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事》
第30节

作者: 春秋客2019
收藏本书TXT下载
  原来在大会上讲话很有些讲究。若讲表扬,最好点了姓名。本人高兴,众人也学有榜样。批评是不可点出姓名的。只批评现象不点姓名,人人警惕,却又没人出面招揽这事;点了姓名,被点之人一般不会服气,众人却又以为与己无关了。这与妇女们丢了鸡敲桶骂街相似,只要不点名道姓,骂的再脏,也无人招揽。大队书记五丑混了多年,深谙此道;小肖毕竟嫩了些,因此招来不少记恨。
  有一次全体小队长会,为第八队麦田上粗肥少,达不到上级要求的标准,小肖点名批评了八队队长三墩,话说重了些。那三墩是头倔驴,当场与小肖吵闹起来,会场大乱。许书记出面干预,三墩照样不买帐,竟甩大鞋走了,撂挑子不当这队长了。
  其实,支部书记五丑早就不满意三墩的做派。只是这个八队,除几个四类分子外,几乎所有的男人都当过了队长,哪个也当不了几个月就下了台。只有这“倔驴”还镇得住。他当了两年多队长,为人正直,处事公道,八队的生产大有起色。这人就是脾气不好,很有些“抗上”,五丑平时也只有忍了。这次粗肥问题,本想让工作组出面压一压这“倔驴 ”的傲气,不成想他竟谁的帐也不买。现在离交秋分节还有三天,过秋分就该播种了,八队还有一半的麦地没有翻耕,两块地的棉花也开的满地白羊一般,急需采摘。这时候无论如何也耽误不得。

  最后,还是许书记派了五丑,找到三墩家,顺毛捋着,好话、歹话说了半天,才把这头倔驴“请”出了山。
  工作组  (3)
  工作组与村干部们的关系很有几分微秒。表面上,村干部们大多对工作组必恭必敬,背地里却短不了发些牢骚。内心抵触的也是大有人在。
  大、小队干部的官帽是拎在工作组手里的,这些人对工作组自然敬畏。在大队当干部是美差。不用下地干活,一年三百六十个工,不论刮风下雨、逢年过节一个不少的挣,还有不少的特权,如让其子弟当兵、保送上学等等。因此这大队的干部是只有人想当,没有人想歇,哪个敢忤逆工作组?
  当小队长,虽然经济上沾光有限,但政治地位却尽是有的。这队长毕竟是一队之长,在众人眼里自是不再一般,走在街上,哪个见了不是上赶着说话?遇有红、白喜事,宾客盈门,更不是一般人家可比。那百人之上惟我独尊的感觉,也是自有一番滋味。一旦下台,自然是灰溜溜的了。所以,一般当队长在一年以上的人,就少有再撂挑子的,一旦强行撤了他的职,就如同挖了他祖坟一般。因此,干这差使,有似吸食鸦片,没吸食过的、或吸食时间短的,没有尝到妙处,一旦时间久了,自然上瘾,再也放不下。象八队三墩那样的队长,毕竟是凤毛麟角。

  只是这工作组吃住在村里,那支部书记头上多了一位“太上皇”,心里自然不舒服。最为抵触的还是各小队的队长。工作组执行的是上级指示,与老百姓利益多有矛盾。就是推行的那些生产新措施,也多数不被众人接受,只是给小队长添加麻烦而已。
  公粮任务必须完成,众人还都认可。但在公粮质量上,小队里大多要捣些鬼,将次些的粮食交了公粮,留下好的分为口粮。

  打场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扬场,是用簸箕把带糠的粮食,迎风甩出去,靠风力把糠刮走。干净粮食留在场上,成一月牙型粮堆,俗称“马道”。甩到远处的马道头,还有“月牙”的外沿处,都是籽粒饱满、比重大的粮食,近处的马道尾和“月牙”内沿,尽是比重小的秕瘦粮食。不用队长发话,在场院管事的“场头”,就指挥人把这秕瘦的粮食,单装入口袋,交了公粮。这等粮食到了粮站,若被发现,自然反馈到工作组,那小队长挨工作组一顿批评是跑不了的。后来,到扬场时节,工作组的小肖、小刘经常到场院监督,立逼着让人把好、次粮食掺匀,再装口袋交公粮。

