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八十年——刘备的汉室梦、刘禅的梦醒时!》
第37节

作者: 信陵小司徒新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0-06-08 16:59:59
  于是袁绍在郭图等人的谗言下,削弱了沮授的军权,而后便是开始了南下作战的准备,袁绍的本意与郭图二人相同,那就是想仗着自己的兵力军威一举灭掉曹操!
  虽说此刻袁绍所部刚刚征讨过公孙瓒,筋疲力竭,可是曹操同样是灭吕布、攻袁术、下河内,所布同样疲惫,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袁绍此刻进兵灭曹,依靠着双方的实力以及战争动员潜力来看,还是有着一定的优势的,于是,袁绍下令,于所部二十余万大军里精选十万大军,战马一万匹!
  准备南下,举兵灭曹!同时,袁绍令审配等人留守大本营邺城,并且保卫后方的同时,负责前线粮饷器械的供给。与此同时,袁绍进一步的稳定北部的少数民族乌桓的势力,来防止后院起火,而且袁绍还主动地联系刘表、张绣,企图对曹操合围,然后十万大军摆出了随时南下的态势!
  大军制定的作战路线为由邺城誓师出发,经过黎阳、白马推进至延津、官渡一线,而后兵锋直指许昌!
  日期:2020-06-08 17:01:25

  (五)天赐良佐荀令君
  那么,相对于袁绍的战争动员,曹操在干什么呢?那就是积极备战,一抗到底!
  自建安三年末平定吕布、建安四年四月进军河内以来,曹操对于袁绍的防备之心更加的加深,因为他知道,自己与袁绍的明争暗斗迟早会转移到正面的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以前公孙瓒、陶谦、吕布、袁术、张杨等人还在的时候,双方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相当的“默契”,但是,到了现在,当二人中间的缓冲再也不存在的时候,是时候开始两个人的大规模决战了!
  其实,早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正月,曹操就曾经差一点按耐不住袁绍的盛气凌人,而与袁绍大规模开战!但是最终因为实力不济,在荀彧等人的劝说下暂时的放弃了那个不明智的想法,但是,从那时起,荀彧郭嘉等人就已经与曹操展开了对于袁绍的研究!
  袁绍有沮授、田丰为之谋划,而曹操的豪华谋士团,则比之只强不差!首先一人,便是荀彧!这个虽然在敌方阵营,但是我也深深敬重欣赏的一个人才。

  荀彧,字文若,荀家乃是颍川大族,其祖上,更是大名鼎鼎的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荀夫子!荀彧此人,青少年时期便被称之为“王佐之才”!此人远见卓识,鲜有人及!
  到了我大汉末年,天下大乱,只有荀彧看出了颍川郡乃四战之地,必遭战火的荼毒,因此他劝那些宗族离开颍川,前往冀州避难,可是颍川人大多留恋故土不愿离去,不得已之下,荀彧只得率领本宗族前往冀州,当时的冀州牧还不是袁绍,而是同样出自颍川郡的韩馥,于是荀彧来到了冀州。
  等到袁绍夺取了冀州之后,对于荀彧也是待为上宾,可是荀彧看出袁绍此人非英主,因此在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时年二十九岁的荀彧脱离了袁绍,投奔了曹操!唉,怎么就不投奔我呢!当曹操得知了荀彧的到来,高兴激动的拉着荀彧的手说道:
  “这就是我的子房啊!”
  我呸!你曹孟德恬不知耻,竟然把自己比作我大汉的高祖皇帝!我呸,不要个大脸!但是,他曹孟德把荀彧比作我大汉神秘莫测的谋圣留侯张良,虽有些过誉,但是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恰当的。

