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弟》
第25节

作者: 丛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年,大郎最初入学时,年纪不过六岁,王鹏并不放心把这么点大的孩子送远。再来,人事复杂的地方,他也罩不住,所以才会就近送到镇上,当然这对当时的大郎来说,也够用了。而如今,大郎都十一了,又在钱氏身边受了些委屈,人情世故不说精通,但也总不至于一窍不通吧,如此,他也就敢送出去。王鹏就这事跟大郎沟通了一下,很快达成共识,一致决定到县城去读书。
  目标虽然有了,但去县城读书的事,尚需谋划,于是王鹏安排大郎继续在家自习,而他则独自去了县城。大郎还小,有些事,他并不想让大郎过早地参与,如今安心读书才是大郎最该干的事。
  王鹏对县城并不陌生,早些年,他就已经在县城开铺子了。县城跟镇上不同,镇上最好的夫子也就是秀才,可县城最有名的几所书院,一般都有举人坐镇,当然束修也贵。王鹏出去打听了一圈,发现县城最出名的就数三所书院:一个自然是县学,毕竟是官办的;另两个分别叫青山书院与白云书院,且两家是死对头,这也是可以想见的,地位相当的竞争者,就没有关系好的。

  王鹏看了下这两个书院的招生说明,终是松了口气,不管是课业水平,还是需要交纳的束修,对他们家来说都不成问题。有了这个保底,至少到县城读书是不成问题了,不过,他并不满足于这点,他真正倾向的,到底还是官办的县学。县学有官方背景,同等境况下,人家许是就会给个薄面,所以这会,他又一门心思地奔着县学去了。
  只是,他一时也没有门路,想着县学总是归教谕管的,就算对方不能决定收不收的,但人家怎么也该知道到哪里烧香的。
  这日,他好不容易打听到了地址,结果来了之后才发现,好家伙,跟他一样的有心人居然这么多,搞得他一下就挤在人堆里不起眼了。不过,到底是第一次来,他也不急着出头,只跟着人群一起行动。结果,他就看见,教谕家的下人过来把他们这些人驱走,然后远远地看见教谕出了门,整个过程他们根本没有靠近的机会。
  后来,一位挤在王鹏身边的人,更是跟他说,今天还算好了,平日若是人多了,还会让衙役来驱赶。对方还告诫他,等闲不要过来,隔三差五地来碰碰运气就好了。据说,十天半月的,偶有运气好的人,其实还是能跟教谕说上几句话的。

  王鹏自然不干碰运气的蠢事,其实在他看来,这教谕隔十天半月地见人,明显就是想让人送礼,告诉大家,他是可以打交道的,不然教谕可以完全不见的,也不会搞得这边这么热闹。
  这日,他用银钱开路,果然敲开了教谕家的大门,也见到了刘教谕。刘教谕倒是好说话得紧,哪怕只是看在银钱的分上,可当他们说到县学的名额时,教谕却为难了,说是他今年手上的推荐名额已经用掉了。后来,许是看王鹏太失望,当然也可能是觉得手上的银钱烫手,他告知王鹏,主簿手上应该还有名额,甚至还送了张自己名帖,让王鹏到时去拜见主簿。随后更是明言,将来若是孩子真进了县学,他指定会照顾的。王鹏拿了名帖后,自是千恩万谢,事实上,单看儿子进了县学后,还要在人家手底下过日子,就怎么客气都不为过了。

  从教谕家出来后,王鹏又特地去打听了下主簿的风评,死爱财但风评不算太差,至少吃相不算太难看,拿了钱就会办事。不过,他觉得出手还是要谨慎点,要是被当成肥羊,就玩大发了。
  王鹏仔细斟酌了好几日,觉得还是可以尝试的,毕竟他说是有钱,可其实除了纳了房妾,盖了个房之外,还真没其他的让人觉得他有钱的地方。再来,另外两位回来的海员也并不知道他的底子,而且那俩货的钱都换成田地,宅子摆在明面上了,旁人就是把他跟他们估得相当,这点钱应该也不至于让一位主簿动心。这么一想,心中大定,当下他就拿了名贴,去求见了主簿,而名帖当中更是夹了张五十两银票。

  张主簿一见就乐了,他最喜欢这种拿钱说话的人了,第一时间就安排见了人,心下更是想着只要不是太为难的事,他就干脆应了,这样将来才能长期合作嘛。

  结果一见之下,张主簿就笑了,他一眼就认出了王鹏。原来,他们居然是见过的,当年王鹏的律法书,甚至还有其他的一部分杂书,就是从他手上拿到的,当然是砸了大笔钱才拿到的。这些年来,求主簿办事的人虽多,但比王鹏更舍得花钱的人却没几个,所以印象尤其深刻。
  严格说起来,王鹏甚至称得上是他的贵人。当年,他还只是个穷书吏,结果有一天就碰到了王鹏这个冤大头,为了几本书,居然舍得花大价钱购买。后来,正是有了这笔钱,他才有了活动的资本,娶得贵妻,也才能成为今日的主簿。
  当然,即使如此,他该收钱时,还是毫不手软的,不然就对不起他死爱财的名声了。
  当他发现王鹏是为了县学的事,他就先高兴了,一个县学名额,对别人或许为难,可对他来说,却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不过,主簿只意味深长地看了王鹏一眼,口中直呼:“好说,好说”,却不见其他动作。王鹏心中暗骂了一句死要钱,咬咬牙,又掏出了张五十两银票。结果,人家还不满意,收钱毫不手软,可就是没有其他的动作,王鹏最后咬牙又拿出了张五十两,表示这是最后一张了,再不行,就只能换书院了。主簿这才意犹未尽地罢了手,随后给了自己的手书,让王鹏直接去县学报道就行了。

  之后,主簿更是热情地送王鹏出门,直说有事只管找他,还说王鹏也算是他的故人了。王鹏心中暗骂,面上却半点不露,嘴里还得唯唯应好。
  王鹏走后,主簿把三张银票合在一起,轻轻地敲打手心,一边暗忖,一个名额就捞到了一百五十两,看来这王鹏是赚大钱了。于是,他在心花怒放的同时,到底还是起了贪婪之心。可惜,调查结果让他失望不已,心中更是暗骂王鹏不是东西,田地产业都没有置办,却先置了房美妾。而王家的居家日子,过得也一般,只能说,这个人对科举课业的投入是不计代价的,一如当年不过那几本书,就舍得砸大钱进去,如今看来,对方钱虽然有,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主簿在闹心的同时,却也放心,王鹏的儿子还要来县学呢,将来总有他求自己的时候,不怕他到时不给钱。再说,他作为主簿,也是有格调的,至少王家远没富裕到会让他不择手段的地步,所以格调还是要捡起来的。再次,某种意义上说,王鹏还算得上是他上位的半个恩人呢,这么想着,到底把王家的事,撇到一边了。
  名额的事定下来后,王鹏就急着把大郎接过来了,如今都开学了,大郎这都已经算是来晚了。他们父子是第二天中午才到的县城,当天只能一起住客栈,这会,王鹏才觉得急躁了,他应该先买个院子落脚的。

  不过如今,他最要做的事,是带大郎先去报名。县学的夫子看到半途插班的,很有几分不乐意,可看到主簿的手书,到底还是接受了,因为主簿并不是个好说话的人,而且背景也硬。随后,看到这个白净的学生,添了几分好感,顿时那不乐意也就随之去了几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