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风流——我那青春年少的日子(70后经典成长史)》
第1节

作者: 海上龙王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一章 出生光荣史
  我是1970年6月15日出生在东北三省的最北面,跟苏联老大哥是邻居的黑龙江省,黑龙江省也许现在年轻的小朋友都不知道在哪?在清朝的时候就是非常著名的流放地.很多犯了错的达官贵族,朝廷大员,名人志士都被流放到这个广阔的黑土地上。在清朝的时候却跟青海,西藏齐名,但我要告诉你,这里可是未开垦的处丨女丨地,这里有百年千年的苍天大树,有煤矿,有鹿茸有灵芝也有东北虎。省会哈尔滨我想大家应该知道,全国著名的冰城,想看冰雕看鹅毛大雪,就来哈尔滨吧!可我并不是出生在冰城哈尔滨,但是我的出生地那可是相当相当的著名了,震惊全国震惊全世界,您说厉害不厉害。

  我就是出生在那个年代,那个不大点的地方却是全国上上下下,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上至党中央政府毛主席周总理,下至平民老百姓叫花子,没有人不知道的大庆油田。一说起大庆油田的人,在那阶级斗争不断的年代,我靠,那就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
  在那个红旗飘飘的年代,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口号喊的震天响,就是跺起脚来地球也要抖三抖,工人的力量大无穷啊!后来听我妈讲,我妈四十岁生的我.我就是我们老杨家第七个孩子,生我的时候我妈还在生产大队上班挣工分,用我妈的话讲,生孩子就象老母鸡下蛋一样痛快,可我在我妈肚子里已经超过了生产的月份,可我死活就是不出来。

  我老爸就指着我妈的肚子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不简单,一定是个人才。6月15日下午快要下班的时候,我妈是被大家抬到卫生所的,我妈疼得受不了,说这孩子会要了她的命。年轻的女医生说是难产,洞口都开了六指,孩子的屁股朝下就是下不来,马上向指挥部要车,必须送大庆油田总医院。你说说我妈挺着大肚子还要干活干工作,多不容易啊!那个年代的人真是太淳朴.

  我老爸从指挥部里骑着自行车急忙忙地来到了卫生所,一听到难产,气就不打一处来“放你奶奶的臭屁,我老婆都生了六个啦,能是难产,你生没生过孩子,你没有生过孩子别瞎胡说,还要送大医院,你不知道这里离大医院有多远吗?等送到大医院都颠簸死了,我看你就是没有安好心......”
  气得年轻的女医生眼泪都掉出来,卫生所的张所长过来对我老爸解释了一通“最怕的是你老婆大出血,咱们卫生所条件有限,根本就处理不了,现在指挥部的调度已经把车派过来,还是赶紧送大医院吧!不能再耽误了”
  我老爸听这么一说,只好这么办了,在大家的帮助下把我妈平放到解放牌汽车的后槽子里,我妈的几个好姐妹也上了车,我老爸就坐在我妈身旁,紧紧地握住我妈的手。
  说实话我妈长得漂亮,典型的山东姑娘,浓眉大眼圆脸庞。我老爸确实长得不敢让人恭维,个头高大魁梧,猪腰子脸上长着一对老鼠般的小眼睛,滴溜溜乱转,如果偏要找我老爸的优点,那就是我老爸牙齿白,嘴唇薄,嘴型非常的性感,能说会道,还写了一手好字,也是这一点把我妈给骗到手的。
  闲言碎语咱不说,话说我妈被送进产房,大家和我爸在门口焦急的等待着,也听不见我妈的喊叫声,产房里一点动静也没有。我老爸这个急呀!恨不得他自己闯进去帮我妈接生,来回的在产房门口前走过来,走过去,就好像一只没有头的苍蝇,时间一点点的过去。
  哇,哇的几声响遍了整个产房,声音之洪亮,嗓门之大,并不亚于一声惊雷,让我老爸在门口听了,心都忽悠忽悠的。
  一个小护士从里面走出来。我老爸赶紧走向前问道“怎么样?”
  “是个男孩,母子平安,你放心吧!”
  我老爸看了一眼走过去的小护士,我老爸心里嘀咕了一下,怎么又是一个臭男孩,看样子他这辈子就没有女儿的命了,但我老爸还是非常的高兴,好家伙老杨家的杨七郎又来到人世间了。

