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价值,有时是无价的》
第57节

作者: 三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是刘行长,我现在是心有余力不足呀!看到了存在的问题,也想尽快解决,但企业自身实力有限,你说我有什么办法呢?”当着农行行长的面,关云天大倒苦水。
  跟刘行长的关系虽然也算比较熟了,但毕竟还算不上称兄道弟那种朋友,所以关云天拐弯抹角,不敢直来直去地谈事情。
  刘行长听出了关云天的意思,“你是说昌达公司没有继续扩产的实力吗?可是你们把六十万的规模都建起来了,从六十万到一百万,已经差不了多少,难道还需要很多投资吗?”
  “不瞒刘行长,正是前期这六十万规模的投资,把企业的自有资金全部投了进去,我们现在已经精疲力竭了。”
  “老孙他们联社这几年也不错,你可以寻求联社的支持呀。”
  “刘行长有所不知,昌达公司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全靠联社支持,这一次,他们内部也面临一些问题。”
  话说到此,老刘完全清楚关云天来此的目的了,“关总,有什么话,你不妨直说。”跟关云天毕竟还算不上很好的朋友,即使已经猜到了关云天的来意,老刘也不肯亲自说出来。
  “刘行长,我们下一步扩产,希望得到农行的支持。”既然老刘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关云天就没有必要再兜圈子了。
  “农行支持----,哎哟,以前昌达公司跟农行没有任何业务往来,你这突然要求支持,让我很难做呀!”老刘皱起眉头,一副很为难的样子。
  这次融资,关云天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农行,来的路上他就打定主意,无论老刘说什么,他都不会着急,“刘行长,以前我们没跟农行开展业务,这是事实,不过从现在起,昌达公司可以马上在你们这里开户,我们目前进出的现金流量也不小,一部分货款可以从农行走。”

  “这倒可以,我们也很欢迎。但是即使这样,要想从农行贷款,一套程序走下来,时间你等得起吗?”
  “需要等待多长时间?”
  “多则半年一年,少则三五个月。”
  “嗨,我还以为需要多长时间呢,没关系,时间上我们等得起,因为扩产还需要论证,最为关键的是,这次扩产不光是项目本身产能的扩大,还涉及一座十万千瓦自备电厂的建设,这个手续可能也不是一两个月能够跑得下来的。”看到老刘态度有所松动,关云天的表情也轻松了一些。
  “什么,你们还要建自备发电厂?怎么突然有了这种想法?关总,你可知道建一座发电厂,投资也不小啊!”

  “刘行长,建自备发电厂不是我们突发奇想,据专家们介绍,轮胎制造是个高能耗行业,如果规模达到一百万条,每年的用电量就会很大,到时候恐怕县供电局会卡企业的脖子。”
  “说的也是,要是设备产能达到了,用电却成了问题,那才真叫麻烦。好吧,你们抓紧时间在农行开户,发生业务往来,我好跟班子成员做工作,另外,在农行申请贷款,所有手续都要求正规,比如立项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等等,尽快报上来。”
  昌达公司以前的贷款业务都发生在信用联社,因为跟联社一二把手关系密切,这些手续都省了,农行要求很严格,加上关云天跟老刘属于一般朋友关系,这些手续一样也不能少。
  第二天,关云天指示集团公司财务科去农行营业部开户,并把公司三分之一的进出货款通过农行账户转账。
  此后,关云天隔三差五就去拜访农行的刘行长,为的是进一步增进感情,跟几位副行长也是不打不相交,通过那次在酒局上斗酒,关云天跟焦副行长等人再次在酒桌上相遇时,双方对彼此的印象还都不错!
  关云天知道,要想获得农行的信贷支持,光得到刘行长的首肯还不够,如果几位副行长极力反对,就会给这件事增加不少难度,不过以关云天的情商,要想跟这几位副行长把关系搞得很融洽,也并非什么难事。

  刘行长说话算数,大约半个月后,他指示农行信贷科为昌达公司做授信。“行长,没有授信额度,怎么给他们授信呢?”信贷科长问。
  “哦,对,你们先等等。”
  刘行长给关云天打电话,“云天,你们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和立项报告都准备好了吗?立项进展到哪一步了?”随着朋友关系的进一步加深,刘行长对关云天的称呼都变了。
  “两份报告早就有了,立项嘛,现在还在进行中。刘行长,现在就需要立项报告吗?”

  “暂时还不需要,不过现在准备给昌达公司授信,我得知道项目的投资额度呀!”
  “这样吧,我查一下,一会儿给你打过去。”
  放下电话,关云天让办公室人员查阅了轮胎扩产和自备电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把两部分投资额度相加,报给了刘行长。
  轮胎扩产项目在县里的有关部门立项还算顺利,但自备发电厂的立项,却在审批立项环节卡壳了。关云天让林楠托人打听,原因是立项部门此前从未审批过这样的项目,企业建设自备发电厂,在国营大企业比较常见,对于民营企业,起码在当地还未见到。
  立项问题不解决,就没法向农行申请贷款,现在的情况是农行那边刘行长的工作已经做到了前面,知道投资额度后,老刘指示信贷科很快就给昌达公司做了授信,只等昌达公司提出贷款申请。
  因为昌达公司此前的项目从未做过政府立项,关云天跟县府的职能部门几乎不熟,现在自备发电厂的审批立项遇到困难,他甚至不知道如何是好。
  当事者迷,林楠提醒关云天,这件事请杨倩她舅,也就是富源县主管工业经济的宋副县长出面过问,一定能起到积极作用。
  尽管关云天跟宋副县长已经很熟悉,但关云天做事有自己的原则,迄今为止,他跟宋副县长的所有联系一直都是通过杨倩当中间人,在杨倩和宋副县长没有提出改变联系方式之前,关云天不会主动改变这种方式。

  关云天跟杨倩联系后,他提出想跟宋副县长见个面,亲自跟他谈谈自己的打算,杨倩把关云天的意思转达过去,宋副县长也很乐意见面,正好当面了解昌达公司的企业发展情况。
  傍晚,在富源县最高档次酒店的一间包房内,关云天跟宋副县长见面了,杨倩作陪。桌上的菜是酒店最好的,杯中的酒当然也是全国名酒,人不多,除了必要的礼节,宋副县长也没有更多的讲究。
  席间,关云天少不了介绍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宋副县长颇感兴趣,并不时插话,“想不到你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三期工程,这效率够高的。按现在的规模,昌达集团在富源县的民营企业中,现在应该排在第一了。”
  “我们对这方面情况不太了解,宋县长对全县工业企业了如指掌。单就轮胎企业而言,其实我们现在建成投产的这个规模,在经济上并不十分合理。”关云天道。
  “六十万的年产量很不错了,据我所知,全县其他十几家轮胎制造企业,目前还没有谁能达到这个规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