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价值,有时是无价的》
第41节

作者: 三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如此看来,周福山跟老吴的方案都是可行的,这些道理他俩也懂,但他们都在故意强调对方方案可能存在的缺陷,从而达到否定对方的目的。

  最终,老吴以地磅属于生产部门管理为由,将周福山的方案排除在外。老周虽然气愤,却也不好再说什么。
  确定了安装方式,究竟购买哪一家的地磅?谁来安装?在这些具体事情上,周福山跟老吴仍是各执一词。他俩在社会上混迹多年,都有各自的一帮朋友,那些自己认识或亲戚朋友介绍过来的供货商和小型施工队纷纷找到他俩,主动要求供货或安装施工。
  周福山和老吴当然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他们都想让自己的朋友供货并安装。关云天表态,让所有供货商和施工队报出售后服务条件和设备价格。经过一番竞争,老吴的朋友最终拿到了供货合同,并负责施工安装。
  一个月后,地磅安装完成,并经厂家调试合格,总算投入使用了。
  但是,从这年的七月份开始,砖厂进出货物的称量结果与往来单位标注的货物重量逐渐出现不相符合的情况,开始相差不多,大家都没在意,供需双方一般都是老关系,协商一下也就过去了。

  七月底,这种差异越来来越大,净重十几吨的货物,每次相差可达二三百公斤,再过了一段时间,差异进一步扩大,这引起了领导们的重视。向地磅生产厂家咨询,对方认为除了传感器,不可能有别的问题,因为正常情况下,一台地磅使用五六年都不用检修,每年只需校对一次就可以了。
  尽管如此,毕竟还在保修期内,按售后服务条款,生产商还是派人前来查看,经检测,除了传感器有些锈蚀,真没发现其他问题。这根本不用解释了,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六七八三个月属于多雨季节,降雨多,地磅底下有积水,加之天气炎热,积水蒸发产生大量湿气,使传感器处于高湿度环境之中,导致探头被锈蚀,其灵敏度必然降低,称量结果自然也就不准确了。
  找到了问题所在,老吴放心了许多,但周福山不干了,任凭老吴怎么解释,老周只说一句话,当初如果按他的方案把地磅安装在地面以上,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周福山说的有理,但老吴也确实点背,这一年的六七八三个月,当地雨水比常年多六成,原本够粗的排水管,在三天两头的暴雨袭击下,有时显得太细,致使排水不畅,地磅底部积水,水汽蒸发都不算啥了,甚至传感器探头被浸泡在积水中的情况,也完全有可能存在。要是这样,传感器失灵,地磅称量不准,就不是设备生产厂家的责任了。
  因为这件事由老吴负责,周福山在一切可能的场合,不停地敲打着老吴。
  守着现成的设备不能用,进出货物却要花钱去外单位过磅称重,不仅领导们认为别扭,办事人员也觉得很不方便。春节过后,周福山向关云天提议,按他的方案重新改造地磅。
  关云天本来不想过问这样的小事,但经老吴上次那么一折腾,他同意了老岳父的建议,并让其尽快实施,不用征求老吴的意见。于是,老周找来了他朋友的施工队,将地磅拆解,再将原地用钢筋混凝土填平,最后将地磅安装于地面之上。尽管在此过程中老吴也提出过自己的意见,但周福山一个字也没听。
  老吴和周福山这样你争我夺,互不相让,说白了,还不是为了砖厂那点小小的权力,因为这权力总是可以转化为利益的。即使老周对老吴的监督,也是为了限制老吴的权力。

  周福山和老吴都是大烟鬼,他们每天至少也要抽一包烟。有一次,老周和在砖厂后勤部门供职的一位同事私下聊天,提起老吴,他让这位同事注意观察一个现象。
  “什么现象?”同事问。
  “你注意观察老吴平时抽的什么烟,再看如果砖厂有老吴他们生产部门负责的建设工程,他又抽的什么烟。”老周提醒道。
  “怎么,还有什么不同吗?”
  老周笑了笑,“你先观察,自然就会明白了。”
  这位同事是砖厂办公室的一般职工,虽和领导们接触不多,但在同一个地点办公,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所以跟周福山和老吴都很熟。老周说的情况,他以前没在意,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觉得老周提到的情况还真非凭空杜撰。
  老吴虽然贵为砖厂高管,毕竟还是工薪族,说白了也是打工的,最多工资高一些,这位同事发现,老吴平时抽烟只有十来块钱的档次,近一段时间砖厂维修几口砖窑,土建工程比较多,这事儿自然得由老吴负责,近期老吴抽的果然都是二三十块钱一包的烟。
  这位同事跟砖厂财务科的一位朋友谈起这个有趣的现象,哪知财务科这位同事哈哈一笑,“你才发现吗?真是迟钝。他们两个半斤八两,老吴如此,老周也好不到哪儿去!不信你再观察老周,看看他是怎么表现的。我敢跟你保证,在老周那里你肯定也能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要不他俩整天你争我夺,明争暗斗,图啥呀?”
  “图啥?难道他们就为这点蝇头小利?”
  “你以为他们抢着管事的目的是为老板多干工作?别看他俩一个是关总一手提拔起来的砖厂经理,一个是关总的岳父,就他俩?不是我瞧不起他们,我认为他们既没那素质,更不可能有那样的境界。其实我早就知道,在砖厂不论他俩谁负责的项目或工程,一概雁过拔毛,哪个供货商或施工队都得送几条烟请几顿酒孝敬他们。即使对方把价格压得很低,人家不送不请,他们也会主动索要,否则货款结算或工程验收就会遇到麻烦。”这位财务科的同事看得更加清楚。

  公司准备对砖厂的砖窑进行节能改造,这是一项耗资二三百万的工程,但关云天要把主要精力用在昌达公司新项目的筹备上,对砖窑改造根本无暇顾及。
  不用说,这项工程自然得交给老吴跟周福山负责,但关云天交代的很清楚,改造工程的各个环节必须透明,所有环节需经招标才能确定。
  如此安排,自有关云天的目的,他坚信相互监督是最好的防腐剂。就老吴和老周那点心思,岂能瞒得了关云天!
  把砖窑改造工程的消息散发出去后,迅速吸引了社会上的多家施工单位前来投标,其中就包括老吴和周福山朋友的工程公司。经过两轮筛选,将其他投标单位排除在外,现在只剩下了周福山和老吴朋友的单位。
  经过多轮报价竞争,老吴朋友的公司将每平方米窑炉价格再降低三元,报出了每平方米三十五元的极低价格,这让周福山措手不及。此前的两三次工程都让老吴的朋友抢了去,这项工程,老周志在必得,他走出办公室,到僻静处跟他那个亲戚打电话商量对策。
  老周建议他的亲戚再把价格往下压一压,电话那端管老周叫二叔的施工单位老板一听,嗓音都有些走调,“二叔,再往下压价格,工程就没有利润了!”
  “先别考虑那么多,把工程拿下来再说。”

  当天下午,周福山那位远房侄子的施工单位报价每平方米三十二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