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弟》
第56节

作者: 丛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时,他心中突然有了明悟,他在大郎身上的付出,多得超乎想象,也因此,大郎的地位,早就无人可及,眼下这个女人也不行。此时,他已经决定,回去后就去找儿子,心下更是盘算着,大郎昨天刚离开,想来也没离开太远,应该还是能找到的。或者,等家里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他干脆自己带大郎出门算了,毛头小子出外闯荡,一点都不体谅他这个当老子的内心的提心吊胆。
  程婉对他的质问,一时答不上来,难道跟他说,她从没真心接纳过大郎,只是哄他玩的,随时想让大郎走人的吗?
  王鹏也没等她的回答,接着道:“我们都老了,一切都变了,是我们没缘分。当初既然错过了,如今就更不该强求的。”
  这时,老程氏得到消息,也匆匆赶来了,“鹏子,大郎还是不同意吗?”她看了看王鹏的脸色,知道说对了,“鹏子,你是做父亲的,你不能让他挑衅你的威严。”口气笃定,一脸就该这样的表情。
  “大伯母,这婚我退定了。”王鹏看着她,却觉得格外地碍眼。老程氏看着他冒火的眼神,当下也不敢说话了。

  “鹏哥,你是要逼死我吗?”知道姑妈改变不了他的决定后,程婉只好自己出马。
  “抱歉,此事不容更改。聘礼我也不要了,你留着伴身吧,就这样。”程婉忍不住痛哭出声。
  之后,程婉又闹了几出自尽的戏码,王鹏被拖累了好几天,等他终于抽出空去找儿子的时候,已经完全没有痕迹了,他几乎要疯了。要知道,他当初之所以不急,那完全是因为他知道商队的线路,可谁知,等他找到的时候,大郎居然早就离开了。
  就在这时,老程氏还来寻公道,他只说没什么好寻的,若是大伯母一家,为此对他有意见,以后也就不用往来了。之后,事情才慢慢地消停下来。
  婚礼取消了,可儿子还是没有回来,他也不知该从哪找起。他四处打探,却一点消息都没有,王鹏第一次不知道该怎么办,儿子去哪了,他心里一点数都没有,他把当初撕掉的信,又一点点地粘回去,可就那么几个字,完全没有方向可言。
  后来想到大郎有一段时间,曾跟王续家的大小子一起玩,结果问过王续家的大小子后,才发现大郎所谓的路线,那完全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无所不包,完全是扯淡,根本就没有路线可言。唯一庆幸的是,那小子说了,会在下届科考前回来,这才没让他抓狂。
  想了想,王鹏就打算把钱氏她们先接过来,到时儿子总会知道,他没娶程婉了。一下决定,他就迫不及待了,立刻启程去了青山村,一则是接钱氏等人,二则是迁坟,最后也是为了避开程婉等人。
  回到青山村的第一天,王鹏就当着众多儿女的面,将钱氏的卖身契撕了,告诉她,从此,她就是他的妻子了。此时,大家才知道钱氏居然是这样的身份,众儿女惊讶不已。钱氏却顾不上他们,当下只管放声大哭,她终于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好了,有大郎的消息吗?”王鹏没心情等她哭完,这么多年,他对钱氏一向看不起,如今早成习惯了,可不会因为撕了卖身契就对她尊重了,所以,这会直接就打断了她的哭声,迫切地想知道儿子的消息。
  众人傻眼,最后还是钱氏开口道:“大郎不是跟你走的吗?”

  王鹏语气开始烦躁,“后来跑掉了。”
  没有儿子的消息,只能先把其他的事办了。半月后,当他们终于把迁坟的事宜办完,要离开青山村时,才终于接到了一封大郎给钱氏他们的平安信,说自己出门游历了,让他们不用担心,三两年的,自会归来的云云。
  王鹏看了直磨牙,又是一封没有地址没有归期的信,不过这倒是提醒了他一件事。随后,王鹏就托付村长,如果有大郎的信件,麻烦他转发到他们新家去,同时他也跟大丫、二丫打了招呼,内容类似,如果有大郎的消息,第一时间跟家里联络。
  又是一个月,王鹏他们一大家子,终于来到了王家镇,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王鹏想着,游历的时间不会短了,而他手头产业并不算多,决定一边发展家里的产业,一边等大郎回来。
  这其中还有插曲,比如族中有人看到王鹏的生意红火,很是眼红,就撺掇着族里,要让大伙都分杯羹,很是闹腾了一番。最后,还是王鹏去找了老族长,带了大郎中举的文书以及留下的书信,这才让事情消停了下来。而老族长也是此时才知道,大郎竟是个解元,更是气得对着王鹏大骂了一通,说他无事生非,搞什么停妻再娶,凭生事端,王鹏倒也乖乖认错。可老族长还是觉得心肝肉痛,这么好的苗子,就该在族里好好保护以待下科春闱,现在可好,跑得不见踪影,如今别说程婉,就是王显一家子都被惦记上了,要知道这举人跟举人那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最后,老族长勒令王鹏早点把儿子找回来,才放他回去。

  事后,老族长就将族中针对王鹏的各种物议都压了下来。因为老族长的权威,族中倒也没人再敢欺到王鹏头上,只是因为缘由不清楚,族人对王鹏依然没有太多敬意。
  换了个商队,没有后顾之忧后,王睿就不着急了,这会也有心思,观察商队中都有些什么人了。总的来说,这支商队,是由好几个商人共同组建的,他们各自带着需要交易的货物,以及一些护卫。而这些护卫,是不是练家子,他也看不出来,不过一个个看得都挺魁梧的。

  在稍加打探后,他就知道这些商人,其实都或多或少经营海货的,所以才会往东边走,因为东边是沿海。海货包括海里的鱼虾之类的,而更多的则是一些远洋海船上的舶来品。他们一般是进了些远洋的物品,然后顺便再进一些虾干,鱼干之类的干货,可以沿途兜售,这些东西在内陆其实相当卖得上价。新鲜的鱼虾是没有的,因为不好保存,而冰更是昂贵,也没人会舍得拿来保存这些鱼虾。
  当然,即使他们是打算卖海货为主,但并不表示,他们就不做别的生意了。事实上,他们沿途碰到合意的都会买一点,然后到下个地方再卖掉回笼资金,再接着买其他的货物,如此循环才能赚到更多的钱。尤其对于他们这些走熟的商人来说,他们更加清楚市价,知道哪里买的最便宜,哪里卖得最贵,这样才能赚得更多。
  王睿早年也听父亲提过,他说如果到了一个有特色的地方,可以买点特产,如此就容易小赚一笔。王睿看了两回,心痒难耐,也跟着去试水了,当然他本身就是搭商队便车的,自然不能跟他们一样一车车地买,他顶多也就是一个包裹罢了。两次后,有一个刘姓商人觉得他机灵,就跟他搭上了话,问他家是做什么的,是不是家学渊源。
  王睿也没有隐瞒,就说他们家也是经商的,早年父亲也是辛苦跑商的,如今家里有了自己的田地铺子,才不跑了。那人一听,倒是很憧憬的样子,大概觉得他们家这样的,就是他所追求的将来,他看着笑了笑。随后,刘商人又问他,是不是打算向他爹学习,也从跑商开始,王睿只是笑笑,说他的主要任务还是读书,如今是来游历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