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风云》
第13节

作者: 回望关山
收藏本书TXT下载
  警觉的李克用很快发现,鞑靼人连续几天都在调动人马,并逐渐形成了对沙陀人驻地的包围态势。而且发现最近一段时间,鞑靼人看他们父子俩的眼神也有些不对劲,那眼神似乎跟看见两个金灿灿的猪头一样兴奋。李克用从这些反常的异象判断出,鞑靼人很快就要动手了。

  他赶紧跟父亲商量对策,面对着严峻的形势,父子俩没有慌张,因为知道慌张也没用,除了包围圈里这几百人,没有人会救他们。要想活命,就只能靠自己。
  父子俩决定分头行动,李国昌负责组织这几百将士进行重新编组和训练,并分成几拨,轮流休息、昼夜巡逻;李克用决定去会会鞑靼首领,他要用心理战来征服眼前这个敌人。
  李克用带着几名亲兵,去邀请鞑靼首领出游打猎,过程中他故意命人将马鞭、树叶甚至是悬针放在远处当靶子,然后拈弓搭箭,没有一次不中靶心,从心理上震慑鞑靼人。鞑靼人也不傻,李氏父子都称得上是当世英雄,他们手下那几百人虽然人不多,但能杀出重围跟随到这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其战斗力不可小觑,如果真动起手来,必将两败俱伤,所以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为了彻底打消鞑靼人的念头,李克用又和其首领一同饮酒,喝到兴头上时,他说:“我得罪了天子,愿为大唐效忠而没有门路,来日如果天下有变、朝廷召唤,我必将南下立功。人生短暂,谁愿意老死于沙漠之中!”
  听到这些话,鞑靼人知道李氏父子终究不会久留于此,也没有要惦记他这块地盘的想法,终于打消了谋害他们的念头。
  依靠实力威慑和攻心战术,李氏父子总算又逃过一劫。

  日期:2019-10-24 17:29:16
  【等待】
  说是要等朝廷召唤的那一天,可能不能来召唤、什么时候来召唤,李克用不知道,李国昌也不知道。每天,李克用都站在高岗上向南方眺望,他在等朝廷的信使。
  其实人生就是这样,起起伏伏、潮起潮落。不管你是胸怀韬略的英雄,还是学富五车的智者,当你落魄之时,你顷刻之间就由当初的万人瞩目变成了无人问津的多余人,唯有闲看花开、静待花落。这里面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个中滋味也只有自己知道。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月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朝廷的信使一直都没有到来。秋风萧瑟,天空中的大雁告别塞外,向南飞去;秋去冬来,苍茫的大地被冰雪覆盖,凛冽的寒风吹过大漠。此时,李克用的心情也逐渐由盼望变为失望,又由失望变为绝望。
  “如果一辈子都等不来那一天,那就真的要老死于沙漠之中了”,想到这里,李克用心中不觉升起了一阵“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悲凉。

  “克用,不必难过。”耳边传来了曹夫人温和悦耳的声音,她温存地将一件棉斗篷披在了丈夫的身上。婚后的曹夫人除了相夫教子以外,还显示出了过人的政治智慧,李克用对这位夫人是又敬又爱,每有重要的事情都要找夫人商量。
  他紧紧地拉着夫人的手,听夫人为他分析天下形势,当说到黄巢大军北进、必成中原大患,到时朝廷无将可用,肯定还会启用良将时,李克用兴奋地哈哈大笑……
  落日的余晖中,夫妻俩依偎在一起,他们一起在遥望远方,他们在等待,等待着那个永恒的春天。
  此时是公元880年冬天,李克用夫妇所要等待的机会已经不远了。
  日期:2019-10-25 17:44:44
  第十五章 满城尽带黄金甲

  前面咱们已经讲到,从公元874年以来,全国各地连年发生水灾、旱灾,民不聊生,到了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中原大地爆发了一场王仙芝、黄巢起义,这场起义主要是由于唐朝吏治腐败、赋役繁重等原因造成的。
  起义军在王仙芝、黄巢的带领下,采用流动战术,先后攻陷了十几个州县,并多次打败前来镇压的官军。为了发展力量、躲避官军攻击,起义军起初几年主要在河南、山东、湖北一带进行流动作战。
  但是在乾符五年(878年)二月,王仙芝在黄梅(今湖北黄梅)兵败被官军曾元裕部斩杀,余部奔亳州投靠黄巢,推黄巢为黄王,称“冲天大将军”。作战区域从这一时期又开始转移到黄淮流域,并进一步扩大到长江下游、东南、华南一带。
  日期:2019-10-25 17:46:31
  【一首反诗的恩怨】
  说到黄巢,我们有必要先介绍一下他的个人简历。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家中世代以贩卖私盐为业,家境富足。他善于剑术,马术,箭法也不错,他粗通笔墨,小时候就有诗才,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

  但凡写文章或者是领导讲话,最后一句话往往是最重要的,画龙点睛嘛!这最后一句“成年后屡试不第”说明了两个意思:一个是黄巢曾经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二是考试的结果全都名落孙山。
  据说当黄巢最后一次参加进士考试而名落孙山后,他满怀着不舍和失望离开了京城长安,并忿然赋诗一首: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的题目叫《不第后赋菊》,现收录在《全唐诗》中。他以菊花作比喻,将自己的不甘与忿恨都写进了诗中,字里行间透着逼人的杀气。
  后来,黄巢果然趁着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机会,率众造反,并在攻城略地以后,大肆屠杀皇室成员和高级官僚。我们有理由相信,黄巢在写那句“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时候,仇恨的种子已经深深地播下了。
  假设,黄巢当年考中了进士,并做了官,他还会造反吗?也许不会。因为造反毕竟是一个被抓住就要掉脑袋的高危职业,不到山穷水尽是很少有人愿意走这条路的。他如果当初就想造反,那他就不会三番五次地去参加科举考试,非要去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了。说黄巢是一个天生的造反者,并不客观,因为历史有时正是由一个个偶然的因素演变成了必然。
  综上所述,黄巢起义这幕历史大剧的故事情节可不可以概括成“写反诗—埋下仇恨—造反—攻城—杀人”?如果可以,那么这部剧的名字就暂且叫做《一首反诗引发的恩怨》。
  日期:2019-10-25 17:48:14
  【黄巢的战术】
  黄巢采用的战术,和当年桂州兵变的庞勋采用的战术是截然不同的:当年庞勋采用的是坚守徐州及周围的州县,大部分时间是和官军进行一城一地的阵地战,只是在部分时间或局部地区和官军进行了有限的运动战;而黄巢则是大部分时间和官军进行流动作战,也就是运动战,只是在需要攻城略地时才和官军打阵地战。
  事后证明,庞勋在官军的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进攻下,领地逐渐缩小,最后势穷力竭、身死军灭。而黄巢则不然,他前后转战山东、河南、江浙、福建、广东、湖南、湖北等十二省,往返15000余里,采用的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运动战,在运动中寻找防守薄弱的州县,并速战速决,一旦攻破城池,补充完人员和给养后,还没等官军反应过来、完成调兵遣将进行围堵之前就迅速撤离。黄巢的这种战术确实厉害,官军被黄巢调动得疲于应付、顾此失彼,各处的州县接二连三地被攻陷,黄巢军队的规模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增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