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哪些形形色色的人》
第41节

作者: 陈汉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城楼之上的周阳却是目瞪口呆。
  这位大哥流弊啊,竟然敢这样和太子说话。

  这时刘武悄悄的俯耳在刘启旁边说着:“皇兄,你先让他们起来,你看着他的眼睛和他说,这样可以给他增加压力!”
  刘启闻言嘿嘿一笑,对着面前的众人说道:“你们,都起来吧!”
  “谢太子殿下!”
  张释之起身后抬头看向刘启,发现刘启同样也在看着他。
  “你是何人,现居何职!”刘启指着张释之问道。
  “卑职张释之,现任司马门公车令。”
  “你一个秩六百石的小官还敢拦本太子!”
  “实乃此事与卑职官职大小大小无关,而是卑职身为司马门公车令,需认真对待经过此门的每一个人,太子殿下要知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你!你就不怕本太子日后登基第一个办了你张释之!”刘启面红耳赤,大怒的说道。
  刘启其实在说完这句就后悔了,现在刘恒身体安康,他此事说出这样的话相当于是对刘恒的大不敬。

  但是这句话却将张释之给吓住了。
  是啊,要是以后太子登基,自己就完了。
  想到这,张释之有些忐忑不安,他又想服软,但想在服软恐怕自己以后就抬不起头了,甚至还有可能被陛下所抛弃掉。
  过了良久,张释之开始流汗了,他感觉到现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忽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那太子殿下,能否请您稍后,容我去禀报陛下。”张释之轻声对着刘启说道。
  但没得到回应,张释之抬头看向刘启,却发现刘启此时双眼无神。他刚想在开口说,刘武却悄悄挥了挥左手,看样子是示意让他赶快去。

  张释之看见后对着身边卫士简单吩咐了下,就像宫内走去。
  过了一会,刘启终于从刚才自己那句大不敬的话中缓了过来。
  看着面前已不见人影的张释之,慌忙对着刘武问道:“他?张释之人呢?去哪了?”
  “他说去向父皇禀报一下,再看能否让我们过去。”刘武小声回答道。
  “什么,向父皇禀报?你怎么不拦着他?”刘启激动的抓着刘武的衣襟说道。
  “我、我拦不住啊!”刘武却像是无辜的说道。
  刘启闻言双腿一软,跌坐在了马车上。

  陈安这边看完了周阳绘声绘色的表演,见周阳好像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于是陈安连忙上去拉着周阳说道:“好了!好了,阳哥,时间不早了,我要去当值了。”
  “唔?这就要走了吗?”周阳闻言绕着头说道。
  “额,确实不早了,你看他们都走了。”陈安指着前方远处的其他中郎说道。
  周阳顺着望去,发现刚才还在这儿的那些中郎都已经走了。
  第三十四章:厚脸刘恒

  未央宫宣室殿。
  刘恒正在看着大臣们呈上的奏章,最近的奏章还是挺符合刘恒的胃口,也没又谁再来打搅自己;晁错也不上奏说削藩,自己下面的诸侯王最近也安分,匈奴自然不用说,也刚得到了甜头,比较安分。
  想到这刘恒不免心情舒畅。
  刘恒刚翻完了一卷,打开了下一卷观阅。
  只见这卷的名字为《汉天命所归土德》,刘恒一下来了兴趣,最近几年经常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侍;加上他又比较迷信,所以准备好好看看这卷是个什么说法。
  忽然外面来报。
  中常侍赵同从外进来恭敬的说道:“启禀陛下,公车令张释之说有要事求见。”

  刘恒闻言微微挑眉,眼睛还没有从手上的这卷奏章中移开,说道:“张释之?他一个公车令不好好在司马门当值,能有什么要事?”
  “这个奴婢也不大清楚,如若陛下不想见,那奴婢就将他打发走。”说罢,赵同就准备去外面赶人。
  赵同快走到门口时。
  “慢着。”
  “陛下可还有何吩咐。”
  赵同转过身来说道。

  “去,让他进来吧。”
  “诺。”
  赵同出去后,很快张释之就进来了。
  “微臣叩见陛下!”张释之整个人跪在地上拜道。
  刘恒见状大吃一惊,虽然自己贵为皇帝,但是一般很少有臣子会在私下这样行跪拜大礼的。

  跪拜礼一般只有在臣子阐述自己罪行,或是在祭祀先祖之时,汉初之时就连听传圣旨都是不需要跪拜的。
  刘恒将手中书卷放在一旁,走到张释之面前,准备去扶张释之。
  “爱卿快快请起,是为何行此大礼啊!”
  刘恒将张释之扶起后张释之仍然双手向前拱着,低着头说道:“微臣今日做了一件事,但不知到底对不对,所以特来请示陛下。”
  “噢,不知是何事让爱卿如此难办?”刘恒有些诧异的轻声问道。
  张释之在脑海中捋了捋思绪,说道:“方才微臣在司马门当值,本无杂事;骤然听见有车马声,初时臣以为会自行停下,但不料越发靠近司马门,还是未停,于是微臣令人将车马拦了下来。”
  刘恒闻言说道:“这是正确的啊,那为何爱卿还过来特地禀报呢?”
  “问题就在于那车马的主人。”
  “车马的主人?是何人敢擅闯司马门啊?”
  张释之面带苦涩,在踌躇着到底该不该说。
  刘恒看着张释之的样子,有些不耐烦的说道:“朕要你说,你就如实说就是了。”
  刘恒刚说完便反应了过来:“难道是?”
  “不错,是太子殿下和梁王殿下。”张释之无奈的说道。
  方才张释之踌躇的时候刘恒就猜出来了,在这长安城敢这样做的除了太后就只有太子和梁王了,而太后又是明事理之人,所以只有太子和梁王,但没想到这次两位都在。
  闻言刘恒开始踱步了。
  刘恒此时也很为难,放他们驾着车马进来就是打自己的脸,如果处治自己的儿子,不仅自己舍不得,太后和皇后那关自己都过不去;如果让他们弃掉马车进来,这会损害自己的面子,说自己儿子自己没有教育好;不处治,又会叫天下人寒心。
  刘恒很纠结。
  张释之很累。
  张释之身上开始冒汗了,因为刘恒迟迟不表态。
  陛下,您快告诉我让他们进来啊!张释之的心里哀嚎到。
  不知是不是张释之的心里话让刘恒听见了,于是刘恒开口了,但张释之所听见的与自己预期的差距有点大!
  “咳,爱卿啊!”刘恒微咳了声说道。
  “微臣在!”
  “朕当初将你由谒者仆射调任为公车令,你知道为何吗?”
  “额,微臣想着陛下是想让微臣多历练,在司马门可以与不同的朝臣所接触,让微臣向他们学习。”张释之恭敬地说道。
  “啊?嗯,不错,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朕相信你处理事情的能力。”刘恒说着,虽然面不改色,但看他脸上居然也渗出了汗珠,就知道刘恒现在有多尴尬。
  “微臣多谢陛下的信任!”张释之心潮澎湃,激动不已的说道,没想到陛下竟对我有如此厚望!
  “对,既然这样,所以朕相信爱卿你有能处理好此事的能力。”
  “微臣……啊?”张释之目瞪口呆,自己已经准备好说辞,准备要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了,结果现在陛下要我去处理此事,如果这样,那自己来的目的是什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