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弟》
第29节

作者: 丛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二天清早,当孙浩精神抖擞地出现时,王睿瞬间了然,看来他爹昨晚补偿过了。好吧,对这点,他无能为力,可要是再找碴,就是他过了,之后,他也就不再管孙浩的事了。
  饭后,大丫她们找来了。
  “让我问爹要钱,补偿给你们,这是怎么话说得?”王睿听了她们的话后,非常惊讶,差点以为听错了。
  而大丫显然觉得父亲该一碗水端平的,进一步解释道:“大郎,家中伙食都是父亲出的,那赵姨娘她们用私房钱吃喝的部分,就比我们多了,所以父亲该补给我们不是?”
  大郎对此抽抽嘴角,心中嗤笑不已,父亲什么时候是一碗水端平的人了?他从来都是最任性的。可想着这话不好直说,而让父亲给补钱这事,他也干不出来,再者说,父亲才是家主,他老去干涉,算什么事了。可被她们这么盯着,什么都不干却也说不过去,最后,他想了想道:“我会跟父亲说,家用的钱不够,让父亲以后多给点,不过以后家中的伙食要过得去。当然,要是持家有方,能有多余的钱,将来大可充作私房钱。至于其他什么补偿不补偿的,你们自己找父亲说去,别找我。”

  随后,大郎就带着他的姐妹们一起去找父亲说家用的事了。王鹏一听就明白,钱氏老毛病犯了,死抠钱,搞得大家都吃不好,不过大郎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一口答应家用从一月500文提到800文。
  说完后,大郎就出来了,余下的是她们的事。结果,他刚出来没多久,其他人也跟着出来了,显然要钱失败了。他不知道的是,她们要的不仅是补偿,还有零花钱,可惜王鹏一点面子都没给。在王鹏看来,给了她们零花钱,孙浩不就得跟着给了,哪像如今,他高兴了才会给赵氏点银钱,给多少都是惊喜,再说,他不是给钱氏提家用了吗,哪那么多要求?
  之后,就正式进入假期的安排,王鹏从没有让大郎闲着的打算,除了要求大郎将该背的都背了,也带着他出去走走看看。
  王鹏带着大郎走的第一站,其实就是他们自家的铺子,就在镇上的。
  这间铺子,卖的就是粮食,粗粮细粮各种杂粮都有。铺子里看店的,就一个年老的掌柜跟一个年轻的小子,待看到他们父子后,都很客气地喊着东家,少东家。而王鹏带儿子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教他怎么看账本,怎么算账,他觉得怎么也不能让大郎将来被别人给糊弄了。大郎呢,有前世的底子在,算账一点没有问题,这一项很快就过了,把王鹏乐得不行,只觉得自家儿子就是聪明,学什么都比别人快。

  之后,王鹏就着这个账本,让大郎注意物价,其中白米十五文,白面十三文,杂粮则是八文六文不等。

  大郎看着账本,想着家里的开销。他们家中有十亩地,物价每亩地八两,总共八十两,每年的收益大概在八两左右,不过这是自己种的情况,而她们家租给别人,一年大概能得四到五两。其中,粮食一年的开销大概要二两,余下二三两才是多出来的,而在二郎读书后,家中结余就基本没了。如今,父亲回来后,又多了赵氏两口人,于是额外给了笔家用,一月500文,前段时间又提到了800文,若只是改善伙食其实也尽够了,哪怕天天吃肉都行。

  说起来,他们家算是过得好的,他顺便推算了一下,普通人家一年的开销。其实,一般人家平日也就是杂粮粗饼,一个五口之家(一对父母带着三个儿女),若是粮食按七文钱计算,一天消耗两三斤,算个十六文,一个月大概就是五百文,至于菜,开点菜地,或者干脆拔点野菜,也就够了。若是个种地的,这粮食几乎就是省下来的,若是干活的,镇上一个月五六百文的活,比比皆是,养活一家子也不成问题。当然没田的人家,估计家里的其他人应该也是坐不住的,总会找活干。

  这一点,在铺子伙计身上也得到了证实,他家就是没地的,他爹在其他地方帮工,而他如今才十三,就早早出来干活了,说是要存点钱,将来好买几亩地,让家里的日子好过一点。
  在自家铺子研究了几天后,王鹏又带着大郎去走了一圈别的铺子,看各种东西的物价水平。从衣裳鞋袜到布匹,从首饰到绢花,再到街上各种小吃零嘴,都带着他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
  最后,王鹏又带着他逛了圈书店,里面的书本动不动就一二两银子,笔墨纸砚的也都不便宜。出了书店后,王鹏更是对他说道,“所以说,读书是有钱人的权利,别糟蹋了机会。”大郎听了只是苦笑,觉得他爹真是多虑了,他也得敢啊。
  历时半个月的生活实践课后,父亲带着他再次回到村里,接下来的日子,他该好好读书了。
  自赵氏进门后,二丫眼看着父亲偏心赵氏母子,心里就一直不舒服,而在前段时间二郎跟孙浩冲突后,她就更不自在了。
  看着前世坑了她的两母子,今生照样逍遥,她实在是气不过。而她曾寄予厚望的大郎,跟赵氏她们的冲突,却一直只是小打小闹,从来没有迎头痛击的打算,这让她失望不已,更重要的是,大郎长年不在家,很多时候,根本指望不上。

  再来,她也希望能为自己的未来谋划一二,重生一回,她再也不想跟前世一样被人随意打发了。按说,这辈子怎么也会比前世过得好的,只是这点好远达不到她的预期。其实,她对未来的评估,取决于父亲的态度,她的婚配对象、嫁妆厚薄,都取决于父亲对她的疼爱,所以当发现父亲除了刚归家时稍有亲近,如今又变回冷淡后,她就坐不住了,心里很不甘心。
  然而,她想来想去,发现自己唯一的筹码就是前世的那些记忆。可惜,她记忆中大部分都是自家的经历,而在大郎活下来后,那些也只剩参考价值而再没有意义了,而除去这些后,她能知道的就不多了。
  这日,她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近期内有用的事情,着急忙慌地想找父亲时,却发现父亲带着大郎去了县城后,已经挺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回来了。
  照说二丫找父亲,父亲一向都是不在的,她也早该习惯的,可这次她却觉得如此的难以忍耐,就在她等得心焦,生怕会错过机缘的时候,父亲终于带着大郎回来了。

  第二天一大早,她确定父亲在书房后,就带上了二郎,急吼吼地跑去告知父亲,说是她得到准确消息,邻府旱情极重,急缺粮,运用得当可以发一笔横财。
  可惜王鹏并不相信她,在他看来,自己在外面行走都不知道消息,她一个窝在家里的孩子能知道什么,当下只挥手让她赶紧走人。
  可二丫如何肯走,她脑子里记得的事情并不多,前世她本就是个内宅妇人,更是个妾室,所以知道的消息真心不多,如今能用的,根本就没几个,这次机会要是错过了,那就太可惜了。为此,哪怕王鹏再三要求她离开,她还是不肯走,言语激烈地非逼得王鹏听她的,去好好谋划不可。
  后来,王鹏震怒,拍着桌子直吼着让她滚出去,二丫被吓得腿软,最后还是二郎扶着她出去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