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事》
第12节

作者: 春秋客2019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后来,队长管事多,忙,有人找他开库,顺手把钥匙给了来人;贫协 把自己那把锁打开后,也没耐心等出库完毕,早早走了。时间一长,图方便又慢慢占了上风,三把“并联”的大锁,演变成了“串连”,三把钥匙,任何一把都能单独打开库房,这样一来,库房里少了东西,竟连责任都难分清了。
  会计东坡找队长母狗堂合计,说:“这样下去不行,库房还得一个人管。我跟丑叔是本家,你如果怀疑什么,咱们把丑叔这管库员换成别人算了。”母狗堂自然不能承认有怀疑,更不愿轻易得罪东坡、刘丑二人。只得撤掉两把锁,仍由刘丑一个人管库。
  一场风波过后,刘家叔侄自是收敛了一些,众人也就只有认可。
  开始那把小锁究竟是谁锁上的?
  当年众人费尽了心思,猜测是这个是那个,就是没想到是副队长铁旦爹。都以为这老好人整日昏天黑地,绝做不出这等事情。却忘记了他家里还有个铁旦娘。这女人却是精明无比,凡事想得到、做得出。正是她一手导演了这出好戏。
  日期:2019-10-28 08:58:54
  铁旦娘
  暮霭四合,街上飘出玉米面粥的香味。 村南头准时响起铁旦娘的呼唤:“铁--旦--,家--来--吃饭--唻--”,喊声悠扬,底气十足,尤其是后面“唻”字的拖腔,足有七、八秒长,由高到低、由大到小,余音渐远,稍停顿,第二声又响起来。呼应一般,村西头也响起另一村妇的呼唤声,村子一派祥和气氛。 晚饭做熟,孩子们还在街上疯跑,主妇站在家门口呼喊几嗓子,是村子的一景。熟悉的乡邻,分得清是谁家的妇人在喊,绝不会混淆。自家的孩子,只要听到一声,撒腿就往家跑,尽量让娘少喊两声。这里的媳妇,来自不同村子的娘家,说话口音各异,尤其是安平、饶阳一带的口音,更有特色,因此每个妇人的呼喊都极具个性,声音或高或低,或豪放或委婉,音调、拖腔五花八门。可惜俺不识乐谱,如果用乐谱记录下来,会精彩之极。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会模仿哪个妇人的喊声,开玩笑,被模仿妇人的孩子以为受了侮辱,或模仿对方娘的声音以报复,为此打架也是有的。所以孩子们一般不愿意让娘多呼唤。 饭熟唤儿,却是主妇的享受。一天的操劳,半世的艰辛,在这一声声呼唤中得到释放,得到缓解,洋溢出的是满足、是自豪。

  铁旦娘不仅喊声优美耐听,周身上下无不透露出与众不同。 那年月,别人一个个蓬头垢面、衣冠不整,她却在人前头发不乱,衣裳整洁,就是身上的补丁也是熨贴端正,针脚细密。夏天从不光膀子,花一块多钱买块花布头,自己缝个无袖齐腰小褂,该肥的地方肥,该瘦的地方瘦。虽然已经养育了五个儿女,却仍容颜不老,干净利落。每天集体出工,铁旦娘也是鞋袜整齐,只是到了地头,要脱去鞋袜,打一双赤脚,上身也要罩一件破旧的衣裳,用毛巾包住头发、遮住脸面(免被日晒),与众人一样泥里水里摔打。收工,在浇地的垄沟里洗一洗,重新打扮齐楚,与众人一起回家。 铁旦爹是一个没有心计的人,该上工上工,该吃饭吃饭,有人指挥就动,没人说话就歇。好喝两口小酒,却从不花钱买,遇有街坊婚丧嫁娶,挖井盖房,必得一醉。一家人的吃饭、穿衣,内政外交一切事宜,全部落在铁旦娘一人肩上。铁旦娘却也心甘情愿,满肚子的心计正好有了施展之地。 铁旦家人口多,孩子小,挣工分少。队里鼓励社员在家积肥交给集体,每方粪肥记十几个工,铁旦娘指挥铁旦爹,拆了家里的旧猪圈,扩大为能盛十几方粪肥大圈。

