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价值,有时是无价的》
第16节

作者: 三尺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两年关云天对人际交往的潜规则早已烂熟于心,跟各种层次的人打交道,他早已游刃有余,这一点也让老常佩服。
  关云天对老常,既有礼仪上的尊重,又有人与人之间难得的真诚,记得老常的孩子去年中考,在临考之前的一个多月,关云天无意之中知道那孩子的数学成绩不好,在那一个多月,他在百忙之中每天晚上抽出一个多小时,去老常家帮助孩子补习数学,最终老常那孩子的中考数学成绩比平时高出近四十分。
  老常对此非常感激,他诚心实意,不止一次地想表达谢意,都被关云天婉言谢绝了。
  “云天,我们乡镇一级的信用社办事处,只有几十万的申报权限,你这五百万的贷款申请,可以在我这儿申报,但所有手续都要拿到县行处理,审批更不用说了。呃,县行里面你有熟人吗?”老常看来也在替关云天想法琢磨。
  “大哥,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入行时间太短,这两年在金融界只跟你有交往。”
  “是啊,这事儿挺棘手。”老常也很发愁。
  “大哥,在你们这一行,我是两眼一抹黑,除了你谁也不认识,你是信用社的老职工,老主任,难道你跟县行的领导没有交往吗?”关云天提醒道。
  “我们之间是上下级关系,当然有交往啦,可是,为你这事求他们,可能不是那么容易啊!”老常很为难。

  关云天既看出了老常的面部表情,又听出他话里有话,“大哥,我就问你一句,如果咱们豁出去了,凭你跟领导们的交情,这事有希望吗?”
  “当然啦,事在人为,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但是我要提醒你,办这样的事,恐怕吃两顿饭喝两顿酒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老常这话意思明确,关云天听得很清楚。
  “好,有你这句话就行,你的意思我完全懂,你觉得怎么办比较好,就按你的思路办。有些事领导们可能不希望外人在场,凡是不需要我到场的,我一概不参与,由你全权办理,我会按你的要求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关云天把话说得比较含蓄,但老常听的很清楚,他知道关云天这是要背水一战,一心想把事情办成。
  “既然如此,那我再提个建议,反正求一回人也不容易,你就别五百万了,干脆申请一千万贷款,免得日后资金不够,或需要流动资金,再去麻烦领导。”老常建议道。
  “多谢大哥提醒,你说得对,反正也是求一回人,那就直接申报一千万。”
  得益于九十年代前期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政策性支持,经过老常的牵线搭桥,关云天付出了一定的经济代价,县农行(当时农信还未分开,信用联社归农业银行代管)的一二把手同意给校园砖厂发放一千万贷款,用于企业的新项目建设。
  对关云天来说,金融机构同意放贷,项目融资才成功了一半,因为接下来寻找担保机构,其难度一点也不亚于寻求金融机构的支持。
  关云天约林楠见面,跟她谈到接下来将要建设的新项目,“关老师,你一出手就是大手笔呀!”林楠感到很惊讶。

  “没办法,形势所迫,与其将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动地被政策叫停,搞得措手不及,不如提前主动出击,寻求新的产业支撑。”
  “好啊,你这是为企业发展做长远打算。”
  “好是好,只是新项目投资比较大,虽然银行同意了我们的贷款请求,担保环节现在还没有着落。”
  “我不太懂这些金融方面的事,你有什么打算或计划?”
  “林楠老师,你能不能回家跟林叔叔说说,我想请他们单位帮们们担保一次。”
  林楠不仅没有推辞,而且答应的比较爽快,“没问题,我回去跟他说说,让他们单位帮忙担保一下。”
  当天下班后,林楠直接回了娘家,“楠楠怎么回家来了。”她母亲问。
  “想你们了,回来看看你们二老,怎么,不欢迎吗?”在父母跟前,林楠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
  “净说这些没用的话,谁不欢迎你了?等着吧,晚饭快好了,等你爸到家就开饭。”

  趁着晚饭的机会,林楠把关云天请求担保的事跟她爸说了,林学明听后微微一笑,他看着女儿,“楠楠,这是关云天跟你说的?”
  林楠点头承认。
  “平时关云天没事都来咱们家串门,现在有事也不来了,知道他为啥不来咱们家亲自跟我说吗?”
  “那还用问,人家不好意思呗。”
  “对咯,他根本不好意思亲自跟我说这件事。楠楠,你知道替人担保是什么意思嘛?你是语文老师,估计也不懂财务金融这些知识,那我告诉你,替人担保,就相当于借钱给他。”林学明解释道。
  “关云天也没说跟你们单位借钱呀!”林楠不解其意。
  “看来我得进一步跟你解释。为什么说替人担保相当于借钱给他,因为银行有规定,假设贷款人违约,担保人就有义务替他向银行归还贷款本息,你说是不是相当于把钱借给他?而且他还没有偿还能力。”
  “爸,你这种假设太不着边际了,属于无中生有,你怎么就知道人家还不了银行贷款?”
  “我不是说关云天一定会违约,我是说有这种可能。”
  “林厂长,你不是经验丰富吗?那我问你,在银行的一百次贷款中,平均发生几次像你说的那种违约情况?”林楠显然不赞同老父亲的观点,她想找理由驳斥。

  “这个----,我可说不清楚,我想应该不多吧,要是违约情况时有发生,银行的业务就没法开展了。”
  “还是嘛!你咋就对关云天那么不放心?好像人家将来肯定违约似的。”
  “先把他将来是否违约放到一边,楠楠,我还没问你,关云天申请这么大一笔贷款,他要干什么?”
  “他想转产轮胎用的帘子布。”
  “他们在红砖行业不是做到了全县最好吗?放着挣钱的事情不做,怎么突然想起来转产?”林学明也很不理解。“要是换做其他砖厂的老板,烧砖是个来钱快,又不赊账的行业,死心塌地烧一辈子砖就很好,但关云天不这么认为,有句话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关云天是大学毕业生,他看问题跟那些土包子不一样,上次有人举报他们破坏土地资源,他就有所考虑了,前段时间他听说对于大量消耗优质黏土的红砖行业,政策性风险很大,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政府叫停,这给了他更大的震动,他果断决定转产。”林楠解释道。

  “制砖行业就这样放弃了?”
  “在政策没有叫停之前,该怎么做还怎么做,直到政策叫停。这期间,他想把帘子布这一块抓紧时间做起来。”
  “这还差不多。不过制砖行业的确涉及土地资源,这种跟政策有关的项目和企业,风险随时存在,哪天政策发生转向或收紧,上面只需一纸红头文件,有些企业就得关门。当初我从政府机关出来,供我选择的除了面粉厂,还有化肥厂,那时化肥厂的规模和实力都比面粉厂强得多,我就是考虑到化肥行业也跟政策有关,而面粉却是老百姓一日三餐的必需品,政策再怎么变,也不能不让人吃饭。幸好当时没有选择去化肥厂,否则随着前两年化肥厂的倒闭,我现在可能也处于半退休的闲职状态。”老林为自己当初的正确选择而自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