  按政策,每人可以分五斤“自留棉”,其余的棉花统统交售到公社的收棉点。各小队大多要偷偷多分一些。这个事,大队的干部们心里也清楚,因为他家里也多分了棉花。只是众人一心,瞒哄住工作组即可。也有极个别的小人,会偷偷报告给工作组。本队多分的棉花被追回不说,队长还要挨一顿批评。这小人被众人恨之入骨,却又弄不清究竟是那个,只有对工作组暗怀怨恨了。
  五队会计刘东坡鬼点子多,给队长母狗堂出了主意。是在夜间分自留棉,也不事先下通知,临时一户一户的叫来,彼此不打照面。东坡看账本念数字,母狗堂把称。东坡念某户应分十斤,母狗堂就加一倍称成二十斤。那棉花分到手,人人高兴,虽不知底细,却没有一个出来“找后帐”。也有几个明白人,只是相互挤眼笑笑而已。就是有吃里扒外想打小报告的人,也无从下嘴。若有人声张出去,只咬定是给他一家看错了称,把他多分的棉花追回来了事,也与别人无关。哪个肯办这等傻事?无不守口如瓶。

  当时没有使用磷肥的习惯。为强制推广,供销社按公社的指示,把磷肥拉来,赊给生产小队,过后再从交售的棉花款中扣除价款。最早的磷肥,极粗糙,很象灰绿色的河泥,要掺入骡马粪发酵,使用前再捣碎,撒到地里后翻耕,很费功夫。生产队被工作组强制使用这东西,没有积极性,胡乱弄了,抛在地里了事。第二年麦苗返青后,地里竟出现了奇迹。
  在虾黄的麦田里,出现了一片片、一溜溜特别油黑的麦苗,构成一组组奇怪的图案。每组图案的中心是一片车轮大小的圆,一条条两三丈长的射线,以这圆为中心,参差的辐射向四周。很象小学生用蜡笔在纸上画的太阳。众人大惑不解。后来有聪明人终于研究出答案:原来这图案是用磷肥“画”出来的。中间那片圆是堆过磷肥的地方,一条射线是一铁锨磷肥抛撒出去的轨迹。人们这才知道了磷肥的作用。因此到第二年种麦,也就不用工作组再行强制了。

  推广小麦优良品种“冀麦10号”,却没有这磷肥的效果。
  这“冀麦10号”,秸秆矮壮,极抗倒伏,却喜水肥。此地传统小麦品种,秸秆高,易倒伏,却耐干旱、耐瘠薄土壤。生产队的麦田,普遍缺水少肥,被强制种了这冀麦10号,显示不出其优越,反不如传统品种产量高。队长抗不过工作组,种了这冀麦10号,受尽了众人埋怨。只是到了后来,冀麦10号被种到自留地里,优越性才大大发挥,产量竟提高到了七、八百斤。这是后话。
  日期:2019-11-13 08:46:30
  拜年

  在生活最困难1960年前后,还不记得有人拜年。以后吃饱了肚子,这传统风俗就慢慢恢复了。
  此地拜年,根据远近不同的亲属关系,在时间上有些讲究。
  大年初一起五更,煮熟饺子,端上桌,不能吃,要先给长辈拜年。先是爷爷、奶奶坐上炕头,晚辈们跪在炕下的地上,俯身低头;之后,父母也坐上炕去,儿子、媳妇们再跪拜一番。只见儿孙们磕头,却不见有“压岁钱”拿出来。没有结婚的闺女,在娘家不用拜年。一番跪拜完毕,一家人才围上桌吃饺子。年轻人大多不会正经磕头,只是跪在地上成成样子。炕上的老人也不认真计较。据说早年间,男人在十几岁结婚之前,要专门请师傅学磕头,名曰“演礼”。后来饭都吃不饱了,哪还有心思学这些虚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