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弟》
第42节

作者: 丛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一日,他又在醉眼迷离中,听说了镇上的小天才王睿,同时也听说了他有两个适龄的姐姐,他突然就觉得精神一振。瘸腿其实不一定就不能当家主,只是比别人难,可若是有得力的姻亲,还是可以的,想到他优秀的次子,他就开始关注起了王家。
  也是巧了,他刚开始关注王家,就看到王鹏在收集一些药材,虽然他不知道是什么用的,但他还是主动送上门了。之后,一切都非常顺利,他们很快就谈妥了,然后订下了二丫,他也舒了口气,总算是为次子也做了一件好事。

  而蔡进对于自己的未婚妻倒是没有想法,他倒是更期待大舅子能有个好前程,如此父亲百年后,在他分家的时候,也能使得上力。父亲在他腿瘸了后,就开始纳妾了,如今庶弟都有两个了,若非长兄又开始将魔爪伸到他们身上,怕是他那位好父亲,一时都想不起他这个倒霉的次子来。若是舅兄有前程,那么不管面对长兄还是他父亲,他都能得到相对公正的对待。
  这些年,自从自己腿瘸了,父亲对母亲就极为冷淡,后院的姨娘们,也不给母亲面子,长兄那就更不用说了。若是有了得力的姻亲,也能给娘亲不少助力,到时就不会过得这么辛苦了。这些年,他虽说是嫡子,其实日子过得连庶子都比不上,也是这回长兄做得太过了,他爹才记得将他这个有嫡子名分的人提溜出来。鉴于他也能得到好处,他也就不跟他爹计较了。
  王鹏给两个闺女的嫁妆都不多,各五十两,但面上也还看得过眼。两位亲家虽然私下嘀咕,但看在大舅子的分上,倒也没有太挑剔,相反都表现得欣喜。
  转眼王睿就在府学待了三年了,三年改变了不少事,他也从一个少年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眉目疏朗,隐有君子之风。
  当年的事,王鹏在他这次离开府学前,到底还是告诉他了,他也是此时才知道真相。其实,当年哪怕针对结束了,他也不可能一下子立马就成了第一第二了,只是比起当初的不动如山来说,他们的容忍度高了很多。事实上,他花了一整年的时间,直到今年才终于第一回拿到了个第一,而更可喜的是,他的杂学也学得非常好,如今至少都算是粗通了。
  至于家中的变化,大姐与二姐都相继出嫁了。大姐前年出嫁,如今大姐已育有一子,大姐夫去岁考过了县试,倒在府试上,如今还在苦读。二姐晚一年出嫁,如今也是十月怀胎,小夫妻的感情,看起来也很不错,并不曾因为二姐夫的跛腿而有什么怨言。
  此外,三丫也长大长开了,长得越发好看了,她如今已经十三,过两年,也要开始说婆家了。现在家里的条件比当初好,倒是让她比大姐她们的情况好一点,如今正在学一些女红之类的东西。
  倒是赵氏母子变了很多,赵氏比以前收敛了很多,孙浩更是从当年那个张扬的小子,成为了现在一个内敛的书生。王鹏对赵氏,从最初新鲜时,经常待在村里过日子后,很快就变得跟之前相差无几了,如今也是一走就是一两月的,甚至走前都是没有归期的。
  赵氏在受宠的时候,还可以跟钱氏掰掰腕子,可如今王鹏长年不在,而她的身份到底差了一筹,又不曾生育子嗣,自然是越发沉寂了。而孙浩毕竟不是王家的孩子,享用王家的资源,更加缺乏理直气壮的底气,等闲对着二郎,也变得退让居多。再来,孙浩是个学业平庸的,当年王鹏不过说了可以读三年,如今三年也到期了,接下来的日子,会怎么样,当年并不曾提及。
  孙浩现在也担心,王鹏一回来就会让他停学,这要是停学了,以后可怎么办?去种田吗,可他怎么甘心?只是他娘如今的话,王鹏也不见得当回事了,更糟的是,王睿对他的观感一直不算好。对此,他也很犯愁,在王家几年下来,孙浩也看明白了,王睿是家里的高压线,他反对的事,王鹏就不会同意,不管合不合理,这点就是他娘最受宠的时候都不能打破,如今就更不行了。而他若是想要谋划什么事,第一就是不能碍王睿的眼,这也是他日渐内敛的原因,王睿显然不喜欢张扬的人。

  除了她们,二郎的变化也很大,他在镇上书院读书三四年了,学业上虽然没有太大长进,不过气质倒是变了很多,看上去一脸的书生气。只是听说,他跟隔壁的赵绢如今依然走得很近,大概是气场比较合,这不现在连平日不上门的赵婶,都来探口风了。
  “王家妹子,你看这两个孩子,至今关系都这么好,若是能成其好事,也是一对幸事是吧?我们家绢子啊,那是打小就聪明,是个本事人,二郎不亏的。”赵婶对着钱氏卖力地推销。

  “还早呢,孩子们都还小,等他们大了再说。”钱氏极力推脱道。
  赵婶虽然说得热闹,可钱氏心里却是一百个不乐意。当年,赵家得了那笔三十两银子之后,到底是将赵大力的腿治愈了,也不算白得罪人一场。可是后来却发现,每到了阴雨天,他的腿就会酸痛得厉害,干不了活,为此,地里的活计就有点不衬手了。这也直接导致了赵大力的婚事不顺,直到去年终于娶了一房媳妇,不想却是个泼辣的。
  因着新媳妇觉得,丈夫会这样,都是赵绢害的,因此对着赵绢那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时时挤兑。后来,赵绢待在家里受不了了,就想法子出去赚钱,如今在镇上摆摊卖绢花,赚几个小钱,每天赚个几文十几文的。有了这个进项后,刚开始的时候,赵家的日子倒是平静了一段日子,只是赵绢也不傻,哪肯累死累活地全上贡家里,后来交的就不多了。
  如今许是见着不能从赵绢身上抠出太多油水来,又嫌她碍眼,就有意将她打发出门了。而在赵婶眼中,显然王家是个极好的去处,二郎跟赵绢关系好,王家又有钱,若是成了王家的媳妇,王家显然也不会亏了她们家去。
  可在钱氏看来,赵绢如今才十一,这哪是媳妇,分明是童养媳了。钱氏估计赵家是想借着童养媳的名头,得一笔钱财,如此,纵是赵大力干活不衬手,人家还可以买地收租不是?
  可二郎凭什么去接收呢?在钱氏看来,二郎大好人材,大好前途,家里又不缺钱,娶什么样的人没有,何必要娶赵绢呢?再说了,真接了这赵绢当童养媳,谁能保证那赵家媳妇,不会到家里闹,毕竟离得太近了不是?到时赵家要是时时来占便宜,他们家还过不过日子了?如今钱氏还敷衍着,而不是拒绝,那实在是,她也摸不清二郎到底是怎么想的。
  二郎是怎么想的?二郎其实是想跟赵绢合伙做生意的。当年,如果二郎还觉得,自己是被村里的私塾耽误了的话,那么如今他已经到镇上读书了,就不存在耽误一说了,也就是说,他可能真不是那块料。所以最近,他开始谋划别的出路,他,想赚钱。他如今很爱财,当年的束修,后来的那三十两银子,那都是因为钱,如果那时他不缺钱,如今家里的关系就不会变得这么冷漠了。
  大哥是家里没事找他,就绝对不会找他们,而父亲那边,他们更是连说句话,都变成需要勇气的事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