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钢枪,一段旅程,诉说岁月峥嵘!》
第11节

作者: 铁无畏
收藏本书TXT下载
  “喜欢吗?”杨正武走过来。
  “喜欢,我太喜欢了!爹,您从哪儿弄的?”杨闯爱不释手,自顾自的低头抚摸着枪身。
  “看把你乐的,比给你找个媳妇儿还高兴。”母亲李香云在一旁取笑。
  “娘……你不懂的……”杨闯有点不好意思,看了母亲一眼,便又低头握着枪东瞧瞧西看看,真像新郎官抱着新媳妇一样,感觉既新奇,又哪哪都好。一句话,就是说不出的高兴和满足。
  “闯儿,别管爹怎么弄来的。爹送你这把枪,是希望将来你拿着这把枪在抗日的战场上多杀小鬼子。”杨正武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商人,更是一位爱国的进步商人,对国民政府消极抵抗、积极反共不敢苟同,深有看法,曾多次在南京商会的聚会上发表抗日言论,也让国民政府很是不满。
  “可是……爹,国民政府没心思抵抗啊!”杨闯的兴奋劲儿一下子全跑光了,双手握着长枪懊恼地坐在椅子上。
  “现在用不上,但总有一天,会用上的。”杨正武郑重地看着儿子:“希望到那一天,你不要辱没了它。”
  “爹,您放心吧。我一定拿它多杀小鬼子!”杨闯态度很坚决。
  第十二章石马山上打伏击
  夜,漆黑而压抑,看不见星星。
  石马山离云龙台十余里,是日军山木大队西进云龙镇的必经之路。山不高,海拔300多米,林木茂密,灌木丛生。山脚一条大道直通云龙台,由于山路绕行难走,山间小道几乎看不见人影。
  今晚却不一样。一支日军小队正沿着山间小道悄悄向云龙台搜索而来。
  “志国,你看,这是日军的一个小队,50余人。走在最前面的3人是警戒搜索小组,后面50米左右,是日军的大队,再往后50米左右,是6人左右的警戒后卫。”在一个矮土包的后面,杨闯拨开草丛指着不远处的小鬼子详细介绍。
  “这么多!咋打?杨哥。”林志国小声问。
  小鬼子的凶名早已传遍大江南北,也传到了陪都重庆,别看林志国天不怕地不怕,其实在他的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忐忑不安。第一次近距离的伏击日军,林志国的心更是高高的悬了起来。
  “怕了?”杨闯声音很小。
  “不怕!”咬咬牙,抱着枪盯着远处的小鬼子:“打这帮畜生!”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不辞而别,远涉千里,为的就是打鬼子。难道就因为心里那一点点的害怕,就不打了?那不丢死人了!
  “谁都有第一次,小鬼子也是人,两个鼻孔一张嘴,子丨弹丨打在身上也会有窟窿眼儿,也会死翘翘的!”杨闯轻松的笑了笑,看着林志国,伸出右拳:“那就干?!”

  “干!”林志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咬咬牙,目光坚定地点点头,伸出右拳轻轻一碰。
  “志国,打仗讲的是一股子气,气没了,仗就输了。气是什么?血勇之气。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见了小鬼子咱不怂,敢打必胜,就是血性。咱是男人,得有血性!”看林志国好学,人又聪明,还会功夫,最主要的是胆子大,是真心想杀鬼子,杨闯有心教他:“当然,打之前更要计划好!别看咱就俩人,计划好了,打它个措手不及,也能宰狗日的不少!”
  “杨哥,我听你的!”望着搜索前行的小鬼子,林志国咬牙切齿:“小鬼子也是两个肩膀扛个脑袋,宰他鬼儿子!”
  “你看,前方200来米是个弯道。小鬼子搜索组共3人,咱等他们刚走过弯道,你一人我两人,在半分钟内解决战斗,不能动枪,尽量不要弄出响动。然后,你右我左,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保管打他个哭爹喊娘!”杨闯小声布置:“最后,听我口哨迅速撤退。”
  “要得,就这么干!”林志国显得兴奋而迫切。
  鬼子小队一点也没有察觉,他们已经成为杨闯这位抗日英雄和林志国这个初生牛犊进入日占区前第一次盯上的猎物。就在此刻,就在前方几百米的地方,两双仇恨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他们,等待他们走进伏击圈。
  1931年9.18事变之后,小鬼子相继占领了东北、华北、上海等地,国民政府数百万军队的不抵抗或者说消极抵抗,让小鬼子显得格外的骄狂。他们甚至认为,中国军队不堪一击,别说抵抗,只要听见三八大盖枪栓拉动的声音,或者重型坦克碾压在地上的轰鸣声,中国军队就会不战而逃,一溃千里。
  小鬼子甚至狂傲地提出:三个月,只要三个月,就能灭亡中国。每次作战,只会象征性地派出警戒小组,装模作样的警戒搜索前行。在小鬼子的眼里,中国军队逃都还来不及,哪还敢战斗。耀武扬威横行华北的坂塬师团被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伏击之后,骄狂的小鬼子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甚至认为,平型关的失利,只是偶然,是狡猾的中国人利用地形的优势,才取得的胜利,若是真刀真枪的拼杀,中国军队,就是纸糊的老虎——一戳就破了。特别是占领国民政府首府南京之后,这种骄狂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数十万国军的大溃逃更让小鬼子自信地认为,国军精锐尚且如此,就凭云龙镇驻扎的一个加强团,还是杂牌军,想要挡住帝国军队的脚步,纯属痴心妄想。中国有句古老的谚语,就是螳臂挡车,不自量力。帝国军队不用浪费多少弹药,只要开着重型坦克一路碾压过去,中国军队就会溜之大吉。

  小鬼子绝对没有想到,中国还有一句古语:骄兵必败!就在今夜,就在此刻的石马山,两个中国的热血青年早已做好了伏击他们的准备。等待他们的,将是死亡的召唤!
  三名小鬼子端着枪,漫不经心地走在前面,身后六七十米的地方,四十多名小鬼子排成一队,背着枪无声地前行。五十米,四十米,三十米,二十米,十米……已经很近了,几乎可以听见小鬼子的呼吸声。很快,三名小鬼子转过了弯道。
  嗖!突然,两个身影从山路两侧窜了出来。小鬼子来不及反应,杨闯右手的匕首已经扎进一名小鬼子的咽喉,再向右一个旋身,反手一刀又扎进了第二名鬼子的右颈。这时,第一次与小鬼子正面交锋的林志国才刚刚完成击杀,拔出了短刀。
  “接住!”杨闯声音很低,右臂一挽,左腿一伸,抵住正要倒下的鬼子,轻轻放在地上。林志国一愣,伸手一捞,一把拉住正要倒地的鬼子。啪!握在小鬼子手中的三八大盖却掉在地上,到底还是弄出了声响。
  “什么的干活?”后队日军一阵拉枪栓的声音。
  “兔子的干活!”杨闯日语很流利,镇定回答。
  “哟西!不必管它,快快的前进!”后面传来小鬼子的命令。

  “嘿!”杨闯立即回应。
  “快,拖到路边。”来不及多说,二人一阵忙活,杨闯蹲下身子,在3名小鬼子身上一阵捣鼓。
  “拿着,手雷。”站起身,递给林志国两个铁疙瘩:“会用吗?”
  “会。”林志国接过手雷,从右侧悄悄地隐入树林。杨闯笑了笑,闪身窜进左侧的林子,只听得沙沙几声,便不见的踪影。30秒,干净利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