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弟》
第33节

作者: 丛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拜访对方时,那位县丞刚好碰到了一个难题,为了图表现,他绞尽脑汁地替对方出了个主意。事后证明,这个主意极好,县丞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好评,更有望再进一步,为此王鹏也是高兴不已,想着说不定自己也能因此有个正式的职司了。然而,在论功行赏的时候,主要功劳是县丞的且不说,就是有捎带功劳的人也不是他,而是另一个人,他当时都惊呆了。事后,他去质问为什么,结果县丞却说,对方有功名在身,提携一把,就能当官,给他却是一种浪费。最后对方甚至还警告他,让他不要自不量力地去上诉,因为他没功名,没人会看得起他,也没人会相信他的。

  而那位得到好处的秀才,更是对着他大肆嘲弄,还说让他多出几个主意,将来他的仕途也好更进一步。他气得当场就呕出一口血来,所以当初所谓的赏识,就是看上他没个功名,可以随手就抹煞他的功劳?
  他头重脚轻地回去之后,就病倒了。那一病就是几个月,他缠绵病榻,差点一命呜呼,只觉得自己一生就是个笑话,死命抗争也只是给他人作嫁。他曾经误以为最好的机会,竟然是个骗局,功名,功名,他几乎恨毒了这个词。
  直到有一天,他想到了自己的身后事,想到了还留在书院的大郎,才发现自己真是一叶障目,忘了初衷了。哪怕他自己没了博取功名的希望,可他儿子有啊,那还是个过目不忘的儿子,只要好生栽培,功名根本不在话下,这话是他爹一直念叨的,也是他坚信的。想着,将来他为自己的儿子筹谋,总不会再是什么为人作嫁了吧?!
  从那天起,他才振作起来,开始好好喝药、养病,也是因此,回去镇上的时候,才会迟了那么长时间。县丞还有几分书生意气,对他的病重,似乎也有些愧疚,特意来问他有什么需要。于是,他就顺势求来了一本字典,说是要给小儿启蒙,也就是后来给大郎的那本。其实他倒想要律法书的,但怕县丞会猜忌他,以为他要报复,到底没敢要。

  病愈后,他回到镇上时,大郎当时的依恋,更是极大地慰籍了他饱受创伤的心,他是被需要的。
  从那天开始,他对大郎越发看重,对他的学业抓得更紧,管束得也更严厉了。之后的日子,他更是住在镇上,一边养身子,一边看顾大郎的课业,后来为了给大郎创造更多的资源,他更是不惜豁出命去搏,他把这辈子的期望全放在大郎身上了。这也是当初大郎拒绝功课时,他失控的原因,他对大郎期待太深,不能接受拒绝与失败。
  所以,大郎这次一定不要让他失望啊,想到当年的憋屈与愤恨,他脸上不经意地闪过一抹厉色,如此,他才有机会出那一口恶气。
  因着今年要参加县试,所以这回父子俩早早地就到了县城。王睿还好,只是按步就班地学习,倒是王鹏,似乎无处发泄他的紧张,如今连铺子都不怎么去了,时不时地就在一旁盯着大郎读书,直把大郎折腾得够呛。

  即便如此,父亲尤嫌不够,更是在他休息之余对他放狠话,直听得他脸色发黑才罢休。为此,他反倒更希望呆在书院学习,所以,在可以选择回家自习的时候,还是坚持去书院了。
  这日,他放学归来,就见父亲微垮着脸,应酬着几位客人。后来,他才发现这都是当初镇上书院的夫子与同窗们。原来他们是来参加县试的,嫌客栈太贵,就想在附近找个民居凑和几天,谁知就这么巧,这还没问几家呢,就找到了他们家。
  说来书院的学生多了,并不是每个学子的父亲,那些夫子都会认识的,可偏偏王鹏是个例外。那时,王鹏就住镇上,对大郎的课业又看得紧,去书院难免就勤了些,然后,那些夫子几乎就没有不认识他的了。
  如今这些人找来了,又口口声声表示他们只需要一个房间就好,其余的事情他们都可以自行解决,所以这会,王鹏还真没法拒绝,不然就怕被人骂过河拆桥了。
  不过,王鹏虽然应承他们留下,可也担心这些人会影响到大郎休息,毕竟读书多年,在此一朝,实在很难平常心对待,为此,心情并不太好。可他能做的,就是把靠边的一个房间给了那几个师生,自己住中间的,另一边由大郎住着,以便最大限度地让大郎不受干扰。
  而大郎对这些人的到来,倒不反感,这些天父亲太紧张了,有外人在挺好。一来,转移注意力,父亲也就不会一直盯着他、给他偌大压力了,再来,父亲要面子,绝不会在外人面前教训儿子,所以对这些人,他甚至称得上是欢迎的,最后,这些人也是来考试的,基本是不会打扰到他的,父亲的担心根本就没有必要。
  鸿昊二十三年,二月
  时间倏忽而过,转眼就到县试开考的时间了。
  开考当天,父亲一大早亲自送他们到的考场,随后,他带着几名镇上的同窗,很快就与其他来自县学的学子,融成了一个小团体,然后一起进了考场。县学的学子,还是不少的,这次参加的得有二十来个了,意外的是,刘宏也来了,他的原话是,自己就是来打酱油的。
  县学的牌子,在县城还是好使的,所以他们这边的人,安排的座位都是被照顾的,考棚既不漏风也不漏雨的,离茅房也远,他很满意,镇上的几位也算是沾光了。
  安置好座位后,大郎就没空想七想八,而是开始专注答题了。他看了看发下来的试题,发现都不是什么生僻的题目,大部分他都做过,考起试来倒也得心应手,不过最后为谨慎起见,他还是检查了两遍才去交卷。
  出考场后,才发现父亲等得焦急不已,后来才知道,其他学子都出来了,就他最慢,惹得父亲担心了。他安抚了好一阵,父亲才终于相信,他只是谨慎起见。到家时,他们就发现,住在他们家的那些镇上的同窗,各个都在高声阔论地表示,试题很简单,一点难度都没有,出来慢的都是水平有限的。
  他听着,第一次觉得,住进家里的这批人很讨厌,显然父亲就是被他们影响的,才会那么焦虑。而看到他们父子后,这些人才稍有收敛,似乎觉得自己在影射主家了,更有人安慰他,这一场考不好没关系,明天还有下一场,如果他们的表情不那么幸灾乐祸的话,就更可信了。反正,他听了直抽嘴角,觉得自己在镇上的人缘真的很不好,不然怎么他一倒霉,大伙就那么高兴。
  其实,他的坏人缘也是有原因的,如今,他在镇上几乎成了传奇,是个夫子都夸,如何能不遭人嫉恨?
  倒是那位陪考的夫子,为人还不错,真心为他可惜,也是真心想安慰他的。王睿看着笑了笑,“夫子,我考得并不糟,只是花的时间长而已。”那位夫子楞了下,一时不知他说的是真是假。
  而这时,王鹏也绝,他直接来了句,“大郎下一场,可不能考不好了,我们先去休息了,你们随意。”之后,他就带着儿子就回房了,其他人见没了听众,也各自纷纷散去。
  县考三天,除了第一天外,后面的两天,那些人就没有什么兴致再讨论了,其他人更是不敢问,大家都有些小心翼翼的,生怕会影响到后面的考试发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