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价值,有时是无价的》
第19节

作者: 三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桌上的电话响起铃声,关云天接了起来,“关老师,我是林楠。”

  “哦,林楠老师你好!请问有事吗?”
  “新项目顺利投产了,我们几位老同事趁今天没有课,想去你的公司看看。”
  “看看?哦,来吧。”关云天显得有气无力,无精打采。
  “关老师,你的声音怎么这样?你是不是病了?”林楠警觉起来。
  “病了?哦,没有,你们来就是,欢迎。”
  上午十点半左右,林楠带着几名城关中心小学的老师,推开了关云天办公室的门,除了林楠,其他几位跟关云天也很熟,见面寒暄一通后,关云天招呼大家坐下,他给大家沏茶。
  “刚才在电话里听你说话声音很小,我们怕你病了。”林楠说。
  “没有,因为新产品销售不畅,刚才在为销售的事发愁。”在林楠面前,关云天从不掩饰自己的难处。
  “怎么,新产品销售不畅?不是说咱们本县就有好多用户吗?”关云天提到销售不畅,让林楠也有些诧异。
  “本县确实有十几家大用户,由于没有关系,我虽然几经努力,最终还是无功而返,一家也进不去。”关云天神情沮丧。
  “没想到呀,近在眼前的市场还这么难以开发。呃,关老师,你没找找杨倩老师吗?”林楠提醒道。

  “谁?杨倩?哎哟!你要不提起,我都快把她忘了。”
  “她亲舅是咱们富源县的副县长。”林楠进一步提醒。
  “对呀,我还在学校的时候就听说过,否则她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调回县城。”真是一句话惊醒梦中人,关云天一拍脑门,心情豁然开朗起来。
  “是啊,你离开学校不到半年,杨倩就调回了城里的富源二中。”
  “几位老师,快到午饭时间了,你们难得来我这里,咱们进城,今天我请客,好好招待几位老同事。”

  “关老师,我们就是过来看看你,请客就算了吧。”有位老师推辞道。
  “不能算了,当初在学校时,咱们几个关系最好,我不安心教学,你们也不排斥我,今天来访,说啥也要请你们吃顿饭。时间不早了,咱们走。”关云天不由分说地邀请道。
  “尊敬不如从命,那就去吧。”林楠带头往外走。
  关云天带着八位老师乘坐公司的一辆大型面包车,他要在县城的一家豪华酒店宴请这些曾经的同事。

  一个多小时前还愁眉苦脸的关云天,这会儿突然变得心情敞亮,皆因为林楠提醒他的那句话,关云天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记得在中心小学的最后一年,九月份开学的时候,学校新分来一名年轻女教师,同事们从背后打听到,这名叫杨倩的女同事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中文系,也是因为城里的学校没有编制,才暂时屈就于城关中心小学,据说一旦城里中学有了编制,马上就会调回城里教书。
  接触几次以后,关云天跟杨倩逐渐熟悉了,得知整个城关中心小学只有他们两个本科大学生,尽管杨倩比关云天要小一两岁,他们之间的共同语言也多了起来。
  半年后,关云天去了校办工厂,再过了半年,杨倩果然调进了县城,自那以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联系了。
  尽管觉得有了希望,关云天还是不免犯嘀咕,三年多没跟杨倩联系了,现在这样贸然找她办事,她会给面子吗?
  但除此之外,关云天别无他法,不管结果如何,他觉得都有必要硬着头皮试试。
  第二天上午九点左右,关云天来到富源二中,他猜杨倩一定在语文教研组。上到三楼,跟楼梯口斜对着的办公室,门口挂着一块白底红字的标牌,上面正好写着语文教研组几个字。

  办公室敞着门,里面有六七个人办公,关云天在门上敲了几下,随后走了进去,他问靠近门口的那位正在埋头备课的教师:“老师你好,请问杨倩是在这里吗?”
  “杨倩?以前是在这里,去年调到学校宣教办公室当主任去了。”
  “哦,谢谢!请问宣教办公室在什么地方?”
  “在五楼最东面那间办公室,上楼就能看见,门上有牌子。”
  关云天再次道谢之后上到五楼,朝东望去,果然看见一间门上挂着“宣教办”牌子的办公室,门是关着的,他在门上轻敲了几下,“请进!”屋里传来熟悉的声音。

  关云天推门进去,“杨倩老师,你好!”
  “怎么是你?关......,哦,我该叫你关老师、关大哥、还是关老板,或者关总?”杨倩既惊又喜,起身相迎。
  “随便,我觉得还是叫关大哥吧。杨倩老师,听说你当办公室主任了,为你祝贺!”
  “嗨,学校新成立的机构,目前只有这么一间办公室,上上下下只有我自己一个人。”杨倩道。
  “管他呢,只要行政级别到了就行。”关云天在沙发上坐下来,接过杨倩递过来的茶杯,“听林楠老师说你结婚了,大喜的日子你怎么不告知一声,我们也好讨杯喜酒喝呀!”
  “我觉得大家都挺忙,就没好意思打扰你们。怎么样,你还好吗?”
  “你调走不久,城关中心小学就跟我脱钩了,现在企业也扩大了,我们的新公司就在经济开发区。”
  “哟,是不是企业做大了,不愿让学校管着你,就跟学校分道扬镳了?”
  “不是不是,”关云天连连摆手,“实际情况跟这恰恰相反,我原本只想经营校办工厂,谁知道不知不觉中,就把校园红砖厂做到了全县最大,因为规模扩大了,流动资金需求必然随之增加,由于我们的贷款此前都是学校担保的,戚校长知道我们的贷款达到百万之巨后,把他吓坏了,当时就找到我,不由分说,要马上跟校园工厂脱钩,我只能被动接受。结果,我们付给学校十万块钱作为分手费,工厂资产和所有债务一并归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