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扛水泥的穷小子到餐饮大老板——莫欺少年穷》
第19节

作者: 一个厨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还是很早的就到酒店,做我的事。把炒菜的小料切好,青菜摘洗干净,熬好粥,热好馒头,等大家都到的时候,吃早餐,吃过早餐,和大家一起干活。
  李剑寒忙完自己的活儿,就过来和我一起收拾海鲜、冻货,有时候活不多的时候,他让我过去切菜,我切菜,他在一旁看着,切的不对的时候,他教我如何去切。有时候陈师傅也会亲自指导我,这让我十分感激。

  有时候客人多,生意好,我刷的碗也多,李剑寒会过来帮我一起刷,陈师傅人没架子,也会过来帮我刷碗。这在以前是没有的现象,以前的那伙厨师看也不看我刷碗,不管多少。
  我说:陈哥,不用,我忙过来了。
  陈师傅说:就这么几个人,总不能我们下班,留你自己在这刷吧,再说了,留你一个人在这刷碗,哥心里也过意不去。
  有他们帮忙,我轻快不少,活干的也快多了。陈师傅也不让我叫他师傅,和大伙一块叫他陈哥。

  每天大伙下班回到寝室,都是有说有笑的,在一块儿打打扑克,聊聊天,感觉不到累。其实做餐饮的都属夜猫子的,看着一天下来时间挺长,一上班就盼着下班,上班的时候无精打采,总想睡觉,等下了班,立马来了精神头,不累也不困,像变个人似的。
  陈师傅的人缘好,朋友也多,隔着盛美酒店的那条街上,他的一个朋友在那开了一家小吃部,我们总到那里去吃饭喝酒。陈师傅的朋友姓吴,是陈师傅师父的堂弟。陈师傅的师父是工会大厦的吴师傅,省城一位很有名的老师傅,也是名厨。等陈师傅师父堂弟小吴,和陈师傅非常要好,两个人是好兄弟。小吴在他哥哥的帮助下,开了这家小吃部,生意还行。
  下了班,没啥事,大家就打扑克凑钱,输了的把钱放在一起,等凑够一顿饭钱就停,跑到小吴那喝酒。那时候一顿饭也没几个钱,大部分都是象征性的给点,更多的时候是陈师傅买单,用他的话说,谁叫我挣得钱多呢,等你们一个月挣八百块钱的时候,就开始你们买单了。陈师傅就是这样讲究,重义气,大家都喜欢和他在一起。俗话说跟啥人学啥人,在厨师的这条道路上,陈师傅对我的影响很大。直到现在我俩都有联系,有时候还会聚聚,坐在一起喝点小酒聊聊天,回忆回忆过去。

  陈师傅家是市里的,每天也不回家,和我们住在一起。他有一个哥哥,在电信局工作,所以他是我见到第一个有传呼机的厨师,大家就把他的传呼号当成共用的,很多时候他的传呼机响了,他到吧台回电话,一会就跑回来,喊:“某某,你的。”

  有时候他就说:“不行我借你们钱,你们自己整个传呼机,我都快成你们通信员了。”
  大家就笑。那时候一个数字传呼机就四、五百块钱,如果是汉显的,得一千多,对我们来说,都买不起。就连李剑寒水案,一个月才三百五十块钱,我就更不用提了,二百四十块钱,哪敢买呀。
  现在有时候和陈师傅在一起喝酒,他就会说:“那时候不攒钱,挣点钱都给你们交电话费了。”
  虽然玩笑,但可想而知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有时候我怼他,说:“陈哥要不是当年你那样,大伙都学你,现在大伙也都成有钱人了,你是害人不浅呀。”
  这时候他就会说:“钱这玩意儿不是一个人挣的,有钱大伙花呗,知道不,钱是越花越有,有人就有钱。”
  其实真是这样,钱挣回来就是花的,会花钱的人才会挣钱,货币只有流通起来才会产生价值。有些人活了一辈子也没弄明白这回事,最后是钱没攒下,人也没留下。
  很多时候认为金钱就是财富,于是就拼命的赚钱,等把钱赚到手了,发现许多东西都离自己远去,许多应该有的快乐没有,许多该有的幸福没有,细想想,什么是财富,生活本身就是财富。
  在这段时间,我的刀工有所长进,主要归功于李剑寒对我的鼓励与支持,还有陈师傅的指导,如果李剑寒不叫我拿菜刀切菜,不带我,我只能是做我的零活,人家带你是情分,不带你是本分。包括陈师傅也是,可以指导你,也可以不指导你,指导你你要感谢人家,不指导你也不要怨恨人家,因为人家没有指导你的义务。真的很感谢他们,他们不但指导了我,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引导了我,让我在以后的厨房工作中,知道了怎么去做工作,也知道了如何去带小弟。

  这就是“跟啥人学啥人”,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坏人学魔鬼,跟着豁达学宽容,跟着自私学吝啬。俗话说的好,跟对人才能做对事。

  我从切小料开始切青菜,切肉丝、肉片,渐渐地给鱼改刀,给海鲜改刀,很快,酒店所经营的菜我都会改刀,同时也会简单的配制了。饭口忙的时候,能够帮着水案配些简单的菜品,比如溜肉段、肉炒鲜蘑、尖椒干豆腐、鱼香肉丝等等。等复杂的,比如松鼠鱼、油爆双花、雪绵豆沙、红烧盘龙鳗鱼等,还不敢去试,对自己没把握,同时这样的菜李剑寒也不让我去配,怕我弄坏了,因为原材料挺贵的。

  他说:“谭子,等你刀工再厉害一点就让你试去改刀,现在还不行,你先练基本功,等基本功练好了这些花刀都不是问题。”
  我问:“得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练成你那样。”
  他说:“不一定,反正我是做水案三年了。”
  我问:“看你也能炒菜,怎么不去炒菜?”

  他说:“炒菜不忙,厨师的功夫大部分都在水案上,我再多走几家大店,多练练,多长点见识,然后再上灶台炒菜。”
  我很认同他的观点,对自己学厨师也有初步点规划,至少要在水案上多下点功夫,先干上三年。心里有了数,对上灶台炒菜的欲望也就不是那么高了,什么都是欲速则不达,学厨师是个水磨的功夫,急不得,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快到十月一国庆节的时候,李剑寒过生日,大家就聚到小吴那给李剑寒庆祝生日。那时候给厨房兄弟过生日,就是大家凑点钱,找一家小饭店聚在一起,喝点酒热闹热闹。大伙给过生日的说上几句吉祥话,敬杯酒,吃碗长寿面,也就完事了。不像现在,过个生日,什么生日蛋糕,酒店聚餐,然后还要去歌厅唱歌,一个生日下来,能花掉一个月工资。有时候看现在的小弟过生日,一点也看不惯,但是看不惯归看不惯,说了也不听,还会说你是老古董,TUO了。这也难怪,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里都不缺钱,孩子们花钱也就大手大脚,不知道过日子。不用说小弟,现在有些知名的师傅,也过生日,操办寿宴,所有的徒弟都过来给师傅祝寿,来归来,都不是空手来的,多少都带点礼物,或者随点礼金。那礼金可是两千元元起底呀。等礼物,我看了是眼晕,金佛、玉观音、上万元的手串,都是大手笔,咱是比不起。

  等我每年过生日比较寒酸,吃碗长寿面,喝点小酒,记得我生日的就那么三、五个老哥们,借着过生日的理由聚聚,也是其乐无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