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的故事和青春的歌》
第30节

作者: 莫名其妙其中妙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9-12 09:56:56
  在家里的一本旧书里找到了一张九十年代的磁带海报,一个已经湮没于记忆里的名字,红星生产社。一个内地传奇的音乐厂牌,一大批至今熠熠生辉的名字,和魔岩文化一样,曾经在一段时间内,代表了内地流行音乐的最高水平。
  虽然红星生产社让我第一个联想起来的名字是郑钧,但如果按照记忆的时间线索,首先要说的是田震。淡出公众视线多年的内地歌坛天后。
  田震,北京人,十八岁出道,录制第一张专辑《美丽的海湾》,从翻唱台湾歌曲到加入大陆第一批走穴大军,再到以一曲《最后的时刻》,奠定歌坛地位,成为与崔健等人一样的受大众追捧的明星,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只用了短短不到三年时间。
  不得不承认,天赋和运气,是成功者的关键因素。至于努力,可能算是锦上添花的玩意吧。
  到了1988年,神奇的“西北风”开始流行,田震拿到了自己并不看好的两首歌,《我热恋的故乡》和《黄土高坡》,这一无心插柳,却是她成为了西北风流派的主力唱将,火遍大江南北,风头一时无两。
  我的家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南风还是东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1988年,如日中天的田震登上了首体的舞台,成为最早一批有号召力在首体开演唱会的内地实力派歌手。
  之后受邀参加崔健在西安的演唱会,开始接受崔健的音乐理念,在事业高峰毅然转型,打磨自己的风格和音乐作品,开始拒绝参加各种商演。进入所谓事业低潮。
  四年后,以一首《未了情》归来,大获成功,并第一次获得央视颁发的音乐大奖。

  96年,加入红星生产社,正是红星生产社最鼎盛的时期,青涩的许巍来投奔,带着自己的几首作品,除了日后广为传唱的《青鸟》,还有一首歌,交给了田震来演唱,也正是这首歌,让田震彻底摆脱了西北风唱将的身份,成为流行天后。这首歌就是《执着》
  每个夜晚来临的时候,孤独总在我左右,每个黄昏心跳的等候,是我无限的温柔,每次面对你的时候,不敢看你的双眸,在我温柔的笑容背后,有多少泪水哀愁,不管时空怎么转变,世界怎么改变,你的爱总在我心间,你是否明白,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注定现在暂时漂泊,无法停止我内心的狂热,对未来的执着,拥抱着你,Oh my baby,你看到我在流泪,是否爱你让我伤悲,让我心碎…。

  这首许巍作词作曲的歌,也属于内地流行音乐里程碑式的一首作品,在都是情歌和校园民谣,金属摇滚之外,开创了一个新的曲风,后来人们称作商业摇滚,当然这是扯淡,因为黑豹会表示不服。
  在那几年里,田震,那英,王菲,几乎撑起了内地歌坛的半壁江山,但这其中,只有田震是可以完全代表内地歌坛实力的人物,毕竟那英签约台湾福茂,王菲签约香港,只有田震,自始至终扎根内地。
  《野花》《水姻缘》《风雨彩虹铿锵玫瑰》《月牙泉》《干杯朋友》《怕黑的女人》都是红极一时的经典歌曲。
  传的沸沸扬扬的与那英的奖项之争后,田震开始退出各种音乐奖项的评选,不得不说,北京姑娘是真的有个性,田震这样,王菲也是这样。
  再后来,一种血液类的疾病,迫使田震彻底隐退,专心养病,错过了事业再上高峰的最佳时间。这一退,就是差不多十年。

  近些年,田震病愈开始复出,新的专辑据说即将推出,还是有所期待的。
  日期:2019-10-18 11:14:09
  最近经常听乐队的夏天这档音乐节目的合集,有点感慨,痛仰,海龟先生,刺猬和新裤子这些怀揣理想又要为生活挣扎的70后音乐人终于靠着这档意外走红的节目火了一把,火的挺讽刺的,音乐还是那个音乐,人还是那个人,怎么不受待见这么多年,一夜之间就受待见了呢?
  哈哈,就是那些现在说着爱死他们的人,其实屁都不懂,就是跟风和装逼。在今年以前,他们大部分人可能连新裤子都没听说过。
  但无论如何,这都是让人高兴的事,这些年过四十,还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还活力满满的在舞台上嘶吼蹦跳的人,值得所有的尊敬。值得更好的生活和更多的成功。
  彭裤子翻唱了一首八十年代的老歌《别再问我什么是迪斯科》,这让我想起了那个年代的一个歌星,迪斯科女王张蔷。

