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者是客,不会存心毒死你的呀~”
不知道是因为小哥哥特别好骗,还是因为大哥哥超级配合,齐遇的心情,就像初秋的清晨一样清新,像布里斯班的太阳一样灿烂。
“我来抓抓重点,不会存心毒死的意思,是不是说,还存在这样的一种可能,在一个你并不存心情况,我还是被毒死了?”宦享笑着接过齐遇递给他的早餐。
“聪明,就是这么个逻辑。”齐遇用两个大拇指给宦享手动点赞,又接着俏皮地问:“我做的黑暗料理,总会在不经意间把人给毒死的哦,敢吃吗?”
“在美味中死去,也是一种不错的死法,谢谢你,让我死得其所。”宦享吃了一口法式面包,用空闲的那只手,回给齐遇一个赞。
“诶呀呀,小哥哥,你很识货呀~”齐遇的心情越来越好,却又不知道自己是在开心什么。
她还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感觉自己和隔壁差不多家的小哥哥从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很熟了。
有聊不完的天,说不完的话。
话题多到根本就不知道会从哪里开始,又在哪里结束。
就早上才这么一会儿的功夫,两个人的内容,就已包括但并不限于奥运会、抑郁症、安徒生、诺贝尔奖、爱因斯坦、尼尔斯·玻尔及其子、马术、冬季运动、【齐家铁铺】、【享誉国际】、【本色信仰】、宦爷爷。
诺大的一个世界,都在小遇遇和大哥哥聊天的范围之内。
和一个并不算太熟的人,有一辈子都说不完的话的感觉,很是新奇。
世界那么大,可以聊到老。
齐遇得出了一个结论,宦享大哥哥——学识渊博,又好骗;思维严谨,又幽默——是一个怪·会聊天的·人。
宦享是哥本哈根大学的物理和天文学双料博士。
高智商,高情商,高颜值的三高人士。
在十八岁之前,念书,是宦享的唯一爱好。
就是那种,一到上学的年纪,就门门都是a+的别人家的小孩。
宦爷爷因为偏爱宦琛北,连带着也比较偏爱宦享这个年纪最小的孙子。
宦享还在念高中,宦爷爷就许诺,如果宦享能考上哥本哈根大学举世闻名的物理系,就送一辆最好的车子给他。
不仅如此爱屋及乌的宦爷爷还在宦氏的继任计划里面列明,第一个在哥本哈根大学全球排名前十的专业成为教授的孙辈,可以获得宦氏出版集团的继承权。
名额唯一,先到先得。
宦爷爷有一个非常庞大宦氏继任计划,是将近二十个人的律师、精算师、会计师、理财师、规划师组成的专业团队,花了四年的时间制定的。
这个庞大的继任计划,内容放到一起,足足有六千页之多。
继任计划,囊括的内容之多,那些不想继承宦氏的某一个产业,也没有想要从家族信托基金里面拿到额外的奖励,只想安安稳稳过一世富贵生活的宦氏子孙们,根本就连看都懒得看一眼。
只要不犯法,不被剥夺人生自由,每年安安心心地等着家族信托基金的“保底分红”,怎么都超过一个普通白领年收入的十倍。
大富大贵是不太可能,是小富即安,绝对是躺着睡觉就可以实现的。
对于那些并不满足于“基本生活保障”
自认为是家族里面比较优秀的子孙,想要有一番大作为,继承宦氏的主要产业;或者想要在家族信托基金里面,拿到比同辈的人更多的百分点,就必须要把继任计划研究透彻。
出生在一个大家族里面,如果想要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就要付出比一般人多得多的努力。
小家小户的长辈留下一个小房子,后辈们都有可能争得头破血流。
继任计划对于宦氏这样的大家族来说,就更是一件能够影响家族存亡的大事。
在六千页的继任计划制定出来之后,宦爷爷聘请了两个相互独立的律师团,来审核继任资格的达成。
如果达成了,就可有继承。
如果没有办法达成,那么就会根据没有达成的条款。
要么继续交由家族信托基金管理。
要么换成其他能够达成条件的家族成员来继承。
宦氏出版的继任计划里面,并不是只有宦享一个人,而是囊括宦爷爷的五个孙子。
继任的条件都是一样的,第一哥本哈根大学、第二全球排名前十的专业、第三成为教授。
谁先同时达成这三个条件,宦氏出版集团就是谁的。
乍一看,五个孙子获得宦氏出版的条件都一样,算得上一碗水端平。
事实却和公平这两个字风马牛不相及。
宦氏出版继任计划出炉的那一年,宦享是一个刚刚表现出在物理和天文学方面兴趣和天赋的十六岁少年。
和宦享“公平”竞争的,同辈里面“最年轻”的四个堂哥,都已经是三十甚至四十岁的大叔了。
哥本哈根大学是北欧最好的学校,宦享念的物理和天文学,是哥本哈根大学最古老和专业,妥妥的排名全球排名前十。
以宦享十八岁之前,什么也不做,一心就只知道学习的性子来说。
宦老爷子拟定的宦氏出版继任条件,几乎就等于是要把宦氏出版送给宦享。
和宦琛北继任宦氏糖业的条件一样,算得上是量身打造。
宦爷爷的这个安排,摆明了就是要让只热衷学习这一件事情的宦享,安安稳稳地在学校把书年穿,把研究做尽,顺便把宦氏出版给继承了。
明明就是偏心到极致,还非要做出一副公平公正的样子。
所谓一视同仁的条件,对于最小都已经三十岁了的宦享堂哥们,根本就没有任何公平可言。
四个大叔级的堂哥,无一不是本科毕业之后就没有再继续念书的。
本科学的还都是管理类的商学院专业。
宦爷爷的孙辈,还没有谁是已经独立掌管一个产业的。
出版业对于宦氏来说,不算是一个很大的产业,更不是宦氏糖业那样的支柱产业,但每年的利润,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出版业在国内,多多少少有点夕阳产业的意思。
但是在北欧,这仍然是最为专业的行业之一。
喜欢奢侈品的人多半都会了解,国内的奢侈品,要比欧洲的贵很多。
但如果要论价格的差距的话,欧美的书籍,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一本国内翻译或者原文再版后几十块钱的教科书,欧洲原版的价格,很有可能是几百欧元。
一年的教材和资料买下来,几千欧就没有了,并不是什么太过罕见的事情。
日期:2019-09-13 09:02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