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价值,有时是无价的》
第51节

作者: 三尺
收藏本书TXT下载
  翻出了大刘的电话号码,关云天直接把电话打到对方的车间办公室,接电话的是位女士,“请问你找谁?”
  “我找你们的车间主任大刘。”
  “请稍等。”对方并未挂断电话,几分钟后,电话重新接了起来,“喂,请问谁找我?”
  “大刘,老同学,我是关云天!”
  “关总!老同学,你找我呀,有事吗?”
  “没事儿,咱们这帮同学是不是又有一年多没见面了,要不你联络一下,抽时间聚一聚?”关云天道。

  “老同学,哪次聚会都是你买单,同学们觉得不好意思啊!聚会当然太好了,要不实行A-A制吧?”
  “嗨,吃顿便饭,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咱们不是老同学嘛,谁跟谁呀?A-A制显得多俗气啊!这事儿就别再计较了,你负责跟他们联系就行了。”
  “那好吧,时间定在哪天?我们都是闲人,下班后啥事儿没有,你事情多,大忙人,一定要抽你的空,千万别因为聚会耽误你的工作。”大刘道。
  “今明两天都行,你抓紧时间跟其他同学联系,然后把人数告诉我。”
  下午三点过,关云天接到大刘的电话,得知近一两天能来参加聚会的同学只有十来个人,他当即告知大刘,聚会就在当天晚上,还在上次聚会那家饭店,晚上六点半,不见不散。
  关云天提前预定了一间能容纳十五人的包间,傍晚六点过,他提前到达,参加聚会的同学们随后也都陆续到来。
  作为东道主,关云天当然要在主人的位置就坐,他特意把大刘安排在他对面的座位上,那是副主陪的位置,以前同学聚会从来没有这么安排过。

  因为按人头定标准,不一会儿菜品就上齐了,服务员跟每人面前的杯子倒满了酒,关云天照例举杯提议,为老同学们的相聚而干杯!
  酒过三巡,关云天再次向同学们举杯敬酒,然后道:“各位,今天邀请大家欢聚一堂,除了叙旧拉家常,我还有一事相求。”
  “关总有事尽管说,谈不上相求,只要同学们能做到,绝不会推脱。”大刘是一家大型轮胎公司的车间主任,在这帮同学中算是混的最好的,同学聚会时,常常代表大家表态。
  “下一步,我有个新项目马上就要开始建设,属于再次跨行业经营。”关云天道。
  “哦,昌达公司又有新项目了?我们能帮你什么呢?”
  “你们知道我的新项目是哪个行业吗?”
  众人摇头,“你又要进入那个行业?”
  “我们准备进入轮胎制造行业,目前万事俱备,马上就要动工建设了。”

  “哦,你们公司要进入轮胎行业?现在的帘子布不是做的很好吗?”同学们多是不理解。
  “大家有所不知,轮胎行业属于特殊的汽车配件,这项产业可以做的比较大,将来的发展空间也不小,所以昌达公司决定涉足这一产业。”关云天解释道。
  “关总做事既勇于开拓,又稳妥谨慎,我相信你的决策自有道理,我只想问问,你要我们怎么帮你?”大刘道。
  “目前,项目的其他条件都具备了,唯独人员配备还没有着落,在座的各位都在轮胎公司上班,不知将来能不能帮我推荐一些生产操作和管理方面的人选?”
  同学们并未马上回应,沉默了一会儿,有人问:“不知你的公司具体需要哪方面的人?”
  “生产管理和岗位操作工都需要。”

  “关总,你们的项目准备做多大规模?”大刘问。
  “总规模是年产六十万套子午胎,计划分三期建设,每期二十万的生产规模。”
  “这样说来,除了生产管理,车间操作只需招聘少量熟练工人,作为将来生产班组的带班班长,其余操作工从社会上招聘就可以了。”
  大刘是一家轮胎公司的车间主任,这方面他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关云天今天组织聚会的目的,就是想听听在轮胎企业上班这些同学的意见,尤其想听大刘的建议。
  “按你的说法,绝大多数员工只能从社会上招聘,这些新职工的熟练程度怎么解决呢?据说轮胎制造颇具技术含量,如果通过岗位培训,这些新职工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上岗操作?”关云天对员工素质历来重视。
  “轮胎制造的确包涵较高的技术含量,但也不是多么高深难懂,不易掌握,毕竟有一套相当成熟的操作规程,只要通过岗位培训,每个班组配备熟练工人带班,掌握起来并不是多难。我觉得你可以尽最大可能吸引其他公司的熟练员工来昌达公司,但要想招聘到全部的熟练工人,恐怕不太现实,毕竟你们是这个行业的新面孔,外界对昌达公司还缺乏了解。”大刘直言道。
  “嗯,就算普通操作工从社会上招聘,大刘你刚才提到的每个班组需要的熟练工人从哪儿来?我也不可能去每家轮胎公司大门口贴招聘广告呀?”
  桌上的老同学们再次沉默不语,关云天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各位,今天咱们是同学聚会,这里说的话,议论的事,如果自己跟这些话题有关,当然无所谓了,要是这些话题跟自己无关,我希望把今晚谈论的内容留在这个房间里,不要传到外面去,免得给别人带来麻烦。”
  关云天顿了顿,继续道:“可能你们早已猜到,我请你们帮忙,无非就是想邀请各位去昌达公司帮助我们做新项目,说白了,我想挖人。大刘所说的每个班组配备的带班班长,我想让你们帮我解决,这里我向大家作个承诺,原来在别的公司做普通操作工的,到我们那里做班组长,原来是班组长的,到昌达公司做中层管理人员,至于大刘,我想邀请你做我们的生产经理。”
  听了这番话,同学们好像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这让关云天有些失望,同学之间,每年的聚会都是关云天买单,到了需要他们出力帮忙的关键时候,这帮小子难道要当缩头乌龟?
  气氛一时出现尴尬,有位中学时跟关云天关系最好的同学打破沉默,他清了清嗓子,“关总,我们都是靠打工挣钱的人,当面说这话你也别笑话我们,去你公司上班绝对没问题,但养家糊口终归需要钱,说到底,还是个待遇问题。”
  关云天恍然大悟,“嗨,我连你们的职务安排都考虑到了,薪资待遇岂能没有考虑?无论如何,怨我,尽管想到了却没有说出来,也是我的疏忽。”
  “我们也没有过分要求,但至少不能低于原公司的薪资水平,毕竟同学一场,你平时对大家又这么好。”这位同学倒是直率。

  “同学一场不假,平时喝酒吃饭更不算事儿,但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事情该怎么办就得怎么办,再好的同学也不能含糊。刚才说了,大家如果愿意去昌达公司工作,职务普遍上升一级,至于薪资待遇,至少比你们原公司提高百分之十。”对于同事和下属,关云天历来慷慨。
  关云天这么一说,其他人反倒觉得不好意思,“关总,不要提高百分之十,工资水平跟我们原公司一样就行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