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机问道》
第37节

作者: 左上居
收藏本书TXT下载
  包括谢自然在内,大家一听,这办法倒也新鲜公允,但是难度着实不小。
  虽说古来出名的女子,其生平轶事,固然为文人熟知,但是要顷刻立就,绝非易事。
  曹子建七步成诗名传千古,便是明证。

  而且你一不能抄袭,二不能下乘,否则还不如不做,也算知深浅识进退,有自知之明。
  于是便有人暗暗腹诽,心说送上的财物都白送了,谁不知你素来捷才啊,当初声名鹊起,便是即席一首佳作成名,如今这种样式,不是摆明了难为人嘛!
  但众人也心知,在座的既然都来谋求此位,想必背后都送了拜礼,而今日能进入这最后争夺,想必也是其中有才学的。
  那么就必然要分出个高下,只取其一。
  这样说来,题目难些,也就不足为怪了。
  只是……这恐怕太难了吧!

  看这校书成竹在胸,其意难改,当下便有二人,默不作声,却把案上笔墨收在一旁,身子一退,后坐了一些。
  这意思明显的很——弃权。
  谢自然虽然猜到了,但却不知这是当时文会诗会中通行的做法,表示退出争夺。
  余下的就有人不甘地问道:

  “校书也与我等一起……切磋?”
  薛涛面纱后传出清脆的笑声:
  “洪度只是手痒,游戏而已,诸位不必在意,尽情舒展才学便是。”
  片刻之后,三人再退。
  最后留在座前的,便只有谢自然等四人了。
  一个便是前面说话的中年文士,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一个略见清寒的老者。
  三人这才发现谢自然也是个竞争对手,但是这分明……是个女儿家啊?而且也太年轻了吧?

  偏偏还一脸淡定。
  薛涛面纱后轻轻一笑,指着谢自然,转头对郑仙儿说了一句:
  “且去研磨。”
  说罢转身走到左首坐下,丫鬟别枝上来伺候。
  郑仙儿小步来到谢自然身后站定,便有下人搬来四扇屏风,立在堂上。
  薛涛对身后点点头,又有人拿上一个香炉,放在一个高高的花架上,搬到大堂正中。众人看那香上画有彩线,心知这是计时用的了。
  果然便听薛涛说道:
  “虽然我等之才,难追古人七步成诗,但是一刻钟却嫌宽容。此香分三段,一段一诗,律诗绝句随意,暂定六炷香十八题,不足再补,以分高下……诸位可还有异议?”
  那三个人彼此看看,再无言语,薛涛朝周韶点头,示意开始。
  座中众人正襟危坐,只见周韶素手轻舒,打开丫环手中的盒子,取出一幅画,一边自有下人接过,挑起挂在身边屏风上。
  此时香便燃起,众人定睛看去,见那画中一个宫装丽人,眉目纤秀,徘徊于梅树之间。
  自古美人梅花相伴,便是画家常用的笔法,而能与梅花联系上的女子,也绝不止三五人。
  此刻这画并没有完工,也没装裱,亏得有一个简单的横轴,这才能挂起来。只是画中既无名字,也未题诗,单凭画面,一时难以断定画的是谁。
  众人狐疑处,檀香宛转间,那周韶说道:
  “小女子献丑,此画拟为,梅妃怨。”
  谢自然心下稍有紧张——这个人物有点偏。

  闭目急思,读过的书中是有的,但却有点乱。
  梅妃,本名江采萍。事出七十年前的玄宗年间,人如其名,飘逸俊秀,清丽可人。
  出身医道世家,九岁能吟诵诗经里的篇章,名字出于诗经里的《采苹》一诗。
  十四岁能吟诗作赋,琴棋书画精通,此外爱梅如狂,其父有女如此,便不惜重金,购得各种梅树,种满屋后房前。
  日夕与梅相伴,其人气质自然高雅娴静——“淡妆雅服,姿态明秀,笔画不足描也。”
  后被召入宫。

  她温柔婉约,淡妆素裹,清爽宜人,而且有才情,擅乐器,自创惊鸿舞,在当时广为流传。因爱梅依旧,住所周围梅树处处,花开时节,便徘徊其间,赏花作赋,悠然忘我。
  玄宗怜惜她对梅花的痴爱,大加宠幸,赐东宫正一品皇妃,是为“梅妃”。并亲笔题名院中楼台为梅阁,花间小亭为梅亭,戏称她为梅精,赠诗一首,其中一句便是“从今呼尔为梅妃”。
  得宠数年后,已到花甲之年的玄宗另有新欢,便是那身居四美之一的胖丫头杨玉环。
  玄宗宠爱杨妃之后,便疏于朝政,梅妃写诗劝诫,被玉环不喜,设法陷梅妃入冷宫。玄宗对梅妃心有愧意,命人把外国进贡的一斛珍珠送给梅妃,梅妃不受,回诗《谢赐珍珠》:
  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此事可见梅妃风骨性情。
  玄宗览诗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度之”,让乐府为这首诗谱一个新曲子,名曰《一斛珠》。
  这便是后来的词牌名《醉落魄》、《怨春风》、《章台月》等。
  但这梅妃最后的结局,却是扑朔迷离,野史笔记看到过几种说法,共同之处是,安禄山史思明叛军作乱,玄宗出逃,但没有带着她。

  于是便有的说她在叛军入宫之际,为守清白,白绫裹身投井自尽。
  有的说她死于叛军乱刃之中,后来给玄宗托梦,说我埋在东边梅树下。
  还有一说被人救走,后来隆重回归的。据传当时京城中流传着这样的民谚;“杨花已逐东风散,梅萼偏能留晚香。”暗指的就是杨贵妃香消玉陨;而梅妃受尽冷落后,又重新得宠伴君。
  几种说法看起来也都似模似样,却是真假难辨。
  谢自然想过这些,再回过神来,想着立意措辞。无意间抬头一看,那香却已经烧了一段,就快到第一条线,竟是没时间了。
  日期:2019-11-07 19:16:39

  第041章 一香下九城
  再看其余几人,薛涛和青年正在写着,中年文士和那老者,都没有动笔。
  谢自然这才恍然,毕竟还是不熟悉,还要思量,梳理,甄别。
  心中不由苦笑,还好后面还有十七题。这梅妃模糊之间难以下笔,既然如此,弃了便是。
  一截香尽,谢自然无所出。
  便有人上前将那青年所写收在一旁,单独搁置。

  薛涛所做,却是自己随手放在一边。
  周韶随即挂出第二幅画。
  画中一个少女,颜色生动,对镜拈花,身旁衣物杂陈,细看时,却是军装铠甲。
  周韶清晰报出:“此画拟为,木兰簪花。”
  众人品味之下,不由得对这周韶,心生了一分赞赏。
  木兰代父从军,可谓妇孺皆知,历代多有吟诵。但此画别出机杼,避开俗流,却着笔于木兰归乡之后。
  所谓“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把这一段女儿家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不得不说是巧思。
  可是此刻众人也没时间去赞叹这个,闻言都闭目思索。
  谢自然心如电转,七绝格律浮现心头,这仓促之间律诗是不敢想了。

  那个是要八句的,而且中间四句,要两两对仗。
  估计在座之人,此刻也没人去自寻这条死路。
  可是急切之间,要想不落俗套,发前人之所未发,又谈何容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