  在这之后,荀彧,开始了他令人敬佩的一生。在曹操的阵营里,如果说功劳最大的文臣,我个人认为,当属荀彧,由于后来他担任了我大汉的尚书令,因此,当时的我们都尊称其为荀令君,实至名归!
  那么,荀令君在曹营,对于曹操都做了哪些贡献呢?首要的便是兴平年间在曹操攻打徐州时,吕布、张邈、陈宫占据兖州的时候,是荀彧力保三城,才让曹操有了落脚、反攻之地!而在稳定兖州、驱逐吕布的过程里,又是荀彧提醒了曹操兖州的重要性,不要过早的去贪婪徐州,这一点,在前文已有提及。
  而就在沮授建议袁绍迎接天子的时候,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七月,在曹操击败青州流窜的黄巾军后,荀彧也是适时地向曹操提出了迎接天子的建议!荀彧对曹操说道:
  “昔汉高祖东伐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播越,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能远赴关右,然犹分遣将帅,蒙险通使,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医天下之素志也。今车驾旋轸,义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旧而增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虽有逆节,必不能为累,明矣。韩暹、杨奉其敢为害!若不时定,四方生心,后虽虑之,无及。”

  可以说,我之所以敬佩荀令君,是因为,此人虽投奔曹操,可是,他是想辅佐他心里的曹操成就齐桓公之霸业,辅佐周王室之衰微!
  春秋时期,周天子衰微,管仲虽以齐国为霸,但是却对周天子保持了相当的尊敬,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秩序。而荀彧,或许也是追求着这样的政治理想,所以,对于大汉,荀令君内心,还是有着奉敬的!而最终,荀令君的死,也因为反对曹操加封魏王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这些问题是后话了。
  而在这之后,在荀彧的建议下,曹操迎接天子,而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荀彧之首功也!
  除此之外,荀彧还为曹操举荐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中原地区,人杰地灵,此话盖不虚也!被荀彧先后举荐的人才有荀攸、钟繇、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这些人都是后来曹魏集团的重要人物!
  所以,总体来说,曹操平定北方进攻天下各处的大规模的战略规划,荀彧首功也!因此,当袁绍这个大敌逐渐的浮出水面的时候,荀彧面对着曹操的担忧,也是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日期:2020-06-08 17:01:44
  曹操对荀彧担忧的说道:
  “先生,我现在想举兵讨伐不义,但是我的力量不够,当此之际,该如何是好啊?”
  荀彧是这样回答的:
  “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土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

  也就是说,在荀彧看来,曹操与袁绍相比,有着四胜!其一者,是度量方面,袁绍此人看上去宽容但是实际上心胸狭窄,听不进去正直的意见,更何况袁绍此人虽然任用人才,但是疑心太重,而相比之下,曹操则通达明知,唯才是举,不拘一格,能够发挥出人才的真正力量!
  其二者,则是曹操与袁绍的智谋上的较量,袁绍此人,遇到事情,一点也不果断,为人迟疑,很难做下决断,这就使得袁绍做事往往赶不上最佳的机会,可相比之下,曹操杀伐果决,且随机应变足智多谋,这要强过袁绍百倍!
  其三者,在军容上,袁绍虽然部众较多,但是他治军不严,军容不整,这就使得他的军队数量虽然多,可是士兵却无法被巧妙地去应用。而相比较袁绍的部众,曹军众将军士赏罚严明、令行禁止,因此虽然部属现在较少,却都是悍不畏死敢于奋战的将士!这一点,绝对是袁绍无法比拟的!
  最后,袁绍有今天的成就,固然有其真本事,但是更多的是凭借其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的影响,这既是袁绍的优势,也是他的包袱与劣势,在这样的所谓名门望族的约束下,袁绍不得不装模作样来沽名钓誉,因此归附与他的人大多都是那些缺乏真才实干而爱慕虚荣的人,可是在荀彧看来,曹操待人真诚,推心置腹,不慕虚荣,而且自己能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有功的人,从来不吝啬江山,这是在品德上远远的甩开了袁绍!所以,以这四胜,号令天下,谁敢不从?袁绍在强大,又能有什么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