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弟》
第27节

作者: 丛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相比起父子俩在县城的顺遂,此时青山村王家大院的日子就鸡飞狗跳多了,而这种热闹,自打他们数月前离开后,就开始了。

  最早家里还在造房子,那时倒是一片和谐,可等房子造好后,一切就变了,王鹏从偶尔回次家,提一些意见顺便结算工钱,直接到后来的不见人影了。
  如此,王鹏新建的大宅子里,就只剩下一双不对付的妻妾跟她们各自的子女了。
  妻妾之间,本就难有和睦的时候,尤其当赵氏发现王鹏从不在钱氏屋里过夜,而钱氏发现赵氏照样留不住丈夫,以致人家照旧一走就个把月后,彼此间就互相看不顺眼了。
  而她们最开始的矛盾,其实是从那几分菜地开始的。钱氏一直有开垦菜地的习惯,如今赵氏进了门,她自然要拉着赵氏一起干的,怎么也没有她干活人家歇着的道理不是?可谁知就这么理所当然的事,赵氏却死活不同意,每天都要大闹一场,日子过得跟打仗似的,让钱氏不满极了。可赵氏呢,她也有自己的难处,妾跟妾是不一样的,有受宠的妾室,也有当半个下人的妾室,她要是就这么认了,那她儿子以后还怎么在家中立足?所以哪怕每次闹起来,都没占到便宜,可她依然是周而复始,从不妥协。

  这场闹腾终结于王鹏的一次偶然归家,那时双方都拉他评理,钱氏觉得自己理直气壮,赵氏则说自己身体不好,干不了活。赵氏的理由,自然没什么可信度,可架不住王鹏心偏,硬是同意了,直把全家气得够呛。
  当然,王鹏也不是完全不讲道理,至少他认可赵氏不干活,钱氏也就不该干,为此,他特地补了钱氏每月200文家用,算是那分菜地收益的补偿。
  王鹏自诩公正,可对钱氏来说,这种因为妾室受益的事,其实是一种侮辱。这么多年,怎么就没见丈夫补贴过?这一让他妾室干活,人家立马就心疼地补贴上了,钱氏心下自是更不平了。可再不平,这事也得揭过去,然而紧跟着就是第二件事。
  王家如今是钱氏掌家,以王鹏给的养家银子来说,要是舍得花销的话,家子的日子也能过得不错的。可钱氏节俭,甚至可以说抠索,家里饭菜就很简单了。大丫她们习惯了,并没说什么,倒是赵氏母子,自打跟了王鹏后,就再没吃过苦,如今就很不适应。
  没两天,赵氏就受不了了,私下打发孙浩出去买好吃的,母子俩偷偷开小灶。至于说她们哪来的钱,那自然是王鹏给的,原来,王鹏虽然明面上交由钱氏掌家,可背地里却担心赵氏受委屈,又私下给了她一笔零花钱,所以她手头并不紧张。如此,导致的结果就是,钱氏她们过得苦哈哈的,倒是赵氏母子却可以吃香喝辣的。
  一段时间下来,钱氏这边的人都快要气疯了,可让钱氏多出钱,她又死活不肯,顶多只肯开小灶让二郎的伙食上去了。
  这日,大丫提议,让全家都跟着吃,花了的钱回头找父亲补回来。可钱氏对此并不应承,显然她觉得这个理由站不住脚,毕竟这钱花了,丈夫也只会觉得,她是花了当初交给她的家用钱,根本没有补的理由。大丫见了,又说实在不行,就找大郎说项,到时总能要到钱的。钱氏听了动心了,可也踌躇,最后嚅嗫道:“大郎肯吗?”显然没有多大把握。

