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哪些形形色色的人》
第26节

作者: 陈汉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乌干达大军今日被我军大败,所以他回到北地郡郡城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的匈奴大军,等我们休整好,可能他们也调整过来了。”周亚夫解释道。
  陈安闻言,也是思考了下才苦笑着说道:“弟子需要学习的还有许多。”
  周亚夫听着陈安的话笑了,冷不丁的问道:“小安啊,你说的这些是在哪学的啊?”
  陈安不解的说道:“哪些?”
  “就是你所说的,泾水的鱼虾可以帮助吃掉这些。”周亚夫说道。
  “额、额这些是在家里的一些杂书上所学的,祖父当年收藏了一些杂书。”陈安有些尴尬的说道。
  其实陈安的内心不断的在打鼓,生怕周亚夫再细问是哪本书就完了。
  还好周亚夫说道:“嗯,陈老当年确实所学甚多,连父亲大人也赞叹不已。既然如此你就先回去吧,,今日休息好,准备明日出发。”

  陈安见周亚夫没有细问,松了口气说道:“诺。”
  一队骑兵正在向北地郡城奔去。
  领头一人左肩简单缠着衣带。
  正是乌干达和他部落剩余的战士。

  乌干达此行准备向挛鞮禄告知自己将带着剩余部属回草原,他相信以自己在挛鞮禄心中的地位可以做到这点,挛鞮禄还需要他。
  “贤王,前面探子来报,说乌干达将军离北地郡城不远了。”一名亲信在挛鞮禄身边说道。
  “乌干达手下大概还剩多少人?”挛鞮禄漫不经心的问道。
  “大概只有两千人了。”

  挛鞮禄闻言,起身伸了个懒腰说道:“那按计划实施吧。”
  “是。”
  “两千人?跟没有有什么区别?”
  乌干达经过了接近两天的奔波。

  终于看到了前方的北地郡城那巍峨的城墙。
  “快,马上到北地郡城了,等我与贤王说后,我们就回草原!”乌干达对着身后的部落战士说着。
  “哦豁!”
  “好的!将军!”

  乌干部的战士这两天的赶路中已经相通了许多,他们确实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自己的亲人了。
  乌干达率领部众冲到城墙之下,但是城门却没有开。
  乌干达看见城墙上面有人影在晃动着,于是向上叫喊道:“我是乌干达,快快开城门。”
  但紧接着乌干达双眼瞪大,仿佛看见什么不可思议的事!
  “咻、咻、咻!”
  “咻、咻、咻!”
  乌干达看见漫天箭雨倾盆而下!
  甘泉与北地郡城的道路上。
  “小安啊,你说大将军要我们这么急的出发,是为什么啊?”周阳骑在马上问向一旁的陈安。
  陈安却是不答,反而问向一边的李广。
  “李兄,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李广昨日立下大功,周亚夫特地将他升为身边亲卫,因为周亚夫在军中有不必上报的任免权。

  李广闻言,仅仅简单思考了下回答道:“昨日我军大胜,现在正是士气正盛的时候,敌军大败,士气低落,所以大将军才会今日立即出发。”
  周阳听见后刚想开口,就又听见李广说道。
  “不过,我喜欢这种出其不意的感觉!”
  陈安看着李广嘴角流露出来的邪性,想起了史书对于李广用兵的记载。
  喜以少胜多,用兵出奇,不按章法!
  但是晚年的李广却是……
  陈安不由得叹息了一声。
  “唉!”
  本在思考李广刚才所说之事的周阳听见这一生叹息,不由得问道。
  “小安这声叹息是为何啊?”

  陈安一愣,这才反应过来是自己刚才想着李广之事而不由得叹息引起了周阳的注意。
  看来我的功夫还不够啊!陈安想到这,回答道。
  “我刚才那声叹息是为了受到匈奴所侵袭的边关百姓所叹啊!”
  周阳闻言则是说道:“昨日晚上我们不是已经说了吗?”
  陈安闻言大笑道:“是啊,昨日已经说了!”
  在这时,忽然前方探子来报。
  “报!禀报大将军,前方北地郡城似乎发生了战斗!”
  “前方战况如何?”周亚夫问道。
  那名探子好像有些为难,但还是说道:“禀大将军,好像、好像已经结束了,而且北地郡郡城城门大开!”
  周亚夫闻言立即对后方说道:“加快速度!快赶往北地郡城!”

  “诺!”
  第二十一章:冯唐进言
  文帝前元一十四年,腊月初七。
  刘恒站在未央宫后殿门前,看着殿外的飘雪,心里却想着周亚夫等将领北上抗击匈奴是否顺利。

  出征七天了也没有战报送来。
  顺利的话,等他们回来不妨封赏;如若不顺利,那就不好办了!
  刘恒想到这,心中感到有些烦闷。
  “来人!”刘恒向后叫道。
  很快中常侍过来了。
  “陛下可有何事吩咐奴婢。”
  “朕想着有些日子没在这未央宫中走动了,你去准备车驾。”
  “诺!”
  刘恒坐在车驾上,单手杵在扶手上,看着前方若有所思。
  本以为出来逛一逛这来之不易、属于自己的未央宫会心情好些,但是出来后发现自己的心情并没有好转。
  刘恒心里不免更加烦闷,刚想叫人将自己送回去。

  突然,刘恒发现前方一旁跪着一位老者;看其服饰也不像是普通官员,于是来了好奇心。
  等到车驾停在了那名老者的面前,刘恒抬头望着门上的匾额。
  “中郎署。”
  刘恒一看发现居然是中郎署,忽然记起了自己的中郎署署长就是个老人家,不过年纪大了,好久也没有见过了,好像是叫冯唐。
  于是低头问道:“老人家,你可是中郎署长冯唐?”
  冯唐显然没有想到刘恒会这样问,带着狐疑的回答道:“启禀陛下,老臣确实是冯唐。”
  刘恒一听来了兴趣,问道:“朕记得你是以孝悌著称,所以被群臣推举为中郎署长的,那你的老家在哪啊,朕想知道是什么地方培育出了你这样注重孝悌的人才?”
  冯唐闻言回答道:“老臣老家在赵地,后来因为父亲大人的缘故迁居到了代地。”
  刘恒一听,又想到了最近受匈奴的侵扰,说道:“朕当年在代郡的时候,朕的尚食监高怯多次与我谈到当年赵国将领李齐的才能,将述他在巨鹿城下作战的情形。虽然高怯现在不在了,但是朕每次吃饭时,心里总会想起巨鹿之战时的李齐。冯爱卿知道李齐吗?”
  冯唐思索一番,好似下定决心一般,说道:“李齐此人老臣听过,但老臣觉得他的才能比不上廉颇和李牧两位将军。”
  刘恒则带着好奇问道:“冯爱卿为什么这样说呢?”

  冯唐如实回答说道:“老臣祖父在赵国时,担任过赵国将军,于李牧将军有很好的交情;我的父亲大人也做过代相,和赵国李齐将军也交往过甚,所以老臣很清楚他们的为人。”
  刘恒听着冯唐的解释,高兴的说道:“朕也听说过廉颇和李牧将军的美名,朕却偏偏得不到这样的将领,如果朕得到这样的将领,朕还会忧虑匈奴吗?”
  李牧是战国时期赵国大将,曾经多次击败匈奴人。
  刘恒本以为冯唐会迎合这一句,但冯唐却说到:“陛下,赎老臣直言,老臣认为即使陛下得到了廉颇和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