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万民的道统》
第60节

作者: 北城司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姑娘用手指沾了几滴茶水,又在桌面上写下了一个“可”字。李来亨不禁一笑,阿辞不能说话,但她写出这么一个“可”字的时候,自己却仿佛可以听到她娇憨又清脆的嗓音来。
  李来亨听到营房外传来的嘈杂声,他听出其中有高一功说话的声音,知道时间已经差不多了,便嘱咐李长庆,“庆叔,你将阿辞带去老营那边……庆叔,你年事已高,我想干脆和高大哥说一声,让你也到老营去,你觉得怎么样?”
  李长庆岁数约有四五十,说老也算是老人了,但不说老,似乎跟队打仗问题也不大。但李来亨觉得与自己血缘上有关系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很少了,庆叔若折在战场上,他可就真的是孤家寡人了。所以李来亨才想着,能不能劝说庆叔,让他到老营谋个差事做。
  但庆叔却很不满意,他自觉过去在米脂,自己也受过李来亨比较严格的训练,又具备一定战场经验。而且他又觉得,自己有责任在战场上设法照看着李来亨——若真有什么事情,李长庆也是做好了不顾性命、保护李来亨的打算。

  “我还没多大年纪呢,少爷就把我当成一把不中用的老骨头了吗?破船还有三斤钉,我看就算是真是一把老骨头,我再打个十年八年的仗,也不成什么问题。”
  “哈,庆叔老当益壮!管队的,咱们就带上庆叔一起打打山阳县呗!”李长庆话音未落,郝摇旗便过来插了一嘴。今天郝摇旗披挂上了新的甲衣,那是件之前从袁宗第那里领来的布面甲,甲衣边缘是红色,底色则是深蓝色。他走路姿势龙行虎步,大摇大摆的,没走两步,便听得罩衣下镶嵌的甲片哗啦啦作响。
  “嘿,你不多嘴,没人把你当哑巴。”李来亨对郝摇旗的聒噪十分无奈,对于庆叔的请战,他也能够理解。以他对李长庆的了解,知道自己再多说也无益了,“虽然商州大部分的官军都在军岭川被闯营歼灭了,但这次要打的毕竟是个县城。”
  “此前闯营攻打竹溪县,是刘将爷和我义父,亲自带三四百人动手的。这次只有我跟高一功大哥出兵,兵力又不足二百,虽然后续有义父支援,但战局可能也会比较困难。庆叔既然做好决定,我就不再多话了,总之战场上咱们各自都要小心。”
  “好了,庆叔你先带阿辞去老营那边吧。”李来亨交代一番心里话后,便让庆叔将阿辞带走。他看着幼辞白皙到几点血管的小脸蛋,伸出手掐住阿辞的右边脸颊,捏了捏,说道,“阿辞,我们要走了,你也一切照顾好自己。闯营只收留能做事的人,知道吗?既要勤快些,也不要乱干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

  阿辞张开薄薄的嘴唇,似乎想说什么,但最后还是只发出了“呜啊”的两声。她说不出话来,情绪变得低落了一些,默默点了点头,又将桌上一件崭新的布面甲双手用双手捧起来,凑近李来亨,给他披挂到身上。
  李来亨也是第一次穿着甲衣,布面下坚实又冰冷的甲叶,让他心情渐渐冷静了下来,淡淡的忧思被升腾的斗志所取代。
  他把虎头腰刀挂到腰间,右手按住刀柄,左手从庆叔那里接过一顶红缨毡笠帽——小虎队虽然从袁宗第那里领到了不少布面甲,但头盔还是稀缺物资,暂时便用毡笠帽代替着了。李来亨很喜欢这种类似宋军范阳帽形制的帽子,戴起来之后,颇有几分豹子头林冲风雪山神庙的意象。
  营房的柴门这时被高一功推开了,他只披挂了半件布面甲,外面又套了一件蓝色的罩衣,手上抱着一顶铁盔,走了进来。
  “小老虎,都准备妥当了吧?大兵即将出城,咱们这场头阵,一顶要打得漂亮!”
  李来亨将毡笠帽戴到头顶,把帽绳系紧在下巴上后。便走近高一功,将左手搭在他的肩膀上,说道:“粮草、兵马都已准备就绪,就等高大哥你一声令下了!”
  高一功也是斗志昂扬、战意澎湃,他哈哈笑道:“你我都是管队,并无上下之分,大家多多商量便可。”

  李来亨也笑了两声,他在闯营的地位上升不少。这次出兵扫荡山阳县,李自成没有让高一功总握军机,显然是已经默认了李来亨在闯营中的地位,至少不低于李自成的妻弟高一功了。
  山阳县县城规模不大,成化十二年商县丰阳巡检司才改设为山阳县,历史不算悠久。也因此,城内的建筑并不多,官私室庐和文庙斋庑堂室规模都很小,只有大成殿和县衙衙门看起来比较堂皇一些。
  城中绅民早早就听说了官军在军岭川大败的消息,县境内的土寇也趁机蜂拥而起,袭击行人商旅,搞得全城人心惶惶。
  不得已,城内的绅民们便共推生员叶平章为绅民代表。托他带上一份厚礼,上衙门拜会县令、教谕、守备等要人,也去打听打听,县衙里头,对现在山阳县的局面有何方略——若知县毫无办法的话,就只能让良绅们自己出钱出力,组织乡勇,弹压土寇了。
  叶平章年约三十,体格欣长。他有秀才功名在身,家资丰厚,又同本县的教谕张万道有师生之谊,自然被推为士绅领袖。
  叶平章还带着四五个仆从,他们人人手提肩扛,以犒劳为名,给县衙带来了一批酒、帛厚礼。衙门外的几名衙役,见到大名鼎鼎的叶老爷,又看他带来这么多礼物,便问都没问一句,就给叶平章让开道,恭迎他进了衙门。
  所谓“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叶老爷家财雄厚,自然出入衙门如在自家庭院一般了。他进了大堂,先拱拱手,而后就吩咐仆从们将礼物都抬了进来。
  “县君、老师、张将军,”叶平章对大堂内高坐着的三人行了个礼,然后就先对着自己的老师本县教谕张万道,说道,“老师,官军在军岭川大败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今流寇横行,县中绅民议论纷纷,一些无赖之徒蓄意作乱,学生百计筹措,几乎不能禁止。衙门里可有什么考量吗?”
  张教谕看着年纪比叶平章大上许多,他原是河南的举人,只因仕途不顺,才落到了这个穷乡僻壤的小县做教谕。好在他的门生叶平章在本县势力很大,张教谕也就纯当自己提前致仕养老了,因此他的处事风格,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嗯……我们恰巧就在商议此事。依我来看,流寇不过是同崇祯八年、九年时一样,过境而已。只要紧守县垣,不数日,贼寇自然退去。”
  山阳县教谕张万道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宗旨,他援引四年前义军在商州活动时的经验教训,认为只要守住城池,流寇在乡野打粮后,自然会退兵而去。
  “崇祯八年,数十万流寇自中州回陕,途经商洛。咱们山阳县闭城固守,流寇仅攻一日就自行退去了,洛南县却开城击敌,结果被流寇报复,县民死难何止千万啊。”张教谕仕途早已无望,所以他一心只想维持现状,不想多惹是非。
  但知县王之遵正值春秋鼎盛之时,他到任山阳县后,就积极奉行崇祯皇帝的上谕,拼命追缴本县历年拖欠的钱粮赋税,催科追比、急于星火。王知县精明强干,手腕高明,在追比钱粮的过程里,和占有山阳县多数土地和佃农的士绅们结下了很深矛盾。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