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没来得及往下想,就看见从远处过来一个男青年,那男青年朝她招着手叫着:‘晓文妹妹,你好啊!……’
郑晓文忽然听到了母亲的声音:“妮妮,你站那儿发什么愣呀!”
郑晓文赶快回神儿:嗯?做梦了?不会吧?咳,平时自己就是会愣神儿做梦,没什么稀罕的,不过,都是没记住!她把这个梦境忘干净了。
叮咚……郑家的门铃响了,郑晓文转身朝大门走去……
今天一大早,杨依林睡意全无,他吃罢早饭,从衣柜里拿出一件夹克衫,又拿出一件白衬衣,他脸上透着美滋滋地表情穿戴整齐,站在穿衣镜前,上看下看,左照右照,感觉整体形象还算可以,就准备出门去郑晓文家帮忙摘石榴。
他去郑家心切,到厅里一看挂钟,呀,现在去她家也太早了吧,说不定晓文还没有起床呢。
嗯?郑老师怎么变成晓文了?咳,这事儿普天下只有你一个人心里明白!
他再看看挂钟,哎呀,真急人,今天这表怎么走得这么慢啊!
他又看一下手表,咦呀,这手表和挂钟走的是一个时间!
他心里急得烦得搓搓双手来回走走,又到穿衣镜前往头上看看,用指尖轻轻理一下头发,再往脸上看看,身上看看,看看脚上的鞋,又去一看挂钟,哈哈,行啦,行啦,出发!
他心里高兴着,提起昨天准备好的两兜水果,下楼蹬上自行车,迎着金风的清凉爽气,怀揣着心事,过大街穿小巷,来到了私塾胡同西口。
杨依林往私塾胡同街里一看:哟,正如秦梓曦所说,名字叫胡同,其实也不窄!
嗯,听晓文说,以前这条街上往旁边拐弯,有个私塾胡同,因为私塾老房子年代久远破旧,给拆了。为纪念这个私塾,就把这条街改成了私塾胡同。
他再往街道两边看看:哇,这条小街两边全是混砖到顶、小瓦起脊古式高房子啊!
他看看手表,见时间尚早,便下来自行车向里走着往两边观赏着。
他见隔不多远就有一个和房子一样高的门楼儿,每个门楼儿前都有台阶,台阶两边都有门台,可能是这条小街上的建筑年代太久远,墙上的砖、门台和台阶上的砖都有些陈旧。
他再往小街的远处看看,看到街道两边的两溜儿青砖高房子,配着街道两边的青砖门台直伸向前,如此房景、街景,看得他忍不住心里喊道:啊!真是好古雅好美观啊!
他看着眼前的稀见景象,他走在这、赏在这古老的建筑群围间,只觉得自已已经通过时间隧道进入清代、甚至是明代了……
杨依林正往前走着、看着、享受着私塾胡同这古美的氛围,忽然,眼前有些开阔,见北边一截青砖院墙上,垂着一枝一枝结得很密的石榴、挂着一串一串结得很稠的红枣,他心中一亮:哦,到晓文家了!
他在门台旁边放好自行车,抬头看看高大的、上方装饰着雕木华彩的门楼儿,再看看关闭着的大门和旁边的门铃,他心里有点慌乱。
他定定神,走上青石台阶,站在门楼儿里抬手整整衣服,才伸手按了门铃。
郑家的门铃刚响,杨依林在门外就听到了院内急促的脚步声离大门越来越近……
郑家的大门是郑晓文开的,在大门开开的那个瞬间里,杨依林发现郑晓文的眼睛里是一亮?是一惊讶?或是一惊喜?时间太短,他没有辨别清楚。不过,他的眼力真是不错,郑晓文正是这些心情搅在一起,不自觉地通过心灵窗口传出来的。
试想,一个没有男朋友的女孩子,她一旦遇上一个长相帅美,并且对她又非常好的青年男子,她心里会有什么想法?
郑晓文也不例外,她和所有女孩子的心理一样,他早就对杨依林产生了混混的那种特殊感情了!
今天的此刻,杨依林帮忙摘石榴来得这么早,郑晓文似乎都很懂他心里在想什么。
郑晓文开大门猛看到杨依林那一眼,她那个刹那间的惊喜过后,又看到杨依林年轻的阳刚之美,她混混的情感心轮,禁不住又一次地转动了一下,她的脸立时有些发热,她赶快遮掩,说:“过来了,你的自行车呢?把车搬进来吧。”
杨依林下去大门台阶,把自行车搬进了大门槛里边的大门道儿,郑晓文这才注意看见了那两兜橘子、苹果,她说:“你来家帮忙摘石榴,就够麻烦你了,你还拿水果干什么。”
“这水果是给叔叔、给阿姨拿的。昨天中午我去菜市场,那里的鱼不是很新鲜,我没买。”杨依林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郑晓文张张嘴,她没有说出话。杨依林跟着她走过对着大门道儿的影壁墙,往左边一拐来到了院中。
郑晓文把杨依林拿的水果放到东厢房,从东厢房搬出来两把椅子轻声说:“这会儿还不到八点呢,你先歇会儿,等他们都来了咱们再摘石榴。
杨依林看到母亲从上房过来了,他一看像是郑晓文的妈妈,忙起身恭敬地叫着:“阿姨。”
母亲看看女儿,郑晓文说:“妈妈,他叫杨依林,是我同事,是来帮家里摘石榴的。”
“哦,好,好,你们说话吧。”母亲说。
母亲往东厢房走着心里想着:整天发愁妮妮找不到男朋友,看这个孩子长得,配妮妮绰绰有余……
嗯?是妮妮刚说的那个梦起作用应验了?咳,哪能信这个呀,什么情况都还不知道呢,别胡想了,妮妮爸爸今天不在家,我得赶快买菜去,中午还得给孩子们做饭呢。
母亲心里想着,到东厢房看见了杨依林拿的水果:哟,这孩子把这儿当亲戚走啊!她没再多想,拿了菜篮到院中又看看杨依林,点头微笑笑做为招呼,心情愉悦地出了大门。
杨依林环顾着郑家这个四合房大院子说:“郑老师,我才听说广德路这片地方要旧城改造拆迁了,是真的吗?”
“是真的,上星期我妈妈就说私塾胡同也测量过了。在这里住时间长了,猛听到拆迁,心里挺不是滋味的。”郑晓文说。
杨依林思索了一下说:“你这么一说,我还真得仔细看看这古老的四合院呢,这么好的古建筑要是真的拆了,再想看可就很难看到了。”他说着起身在院里走着看着。
郑晓文看苏晨、秦梓曦还没有来,她说:“他们来可能就到八点多了,咱们到书房里坐吧,书房里有很多书,你也可以顺便翻翻看看嘛。”
郑晓文到邻私塾胡同的南屋房正门,上去门台正要拉铁插销开门,杨依林赶紧阻止说:“哎,别开,别开,让我看看!”
郑晓文笑了说:“你又看到什么稀罕物了?”
“哎?听你说这话的语气,是把我当成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亲戚,第一次进了这名门望族郑氏府了吧?”杨依林忍着笑说。
郑晓文听到这话,她就笑了。
杨依林见郑晓文停了笑,他才又说“我是想看看这屋门上的装备和大门上的一样不一样,明白了吧。”
郑晓文赶快抬手指着说:“你看,这门上的装备和大门上的一样,只是型号小了些。你这么稀罕古建筑,你再看看这四合院,四所房子上的四个门两两相对,门前都有台阶、台阶两边都有门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