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价值,有时是无价的》
第26节

作者: 三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嗯----,”两位副手所言,老王岂能不知?在这么大的利益面前不为所动,他就枉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关总,你们肯定能以低于东华公司百分之七的价格供货?据老许跟我讲,帘子布行业的利润也就百分之十左右,你把百分之七给了我们,你的产品还有利可图吗?”
  “当然,我们现在供应恒源公司帘子布的价格,就比东华公司低百分之五,这跟我刚才承诺的百分之七已经差不了多少。另外,老许说的行业利润百分之十,那是平均利润,这个行业那些技术落后,管理水平差的企业,利润只有百分之五,而那些工艺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利润甚至要超过百分之十五。昌达公司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借鉴了国外的现代管理经验,即使给恒源公司让利百分之七,我们的利润还能达到行业平均值。请王总放心,我绝对不干那种赔本赚吆喝的事。”关云天耐心解释道。

  “关总,如果我们把市场全部给你,加上你们的其他用户,昌达公司有这么大的生产能力吗?到时候要是因为你们供货不及时,耽误了我们的使用,这个风险谁来承担呢?”老王不愧是多年的企业经营者,考虑问题非常周到。
  关云天也是胸有成竹,他端起面前的茶杯呷了一口,“王总考虑事情总是很细,这令人钦佩,不过在约请你见面之前,我们已经做好了扩产的所有准备,包括资金和场地,马上就要开工建设。我们计划在现有基础上,把帘子布的产量扩大一倍。”
  交谈至此,老王对关云天不得不刮目相看了,“哟,要说考虑事情周密,我跟关总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你是不打无准备之仗,在进入市场之前,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先把价格降下来,以价格优势使自己处于竞争的有利位置;在决定扩大市场占有率之前,又事先做好了扩产准备,避免了今后出现手忙脚乱的尴尬。以这样的方式经营企业,在我碰见的企业管理者中,你是第一个。”
  “王总过奖了,要论做企业,在你面前我还是个学生,你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学习。王总,咱们还是回到前面交谈的话题上,你认为老许也能把价格降下来吗?如果他不降价,对于老许的东华公司,你最终打算怎么做?”关云天想让老王当场表态。
  老王以前对关云天根本不了解,只觉得对方是个靠关系做企业的愣头青,通过当晚这番交谈,他对关云天有了充分的认识,认为面前这个年轻人有知识有文化,说话办事有分寸,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机会,是个少见的企业管理者。在恒源公司这个平台,老朋友许建章遇到这么个竞争对手,只能自认倒霉,自求多福了。
  “根据我和老许的关系,要是能降价,他早就降下来了,所以这件事我根本用不着问他。可是关总,即使我们把市场全部给你,也要一步步来,不可能突然之间完全将东华公司拒之门外,毕竟许建章是我多年的老朋友啊!”老王这算答应了关云天的要求。
  “完全应该!这是人之常情,可是总得有个时间限制吧,你们准备一年还是半年向东华公司关上大门?”关云天想得到一张时间表。

  “我们把在东华公司的采购量逐月递减,这个过程,我想怎么也要一年左右吧?”
  “最多一年,拖泥带水对谁都不好。王总,道理明摆着,你们在东华公司少采购一点,生产成本就能降低一点。”关云天再次强调利害关系。
  “关总,道理无需多言,就按你的意思,过渡期一年。”
  针对东华公司的反击,关云天旗开得胜,远在异地的许建章却浑然不知,但在关云天看来,这才仅仅是开始。

  有了在恒源橡胶公司的成功经验,关云天如法炮制,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把许建章的东华公司彻底逐出了富源县的市场,而在富源县的四家用户,占了东华公司百分之六十的销售份额,这对老许的打击可想而知。其实在恒源公司减少进货的第二个月,许建章就跑来找他的老朋友打听原因,老王也没有多说,只是告诉许建章,另外一家供应商把价格降低了百分之七。
  “哪家公司敢以这么低的价格出货?”许建章显然不相信这一事实。
  老王本来不想提及昌达公司,但面对老朋友的质疑,他只能如实相告,“我们本地的昌达公司,人家一开始的价格就比你们便宜百分之五。”
  听到这里,许建章啥都明白了,原来表面上不动声色的昌达公司,已经专门针对自己,悄悄在背地里下手了!可这个昌达公司把价格放得这么低,他们难道只想赔本赚吆喝吗?当着老王的面,许建章自言自语道:“这个价格出货,昌达公司能挣钱吗?”
  “哼----,开始我也怀疑,后来通过了解才知道,你们的平均利润为百分之十,人家即使降价百分之七,也能达到行业的平均利润,你说人家挣不挣钱?”老王解释道。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难道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老许继续怀疑道。
  “老朋友,这话可不能随便说,你怀疑人家偷工减料,你拿不出任何证据,而且昌达公司的产品质量在你们之上。据他们讲,昌达公司的低成本,来自于领先的工艺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嗯----,”老许呻吟片刻,“这倒有可能,不过,他们从我这里抢去的市场份额,以他们的产能,到时候供得上货吗?”
  “建章,咱俩以前不了解这位昌达公司的老板,你我都小看人家了,根据我的观察,那位青年人有知识有文化,办事说话大方得体,考虑事情全面周到,在打算拓展市场之前,昌达公司就做好了扩产的准备,据说新的生产线已经进入调试阶段了。”
  “是吗?这家伙是有备而来呀!”许建章感到吃惊。
  “呃,我就不明白了,你跟他素不相识,虽然对方没明说,我怎么觉得他好像是要故意针对你们东华公司呢?”
  “这......,”个中原因老许心里比谁都清楚,但他做的龌龊事,无论如何当着老王也说不出口,“嗨,谁知道呢。”
  看见老王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也顾不得朋友情谊了,许建章只能在心里暗叹,靠谁也不如靠自己!
  这话还用说吗?即使再好的朋友,也不能用感情绑架利益啊!要是私人之间倒也罢了,毕竟这是两个企业之间的事,虽然都是民营企业,但也不能为了私人关系而牺牲企业的巨大利益呀!这一点,恒源公司总经理老王做的没错。
  看到昌达公司把自己在富源县的市场蚕食殆尽,似乎还没有就此罢休的迹象,许建章慌神了,他也想采用降价销售的方式放手一搏,老王劝他三思后行。

  “怎么,眼睁睁看着昌达公司要置我们于死地,难道我们就这样束手就擒?现在他们把我撵出了富源县的市场,你敢保证他不对我们继续穷追猛打?”许建章似乎要把一腔怨气洒在老王身上。
  “老朋友,我什么也不能跟你保证,看关云天那架势,我也不知道你们之间有多大过节,他好像对你意见很大,谁知道他还对你的其他用户有没有兴趣。”老王道。
  “还是嘛,我要是再不跟进,恐怕其他几家用户也保不住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