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和》
第56节

作者: 一肥一瘦
收藏本书TXT下载
  玩笑归玩笑,也不是什么深仇大恨,接下来就是大官人等人询问宁若白这些天都干嘛去了,怎么手机也打不进去,还好回了一封邮件,要不然他们就前往肃州市区找他了。
  宁若白只能胡乱编了一个理由,说在肃州的时候碰巧遇到了钟小印,因为大官人他们知道,钟小印一直对宁若白的身体感兴趣,便带了她回了父亲住处一趟,而且义务给自己帮忙,就来到罗湖公馆了。
  也不知道他们信不信,叶蕊说破译工作有个很大进展,几人围在叶蕊的巨大工作台上,上面的资料摞了一层又一层。
  打开台灯,然后工作台的中心台面也也亮了起来,这样可以全方位的观察,亦是研究的专业设备。

  叶蕊打开电脑,有两张图片,一张为《定鼎图》的扫描图,另一张是在以秘阁拿来的竹简扫描图,她使用软件截取了其中的两个符号,基本吻合,宁若白看的出来,那是《定鼎图》的第三段文字。
  因为文字的对应,叶蕊重点研究了第三段文字,果然在其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这种符号,很像是曾经名噪一时的古滇国文字。叶蕊由此从网上、从图书馆借阅不少的资料,对古滇国历史做了比较完整的梳理。
  两千年前美丽的滇池沿岸,出现了一个古老的王国,叫做古滇国。上个世纪末,考古工作者在江川李家山、晋宁石寨山及昆明羊甫头等地区进行考古发掘,出土数千件精美青铜器和滇王印,据考古资料证实,战国末至西汉初为古滇国的全盛时期,大约是在西汉中期古滇国开始没落,由于国力日渐衰微,西汉末至东汉初被中原王朝的郡县制所取代,古滇国就此走向了结束。
  “古滇国存在了大约500多年,拥有独立的文字,只是因为边陲小国,自被东汉的郡县制取代之后,他们的文字就慢慢的消失了,留下了资料也没有记载,只是说他们‘拥有自己的文化和文字’。”

  “你是说,这《定鼎图》上的文字,是古滇国的?”宁若白问。
  “极有可能”,叶蕊继续说道,“我国历史上有关滇国的最早记载是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莫英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以什数,邛都最大。”
  其它的可能不熟,但是夜郎自大这个成语,小学生都非常熟稔。
  “啥?司马迁,就是那个太监?”大官人嘴里塞满苹果,沫子差点喷到人家电脑上。
  “别打岔!”钟小印白了一眼大官人,“这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这个图会用古滇国的文字呢?”
  叶蕊嘟着嘴,“我也不知道了,可能绘制这《定鼎图》的人,就是古滇国的人,或者说,他懂得古滇国的文字,而且文字是一种变体,不是通用的古滇国文字。”
  试想用这么一种冷门的文字记录,这《定鼎图》到底有这么神秘吗?
  “小白少爷,其实在研究古滇国文化中,我还有个非常重要的收获,咦,小鬼头,哦不,吴哲前辈不在?”叶蕊左右张望,唯独少了吴哲。
  大官人嘿嘿一笑,“吴哲前辈被小印姐姐打怕了,估计不敢出来了。”
  “不要脸。”叶蕊白了眼大官人,这小子估计又看上钟小印了吧。
  宁若白现在没有心思开玩笑,赶紧让叶蕊解释,他感觉,新发现好像和吴哲有关系。

  “我研究了古滇国的服侍,还有一些配饰等等,我发现,和吴哲前辈的衣服,荷包,包括笛子,其样式几乎一模一样。”
  如此说来,吴哲前辈是古滇国的人?
  他自己不知道?也对,出来了这么久,他怎么还没有和自己说去找自己的族人呢?
  叶蕊说,对于古滇国的研究还得继续,本来想借吴哲的衣服和荷包研究一下,但想到这么一位“老前辈”招惹不得,直到看到他被钟小印大屁股,感觉这事好办了。

  钟小印拍胸脯说这件事包给她了,对付那小鬼头绰绰有余。
  叶蕊说在《定鼎图》的第三段讲述了一个故事:古滇国在被东汉灭亡之后,其中残余的族人慢慢的向中原地区搬迁,其中最大的家族为“呼额氏”,为了适应生存,他们改姓氏为“吴”,并且混入了官场,总之这一脉“呼额氏”出人头地,后有德高望重者胡额铭,也就是一位叫做“吴铭”的高官,参与了安史之乱的系列动乱。
  然后在那次动乱中,“天字违心,地字旁离,唯人字坚守,此十方之地,乃今各族寻踪,以和为轴,盼洛书后卷之显赫。”
  之前的记录叶蕊用白话说了出来,但是最关键的一句还是用当初的格式直接告知,宁若白点点头,“这个呼额氏改姓氏为吴,而小鬼头叫吴哲,加之之前的服侍穿戴,他的祖先真的有可能来自古滇国。”
  “不错,多方求证,所以我才有这么大胆的推测。”叶蕊道。
  大官人挠挠头,“这就不对了,历史书上也说了,古滇国早在东汉的时候就已经被灭了,到唐朝已经过了几百年,吴哲如果真的是古滇国那个叫做吴铭的后代,那么既然已经入驻中原,服侍和习俗全部改变,他穿的应该是中原的衣服才是。”
  大官人的话有理,叶蕊皱起眉头,“对,这不符合逻辑。”
  宁若白摇摇头,“可能事情没有想象的这么简单,从你所提供的资料,和我们发现吴哲时候的穿戴,加之他所说的族人,我怀疑,即便是古滇国被灭,有一部分人融入了中原,但是在偏远地区,难保还会有古滇国的后裔,而这些后裔和后来的吴氏一直都有联系,一方面给古滇国的后裔提供情报,另一方面,如果中原发生什么问题,那些吴氏同样可以再回到古滇国的后裔中,东山再起。”
  “呵,小白,你这充满发散思维的论断还是蛮有道理的,想象力蛮丰富的啊!”大官人不由得拍手叫好。
  “孩子,科学研究与探索必须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很多事情你是想象不到的,我们所见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宁若白有些得意,不过想想这句话怎么这么熟悉,这不正是高原对自己讲过的话吗。

  叶蕊在笔记本上写下“古滇国后裔”五个字,然后后面打了一个问号,“看来我得多找些资料查查了。”
  忙活了大半天,也该是叶美怡回家的时间了,但是等到晚饭一直没有出现。
  宁若白这才询问,叶蕊哦了一声,拍了拍脑门,说是母亲有事出了趟远门,留给宁若白一个牛皮纸的文件夹。
  最上面是个红头文,《关于将和平博物馆转移到宁若白先生名下的通告》,然后就是厚厚的一摞法律证明材料,包括法人的变更、和平博物馆文物的清单,甚至包括土地证、房产证明等等。
  其实和平博物馆的法人是李和平,其中也有宁志华、叶美怡的股份。

  宁若白一愣,干嘛将这博物馆转手给自己?
  仔细想想,可能是现在的宁氏集团由叶美怡暂时代理董事,而自己的心根本不在宁氏集团上,怎么说自己也应该有个落脚的地,博物馆平日里没有啥大事,倒是个清闲的工作,重要的是,博物馆有不少赞助商,而且新区政府也给以政策上的支持,就算是免费门票,温饱绝对可以满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