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历史遗失的海岛》
第3节

作者: K8S
收藏本书TXT下载
  “确定吗?”我听后皱了眉头,但也有些半信半疑的期待,问他:“可是我们也没有装备资金能去那么远的地方啊?”
  因为按历史说的,日本是在前苏联,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的一个不知名小岛上做的实验,先不说装备问题,也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我又问道:“而且你一个生物硕士,去那干嘛?”
  “放心,我已经找到一个对此也有兴趣的泰国富商,我现在就在泰国曼谷,刚刚跟那富商谈好,我们帮他找点日本遗留下来的古董以及照片,他提供资金装备和船只供我们上岛。再说了,KS82小队研究的是生化实验,我作为一个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当然也希望能亲眼看看当时日本做的实验啊,说不定解决一大历史谜团呢。”说到这里严辉哈哈大笑起来。

  严辉话都说成这样了,也不是信口雌黄的人,所以理应不假,我点了点头,笑着说:“真的?那你什么时候回来?我们回来说一说这事。”
  “行,明天就说。那富商让我们越快越好,我已经订了今天晚上飞机的票,明天早上就可以到北京了,我们要从北京去俄罗斯的莫斯科。还有,你要先跟我妹他们说好,带好东西做个准备,到时候到北京跟我说一声,我去接你们,然后我们就直接去俄罗斯。”
  “好!”我爽快地应道。
  日本KS82基因研究小队的幕后真相一直是我想要知道的,当一个人长期研究历史事件的时候,对于历史的真实性总比常人敏锐,我一直觉得KS82这件事的背后一定不简单,但奈何我没办法去研究这件事情,一直是我心头的结。
  严辉身为我的好兄弟,当然是明白我一个热爱考古学的对KS82生化小队这段历史的发掘热情,我想也就是这样他才特地打电话来跟告诉我,让我圆了这个一直以来的梦想。

  挂掉电话后,我原地自顾自地兴奋了一阵,这才走进办公室里跟他们分享这个好消息,因为我很早之前就跟他们说过日本的返祖基因控制计划的这段历史了,当时我们还尝试去研究日本的阴谋,但是还是不了了之。
  他们听我说了过后一样都很兴奋,没有多少的怀疑,杨明更是把原本在讨论的青花瓷瓶的事给搁在一边了,我先让他们回家做好准备,青花瓷瓶杨明先带回去,以后再做鉴定。我说让他们等我订好飞北京的机票后联络集合,等他们走后我又跟文物保护协会里的老李头打了电话。
  老李头是我们协会的一个元老了,五十多岁却身体挺拔硬朗,人虽长得不太起眼,但知识面倒很广,对于瓷器类的古董比较有研究,且对于日本的KS82小队这件事,老李头比我知道的还多,也是协会里除了我们七个自组的考古队员以外唯一有兴趣的。
  不出我所料,老李头一听到这个消息先是不敢相信,后来见我忽悠得挺玄乎,就嚷嚷着也要跟过来一起去俄罗斯看看,我笑骂着老李头这么老了还跟我们年轻人去冒险,不过我还是答应了让李老头和我们一起去,因为我一直明白老李头对于那段历史的渴望并不亚于我们任何一个人。
  当天晚上我在家特意重新查了关于当时的历史资料,想要到时候对我解剖历史真相时有更深层的了解。

  集合的时间在两天后早上六点,我们这七个考古队员加上老李头一共八个在小队办公室内碰面,大家看到老李头时有些意外,我给他们解释一番他们也就明白了。
  然后我们检查彼此带的随身物品、替换衣服、压缩干粮、考古工具等……常用的工具有洛阳铲、考古铲、普探铲、探铲、刷铲等其他各种探铲、还有在墓中探取物用的T形探针以及各种考古工具组合型考古探针。
  常用工具比较多,就不一一列举,也因为上飞机的缘故,有些工具不能带。不过其实对于这次去俄罗斯考古,研究KS82小队这事来说,是不需要以上的工具,因为他们并不是陵墓之类的,可以说不需要带些什么,但是作为一名考古队员,总是带有渴望从地下找出文物的想法,所以这套工具仅是为了以备需要。
  我们还准备了一部摄像机和几部相机,来拍摄记录岛上的情况,以证来过那岛上。
  在检查完毕后,我们搭了台面包车前往长沙机场,然后搭机去往北京找严辉,途中打了电话给严辉让他提前在北京机场等我们。
  我还记得大概是十点四十的样子,两个多钟我们就到了北京机场,刚下到进入机场,我身旁的严芸用力荡着我的手,用右手指着前方喊:“覃珂,看,那不是我哥吗?”
  我顺着严芸的手指望去,刚好对准了严辉看过来的视线,严辉穿着红黑色的格子衬衫,还是老样子,戴着一副眼镜,高高瘦瘦、白白净净的文弱书生模样。
  严辉见到我们后笑了笑,快步向我们走来,我迎了上去,他笑道:“路途遥远,辛苦了吧。”

  “还行。”我笑着,严辉扫视了我们几个人问:“人到齐了吧,东西带好了吗?”
  “到齐了,都准备妥当了。”我应道。
  “嗯,那我们下午就准备上机了,我已经托人买好票了。”严辉说着忽然勾住我的脖子笑道:“走,咱几个先去吃个饭聚聚。”
  “哥,你回来咋都不跟你妹妹我说说话呢?”一旁的严芸白了严辉一眼,没好气着说。

  严辉转眼一看,捏了下严芸的小脸笑道:“行了,我们都说了二十几年的话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说完众人都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剩下的时间我们一行人去餐馆吃了饭,北京这地方不常来,人流量是挺大的,当地的小吃很多,餐馆里也有很多菜肴在湖南都是吃不到的地道,比如天福号酱肘子、烟鸡脯、北京烤鸭、蟹黄白菜等,当时大家正在兴头上,不经意就点满了一桌菜,味道是十分地正宗!
  当地人好客,老板见我们都是外地人,又听我们对北京的菜肴垂涎已久,自豪心大发硬是送多我们一盘油焖大虾。严芸吃着嘴油油的,还抱怨着没能在北京上逛一圈,去天安门看看老爷子这样的话。

  我们中的一个的考古队员陆烨,就坐在她旁边,听到她的抱怨瞪大了眼睛:“姑奶奶,你这次要去的地方比天安门了不起多了好吧,而且你又不是只有这次才能来。”
  另一个身穿黑色T恤的男队员,也就是昨天拿着挖出来的青花瓷瓶的杨明,他附和着陆烨,用湖南话的腔调搭把嘴:“就是,你个猪脑壳,小姑娘没有眼界。”
  大家都忍不住哈哈一笑,严芸见状哼了一声扭过头,抓起一只大虾就往嘴里塞不再说话。
  这顿饭里,基本上我们都是在听着严辉在国外见的一些稀奇事或者他最近的一些新的生物研究发现,他又说了些关于这次去俄罗斯的事情,比如怎么获得的富商投资,或者打算去到小岛上看看能不能获取些残留的基因培养皿或者当时的实验报告等,引得大家好奇心大起,恨不得现在就在岛上开始考研起来。
  记得是待到下午五点左右,我们准备赶往机场上六点四十的飞机,在临走前检查所有的装备,防止疏漏,在保证万无一失后,准备开始启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