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疯子,不是叫你骑慢点吗?”章雨蝶看到宋凯民骑车子的速度,就像骑摩托车,不由嘀咕。
~~
星稀月明,流萤飞舞。飘吹的树叶“哗哗”地轻响。
这样和谐的夜晚,每一双眼睛都想轻轻的地闭上,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安详。
但是在一个农家小院里,宋凯山与宋凯民两兄弟在屋内却争执不下。
只听的宋凯民说:“哥,就没有别的办法吗?还有什么办法?
宋凯山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只是保持缄默。
宋凯民想想,又说:“就让我留下吧。你的学习比我好。你好好的考,一定会考个好大学。而我,成天吊儿郎当的……”
宋凯山不等宋开凯民说完,忙阻止道:“别说啦,咱俩学习谁好谁差,大家心里明白。再说啦,我是老大,我有这个责任与义务把这个担子担起来……平日,要不是爸妈拼死拼活地养家糊口,供我们上学……我早就应该担起养家的担子。”
“别以为只有你才是爸妈的儿子呀”宋凯民知道宋凯山是为了他才想着自己辍学的,但是,宋凯山,他的哥哥一直也有个大学梦的啊。
“你这是什么话!”宋凯山生气了,宋凯民说的这是什么混帐话,能有机会上学,考上大学那是多好的事情,他怎么就这样不明白我的心啊。
“我是说我也是爸妈的儿子,我也有责任为这个家做出一点什么。”宋凯民还想说些什么,他就是觉得让哥哥辍学,而自己继续上学,他心里愧疚。
“够了!”宋凯山知道宋凯民的心思,但是,必须有一个辍学在家照顾妈妈的话,他觉得自己是最合适的。不说自己一直在家里干活比宋凯民好,就说自己是个长子,这个担子必须自己担着。
“可是。”宋凯民还是不能想象哥哥不去上学,那将会是多大的失误。
“别说啦。现在学习才是你最主要的责任,就这么定了。”宋凯山不让宋凯民有反驳的余地。
他们之间只差一岁,但宋凯山一直把自己当作大好多岁的哥哥,做起哥哥的威严,一点也不含糊。
屋内出现了一阵沉默。
“要不,咱俩都别念了。一个照顾家里,一个外出打工,这才是公平的。”宋凯民小心而又认真的说出自己的另一个想法。
“胡说!”宋凯山跳了起来,“你是哪根筋搭错啦。都不念了,你是心甘情愿吗?你会甘心吗?”
“不甘心又能怎么样啦?你还不是自己要辍学。”平时宋凯民的嗓门比宋凯山的大多了,但是一旦宋凯山真正生气,宋凯民还是挺胆小的。就是一个真正的小弟弟的形象,这一下他就是小心地说。
听到宋凯民说他们两个一起辍学,宋凯山气不打一处来。
“你明明知道考个大学是我们从小的梦想,是爸爸妈妈最大的心愿。要不是发生这事,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我还……你居然这么说这么没出息的话,让人真是心痛。如果爸妈听见了让他们怎么想……”宋凯山对宋凯民提出的想法很是生气,给他继续上学的机会,他还这样扭扭捏捏的,算什么男子汉,“好好学习,爸妈还希望在家里出一个状元郎光宗耀祖呢!”
本来是好心,实在是觉得对这样让他继续上学,哥却因为家里有困难主动放弃学业,这对哥来说很不公平,才说的这番话,没有想到宋凯山反应如此过激。
宋凯山一般不发火的,一旦真的发火是这么让人招架不住,严肃的让人害怕。
宋凯民委屈地叫了一声“哥。”
虽然两个人只差一岁,虽然平时宋凯民很有自己的思想。但是,在宋凯山严肃起来的时候,宋凯民还是挺怕的。
“别说啦,这么大的人了,有点儿出息,明天我和你一起回校把我的东西收拾一下。你好好念书,要明白,马上要高考啦。”此时宋凯山的脾气又倔又臭,他一旦下定决心是不轻易改变的。
宋凯山决定后,他站起来,伸手在宋凯民的肩上拍拍。是对他的鼓励,也是对自己的安慰。
为了掩饰心中的伤痛,宋凯山催促宋凯民:“快去睡,快点啊!”
“我想再看看妈。”宋凯民看着自己的哥哥,今天,他觉得自己的哥哥真的太了不起。他有许多话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很晚了,你快睡去吧,明天还有课啦……有我在,你就放心吧。”说完轻轻推开门,又转身对宋凯民说,“快睡吧,别想得太多啦。”说完轻轻拉上门。
宋凯民躺在炕上,不但没有睡,反而更加的清醒啦。
他听见上房里有响动,是宋凯山帮妈妈翻身,不大一会儿就恢复了平静。
宋凯山就这样做出了“牺牲”,让他心里多难受,多不甘心,可是,又是多么的无可奈何。
虽然宋凯山说不念书了。但从心里他真的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不念书的一天。
宋凯民也知道哥哥心里一定很不好受。
从小他们俩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成长,相互帮助,又相互促进,谁也不甘心落后于谁。因为他们知道落后了就有辍学的可能。
他们为自己的未来目标奋斗着,谁也不会想到会有辍学的一天。是的,从来都没有想过会有这样一天。
可是他们的妈妈近两年来就多病,身体一直不好。前天下地干活,拉架子车时没把握好方向,车子从埂子上滑下,连同她一起跌入山沟。虽然沟不是太深,但是伤到了腰,而且不轻,住院医药费花了很大一笔钱。
现在妈妈病了,得有人照顾,而地里的庄稼正等着主人来仔细照顾了,不然一年的辛苦就这样白费了。
马上就要高考了,家里又不得不留下一个人照顾。
这样的情形不是逼得人上吊,就是逼得人眼窝里滴血的。这种情况,谁还会有心思读书啊。
以前,农活儿稍微一闲,爸爸就到外地打工给家里贴补,还要供他们兄弟两个读书。家里的活儿全留给妈妈一个人。现在,发生这种事情。爸爸也从工地赶了回来,只是他们还是困难重重。
父亲母亲,今天晚上吞吞吐吐了半天才说完整的一句话的意思就是希望他俩中有一个能辍学帮帮家里。
这实在是最最最不愿意出现的事情啊,但这目前的情况来看,就是两兄弟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也不一定能供得起他们上大学。或许,最后连一个也供不吃起呀。
但无论如何,两个都不能退学的。只需一个,一个就足够了。
但是,让谁辍学呢?父母看看这个儿子,又看看那个儿子。他们同样优秀。哪一个都舍不得呀。
但是为了省钱,妈妈在第二天坚持要出院,在家里休养。
尽管这样家里还是十分的拮据。他们两个必须要有人退学,照顾家里,减轻家里的负担。
于是,兄弟两个,讨论了半夜,争执了半夜。最后还是宋凯山决定了自己留下。因为自己是长子。
这个结局是一开始宋凯山就想好的。
宋凯山不可能让宋凯民退学的。宋凯民的学习比他要好,就是有点纨绔。表面丢儿浪荡,骨子里还是很上进的,不然不会年年三好学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