  这一带的猪圈极有特色,一般在院子的一角,离房子最远的位置。分上圈、下圈两个部分,上圈是猪睡觉、进食的地方,四周用矮墙围起来。睡觉处,上有顶棚遮风雨,下铺柴草保温,进食处设一半截破缸,紧靠着围墙,以便主人隔墙添食。下圈是猪撒尿拉屎的地方,也是主人家积肥的处所。清扫屋、院的尘土、柴末,做饭的柴灰,统统归于此处。是一个长方形的大坑,一般宽五尺,长一丈,深五尺。四周用砖衬砌。上、下圈以坡道相连,供猪上下来往。厕所在下圈的另一头,厕所后墙直接砌在下圈的衬墙上,茅坑用砖衬砌,直接与下圈相通,人排泄的粪便自然流到下圈。这种结构名曰“连茅圈”。人在上面蹲坑拉撒,猪在下面翘首期盼美食,人在猪前没了隐私。见猪嗷嗷待哺之态,茅房拉屎竟有了成就感。人粪喂猪,猪粪积肥,正合当下提倡的循环经济。但后来有专家说,连茅圈不卫生,强令农户将茅、圈分离。现在,这种连茅圈已不多见。

  铁旦家改造的是猪下圈,改造后要比原来大一倍多。 大人孩子,从村口干涸的大坑里运来褐色的淤泥;在田埂、路边铲来草皮;霜后,一家人推车来到河边、地头,铁旦等爬到树上,用竿子打落经霜的树叶,爹、娘用扫帚扫起来。这些都是积肥的原料。填进猪下圈,灌上水,让猪踩踏一个多月,起出来,交给队里。每年交这样两圈粪肥,能记二、三百个工,顶一个整劳力全年的出工,铁旦家由拿钱户变成了分钱户。只是这粪肥里土多草少,肥效极其有限。当时,每亩地上多少粗肥,上级都有硬指标,生产队一般完不成。一到收秋种麦季节,公社下派的工作组,整天在地里转悠,队长为粗肥不足,没少挨吹(批评)。所以才让社员在家里积肥交到队里,至于肥效如何,队长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谁家交来的粪肥都一样,质量都好不到哪去,好粪肥要施到自留地里。 铁旦家每年养两头肥猪,旧历年底出圈,这时的行情最好。一头猪卖给供销社,再杀一头,一家人过年解解馋,还要到集市卖一部分肉。一家人一年的花销靠这两头猪就解决了。那时养猪还是传统养法,有什么喂什么,还不知道有科学配方的饲料。这样,养一头猪从买猪崽到出圈,要十四、五个月。铁旦娘每年一入冬,买两头小猪崽,先散养着,等大猪出了圈,再把小猪抓到圈里养,这样第二年的年底前才能育肥出圈。没有心计的人家,做不到如此周密。铁旦兄妹放学,背起筐下地打猪草,春、夏季喂猪鲜草,秋季,把打来的草晒干贮存,分批粉碎,掺上红薯、薯干等细料,就是猪一年的主食。每年到供销社卖猪,赶集卖肉,是铁旦爹的事情,他有力气,拉小车非他莫属,但铁旦娘也要跟在后面,最后议价收钱却又成了铁旦娘的专利。 铁旦家自留地的庄稼,比别人家也长的好。下力气大家都一样,只是铁旦家更舍得花钱下成本。铁旦娘过日子虽然节省,但给自留地买优良品种、买化肥、买农药却从不打算盘,别人家的小麦,收获前一场风雨,大都匍匐在地,减产甚至绝收,铁旦家的小麦却纹丝不动,皆因是种的新品种,秸秆粗壮,极抗倒伏。那舍不得施化肥的人家,管理的再精细,庄稼也是又黄又细,难比铁旦家的庄稼油黑粗壮。二亩半自留地,每年一茬小麦,一茬玉米,能收获三千多斤。因此,铁旦家的粮食,除了人吃、喂猪,还有剩余。攒上三年五载,就够盖一座房子的吃食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