  在中国的流行乐坛,张蔷绝对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85年86年,没有任何一个人具有她那样的影响力和统治力,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她有点嗲有点性感的电音嗓,在唱着各种在当时来说,前卫的不能再前卫的歌。
  但偏偏没有任何一家杂志报纸,电台电视台会提及她,她被媒体集体无视,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
  夸张的爆炸头,浓妆艳抹,大耳环,甚至国内第一个穿泳装做磁带封面的女歌手,那个年代,张蔷是无数年轻人崇拜的对象,无论男女。
  1985年,张蔷还是个16岁的北京小姑娘,其母亲是一个时髦的提琴手,在中国电影乐团工作,这一年,机缘巧合,张蔷在她妈妈单位玩的时候,唱歌玩的她得到了著名歌唱家王洁实的肯定,随即得到了一个录制专辑的机会,

  那一年,张蔷参加了北京的一个歌手大奖赛,抱着吉他又蹦又跳的唱了一首卡本特的名曲,吓坏了一众评委,人家告诉她,她这种演唱,只适合南下广州,去那些有着卡座的时髦酒吧里唱歌,在讲究政治正确的帝都,没戏。
  在张蔷准备坐火车南下广州的时候,命运之神给她带来了宝贵的机会,云南音像出版社递来了橄榄枝,于是,在所有人的懵懂中,一张磁带面世发行了,这就是张蔷的第一张个人专辑,当然,全部是翻唱的,这个名叫《东京之夜》的磁带狂卖250万盒,个人的首张专辑销售记录,一直保持到现在无人打破。
  这张专辑张蔷的酬劳是九千块,那个年代,一个局级干部的工资才一百多,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张蔷开始了疯狂的走穴和录制磁带,这一年,她录制了17盒磁带,最快的时候,四天就录完一盒磁带,十天不到,这盘磁带就会被投入市场,真的只能用疯狂来形容啊。
  《爱你在心口难开》,《月光迪斯科》,《路灯下的小姑娘》《一起来跳迪斯科》《走过咖啡屋》,《爱你在心口难开》,甚至日后被费翔唱火的《冬天里的一把火》,也是张蔷在大陆首先翻唱的。
  张蔷火了,尽管她叛经离道的形象和新潮的个人风格不被主流媒体接受,但那个时候,在民间她就是当之无愧的王者,那一年她的磁带发行量超过两千万,并因此成为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的中国大陆艺人,名列当年最受欢迎女歌手第三,那一年第一的是惠特尼休息顿,第四的是邓丽君。

  在那个年代,电视上播的是一回事,走街串巷放的又是另一回事。张蔷的民间影响力远远超过了邓丽君。在那个文娱荒漠时代,张蔷让年轻人看到了自由什么样。
  甚至在CCTV关于80年代的纪录片《现象1980》里,她被列为当年重大事件中的一件,跟红楼梦等现象级事件并列在一起,那期的名字叫“风起张蔷”
  当年她在主流媒体上被404,虽然她本人说是“不爱上电视”,但在这部纪录片里也侧面印证了封杀一说。她带来的时代是一个极其欢乐的盛世,那会儿年轻人没事干就问朋友:“今晚哪儿跳舞 哪儿唱歌去?”。
  街头上每个扛着录音机的年轻人都放着她的歌,流行乐坛也因为她“背离集体情绪的享乐主义”而变成了众矢之的,当年的音乐制作人评论张蔷这股风是“越打越压 越狂越劲”。
  两年后,她在风头最劲的时候远走海外,留下的是一个时代的烙印和一段不可复制的歌坛传奇。
  时势造英雄,而又有多少“英雄”被时代说左右,被潮流所埋葬,只留一声叹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