  我长大成人以后,还搂过我老爸的脖子问过他老人家,为什么那时候越穷越生,生了那么一大堆,您老人家累不累呀!我们老杨家哥七个当中,只有我敢对我老爸这么没大没小的,我老爸看了我一眼说道:待着没事干呗,不生孩子玩,那还能干什么?我顿时昏厥。
  是啊!那个岁月物资贫乏,精神也贫乏,除了八大样板戏外,还有什么好干得好玩的,要吃得没有吃的,要喝得没有喝的,要穿得没有穿的,一个月就是我老爸那几张大白边,养活着我们一大家子的人,那个年代一切都要凭证,凭票买东西,好在我大哥,二哥响应党的号召党的政策,上山下乡去了北安农场,修理地球去了。
  我妈因为是侧切,切开的地方还缝了两针,所以我就在医院住了几天。那时,出生的婴儿都放在婴儿室,每个婴儿的被子上都有号码,是怕护士把孩子抱错。
  我妈出院抱着我回到家里。1970年的大庆还是荒原一片,我家住得是用草和泥盖起来的干打垒房子,进屋就是一个连通的土炕,也就是我家的大屋,吃喝拉撒都在这里,往里就是我爸妈睡觉的小屋。我当然是跟他们住在一起。我就是家中的宝中宝,我六哥比我大两岁,睡觉前跟我一起抢我妈依然丰满的丨乳丨房。
  我听我妈说:我六哥吃完他那边的,就抢我这边的丨乳丨头,我妈不让他吃,我六哥就用手打我的脑袋。我现在还寻思着,我上学时学习不好就是我六哥给打的,不知道吗?婴儿脑顶上一呼一闪的气门是不能打的,打坏了就变成傻子。

  我老爸特喜欢我,说我得到了他的真传,将来各种各样的女人都会甘心拜倒我的跨下。三四岁的我还是不懂,好像我将来真得具有一统天下的本领,一杆银枪在手,打遍天下无敌手,老杨家可能真得要出英雄好汉了。
  第二章村中宝中宝
  我四岁的时候,我才渐渐的记事,我们这个村里没有村长。我们大庆油田这个村,那个屯的,就是一名称,其实就是大庆油田临时性建的村庄,只要离工作的地方近,就可以建村庄,就可以建生产队。
  不管什么老婆,家属,孩子,什么大姑娘,小伙子,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只要大庆有亲戚的都可以来到这里扎根落户。那时候的大庆油田正是开发建设期,也缺人员,当时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吃的不行,住的不行,苦不苦只有六十年代大会战的人才有发言权。
  荒原上多的是未开垦的黑土地,开垦了就可以种粮食,种苞米,种土豆,种白菜,自给自足,丰衣足食,自己解决吃饭的问题。我爸是油田工人,每个月都有几大毛的工资和每个月供应的42斤粮食,一斤豆油,布票和肉票。我妈是家属,一个月也有32斤粮食,在生产队里干活挣工分,生活真是个紧巴巴的,我妈说我的那几个哥哥都挨过饿,挨过冻,到了生出我以后生活才好一点点。

  我妈是1963年带着我三个哥哥奔着我老爸来到大庆油田的,之前和我老爸结婚就在山东老家的农村,在农村生了我大哥,二哥,三哥,别看我老爸长的不怎么样,但我老爸当时是玉门油田的石油工人,在山东老家就把漂亮的我妈给拿下了,我妈可是村子里数得上的美女。
  我妈后来告诉我,她能看得上我老爸是因为我老爸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后来随着发现大庆油田,60年我老爸从玉门油田来到大庆大会战,战天,战地,战草原,不怕苦,不怕累,头顶苍天,脚踩大地,誓把石油打出来的精神,铁人精神,大庆人的精神,感动了多少热血青年,那一代人是奉献的一代,是最无私的一代。
  这个村里的人都是我爸我妈的同事和战友,都是一个指挥部的工人家属,其实当时大庆的指挥部有很多,什么钻探指挥部,什么供应指挥部,什么几厂几厂指挥部......他们这些人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各市县的人都有,汇集了各个地方的方言,真是五花八门,就象一个大杂烩,但都是为了给国家为了给祖国多打石油而努力的工作着。

  我们大庆油田这个村庄跟东北的农村屯子不一样,我们是一个典型的共产主义社会初级村庄,村里有卫生所,托儿所,派出所,有商店,菜店,粮店,有小学,中学,有电影院,邮局,有澡堂子,还有果园,猪场,水房,除了买吃的穿的花钱外,剩下的都不要钱。我就是在这个环境中长大的,我家也从原来的干打垒房搬进了敞亮的大砖房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