  大丫看着钱氏手上的镯子,轻声道:“他会帮忙的。”
  钱氏顺着她的视线看向自己的镯子,终于也跟着点了点头,若是不出钱,就能让一家子吃得更好,她当然不会拒绝。
  之后的日子,大厨房的伙食越发简单,倒是私下的小灶越发丰盛了,如此倒也相安无事地过了一段日子。当然日常挤兑是少不了的,因为饭桌的伙食更简单,她们也就更有功夫动嘴皮子了。赵氏嘲讽钱氏的容颜衰老,不受夫君待见,而钱氏则讥讽赵氏留不住人,又不曾为王家诞育子嗣,晚景堪忧。
  开始这还算是好的,也就是打打嘴仗,可后来,孙浩的学业出了问题,矛盾开始升级。
  孙浩已经十一了,如今才开始读书识字,尤其识字还慢,学里的夫子已经明言,孙浩学会识字就算了,科举就不用想了。可赵氏母子如何甘心呢,要知道赵氏之所以为妾,有一大半是为了孙浩的将来。若是孙浩科举无望,读书顶多也就只能再读两三年,将来不定就只能种田了,想到这里,她们就越发焦躁了。
  这日,赵氏难得对钱氏说软和话,说是想让二郎帮衬一二,在沐休或是放假的时候,教一教孙浩功课,好让他能学得快一点。然而,钱氏并没有答应,只推说没时间,沐休放假更是要休息的。后来,还是赵氏咬牙进贡了一两银子,钱氏这才松了口,说是让二郎自己决定。这一决定,就又是半个月,赵氏天天说软话,钱氏跟二郎始终没松口,赵氏母子已经恼上了,偏又无计可施。

  就在她们一个催逼,一个拖延的情况下,王鹏又一次出门回来了。
  王鹏进门后,在大堂跟家中众人打了个照面,知道家里没什么大事后,就让各自散去了。
  当夜,他歇在赵氏处,这时赵氏逮住机会开口道:“夫君,浩儿基础不好,你看是不是能让二郎给他补补课?再说,姐姐都已经收了妾身一两银子了,却没个下文。”一两银子,对赵氏来说不少了,她身上最值钱的是首饰,活钱并不多,尤其前段时间开小灶还花了不少,这会就更心疼了。
  王鹏一听,就觉得钱氏是个蠢的,眼皮子浅,一两银子而已,至于的吗?你要真不乐意,别收钱啊,收了钱不办事,这不就理亏了,人家能不记恨吗?想到这,王鹏当场就应下了。

  其实王鹏是饱汉不知饿汉的饥,钱氏手头一向没多少积蓄,王鹏归家后,又把当初给的十两银子收回去了,这更是让她挠心挠肺地难受。王鹏平日在家时,偶尔还会给赵氏零用钱,却一向不给钱氏家用以外的钱,这自然让钱氏更贪财了,尤其在钱氏看来,赵氏的钱,本就是丈夫给的,她拿了也不亏心。
  这边,赵氏心下暗喜不已,还暗骂自己蠢,早知道就不跟钱氏她们磨叽了,说了那么多好话,结果还一点用都没有。这不,跟王鹏一说,事情就成了嘛,自己果然是王鹏的真爱啊。
  第二天一早,王鹏就告知二郎,让他沐休放假时,有空就去辅导孙浩的功课。二郎心下不忿,可看着父亲的脸色,到底还是咬牙应了。
  可二郎虽然应了下来,心里却一百个不乐意。二郎是被钱氏宠大的,哪怕对着大郎,都是他占便宜的时候居多,如何肯受这种委屈?虽然他也隐隐知道,大郎比他更受重视,可这不是不在他跟前吗,他不想给自己找难受,没看见的就权当不知道。
  接下来的日子,二郎天天气恨得不行,可惜孙浩不是大郎,钱氏的话对孙浩完全没分量。二郎教得憋屈,自然教得非常敷衍,大有听不懂,你别学啊?孙浩呢,觉得王鹏都同意了,二郎还能翻了天去?当下两人就闹上了,直闹到了王鹏面前。
  王鹏很是不悦,一时也不知是对谁不高兴更多一些,是怪二郎找事,没把他这父亲的话当话,还是怪孙浩的不识好歹,真敢找二郎麻烦?而在无意将赵氏母子赶出门的前提下,他根本就不好对孙浩说教,到底那不是自己儿子,于是,他只好对二郎劝道:“二郎,多点耐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