲与敌人拼个渔死网破。慕容宝别无他策,只得同意。燕军整装列队待发,谁知,负责军事指挥的慕容麟几次三番阻止大军出击,慕容隆集合起队伍又解散,前后四次。
  急不可待的数千燕军将士齐聚皇宫向慕容宝请命出战。慕容宝为众将士的豪情感染,下令出击。慕容隆披甲上马,召集将佐下定必死的决心,对战士们立下遗言说:“倘若我有什么不幸,你们如果有人回到北方,看到我母亲,请代我禀告我此时的心情。”
  大军开拔的当口,慕容宝再次听从慕容麟的劝阻,不准出战。将士们忿恨不已,慕容隆涕泣而还。

  慕容麟阻止燕军与魏兵决战有秘密目的,准备利用魏军围城的权懈期发动军事政变。他唆使部将慕舆皓谋弑慕容宝,被慕舆皓的妻兄告密。事情败露,慕舆皓与同谋数十人斩关投降魏军。燕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显露,慕容宝与慕容麟嫌隙顿生。
  慕容麟露出庐山真面目,撕下伪装,赤膊上阵,派兵劫持禁卫军将领慕容精,让他率禁军杀掉慕容宝,慕容精当场拒绝。慕容麟大怒,杀死慕容精,率亲信出城,跑到丁零人的部落里去了,中山城人心动摇。
  慕容宝急了。他不清楚慕容会的龙城兵在哪里,总以为就在附近,害怕慕容麟夺了慕容会的军队,占领龙城。那样的话,自己连老家也回不去了。慕容宝狠下心来,放弃中原,北还辽东。
日期:2009-10-21 21:38:41

  三月十四日夜,慕容宝与太子慕容策、慕容农、慕容隆、慕容盛等人率一万骑兵北逃。中山城大乱,有投降北魏的,有向邺城逃跑的,城中无主,百姓惶惑,城门大开。
  拓跋珪打算连夜入城。王建一心虏掠财物,害怕天黑管不住属下,东西抢了藏起来,自己捞不着。借口怕士兵们抢劫府库财物,劝拓跋珪天明入城。拓跋珪想想也是,反正慕容宝跑了,进中山城不在乎早一天晚一天。
  次日清晨,北魏军队全傻眼了。中山城门紧闭,城中军民害怕魏军掳掠,拥戴没来得及逃走的皇族慕容详为统帅闭门坚守,不放魏军入城。
  拓跋珪出动军队攻城也没攻下来。郁闷中,拓跋珪派人向城中高声喊话:“你们的皇帝抛弃你们不管,逃跑了,你们干嘛白白找死,为谁呀?”
  城里老百姓说得气人:“我们都是些无知的小民,只是害怕又像参合陂那些人一样,在这里权且拖延十天半月的活命罢了。”
  拓跋珪气得盯着王建眼里冒火,心想你净出馊主意,上一次参合陂坑兵就你出的主意,这一次又不让连夜入城,好,这回进不去了。拓跋珪气急败坏,一口唾味啐王建脸上。下令长孙肥、李栗率三千骑兵去追慕容宝,慕容宝溜得够快,连影子也没追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