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子和官家小姐真的就没有门第之见吗?你以为看小说啊》
第49节作者:
问情 “江海宁,I服了YOU!我在感谢你对我过高的夸奖的同时,更为你对侠义的理解,对武道所蕴藏的深刻含义的领悟而感动地痛哭流涕!”
这时,许正扬被辣椒辣地流下了眼泪,他拿餐巾纸擦着。
“许正扬,不至于吧!不会是被辣椒辣着眼了吧!”江海宁立刻发现了许正扬的借题发挥。
“怎么,我这么精湛的演技你也看得出来?纯属巧合,纯属巧合!”
“许正扬,你说话可真有意思!”江海宁乐地前仰后合。
在回来的路上,许正扬与江海宁饶有兴趣地接着刚才的话题谈起了对武侠的理解和认识。
许正扬认为时下流行的武侠小说的作者大都是香港作家,最为有名的有金庸、梁羽生、古龙、卧龙生、温瑞安、黄易。其中,他最为推崇的是金庸的小说,其代表作是《射雕英雄传》系列,以至于他差一点把其当做真正的历史。金庸其有容乃大的浩瀚博学及对语言熟练而精准的驾驭能力,让他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中华武侠第一人。
“哎?江海宁,你与金庸金大侠是不是也有渊源啊?”许 正扬忽然问道。
“啊?”沉静在聆听许正扬饱含热情地抒发对金庸极是崇拜之中的江海宁,听见许正扬突然问她这么一个问题有些奇怪了。“许正扬,你这话从何来啊?”
“金庸是笔名,他的真名叫查良镛,是浙江海宁人,你叫江海宁,让人听起来自然而然地觉得有联系了!”原来许正扬在江海宁的名字上受到了启发。
江海宁哧哧一笑。“许正扬,来时我不是已给你讲过了嘛,我爸和我妈是在浙江海宁认识的,为了纪念他们的有缘千里来相会,在我出生后,就给我取了江海宁这个名字,刚好我们江家在我这一辈是海字辈,于是就顺理成章了。”
“那你哥哥江大林为何没有遵循‘海’字排辈啊?”
许正扬认为江海宁这么优秀,她的这位大哥也必也定有不同寻常之处。
“你说我哥啊,他这个人自小志向远大。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嫌我爸给他取的‘江海林’的名字不够大气响亮。于是,更名为江大林,他要成为像斯大林一样经天纬地的人物。今年他刚刚考上了平都航空航天大学,他是我们江氏家族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我们都为之骄傲呢!”
“平都航空航天大学?我舅舅也在平都的航天工业总公司上班哩!”
一说起航空航天,许正扬就觉得特别亲切,因为舅舅杨肇光已经在平都的航空航天部门工作了将近三十多年,姥姥经常以舅舅做为榜样,激励他好好学习,将来也靠自己的本事到大城市里工作和生活。
“是吗!你舅舅可真有本事,外甥随舅舅,许正扬,说不定几年后,你真的像你舅舅那样,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呢!”
“谢谢你江海宁的抬举,但愿梦想成真吧!”
许正扬觉得江海宁说的也就是一句恭维之词,将来他能够进入大城市工作与生活,就现在看来是多么地不现实啊!
“许正扬,我发现你是缺乏一些自信心。要知道,自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对目前这个阶段的我们是很重要的,它就像一鼓作气的‘气’一样,在为我们的努力奋斗呐喊助威。除了别人给你鼓励之外,你也得为自己加油啊!”江海宁鼓励许正扬。
“江海宁,我永远不会忘记你这个超脱于城乡差别的布衣之交。希望以后有可能,我们能在一起共事,我当以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一路上,许正扬和江海宁东扯葫芦西扯瓢地聊着天,不知不觉间长途车驶入延城县城。
“到家了!”江海宁伸了一下懒腰。“许正扬,记住,到了汽车站,最好咱两个各走各的,省的碰见熟人,说一些没有用的话解释。”
“行,你先下车,我后下车,你直往南,我上西,岔开走,这样就没事了!”许正扬出主意。
“好!”江海宁答应着。
下车后,许正扬目送江海宁骑上自行车西去了,他是多么希望跟江海宁骑一辆车回校啊!但那样,会引起比带着辛艳雯还要轰动的事件来,还是自己慢慢地走着回去吧!
现在的许正扬心里特别的舒畅。因为通过这次省城买书之行,许正扬认为自己加深了对江海宁的了解。经过推心置腹的谈心,他们已经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江海宁回到家,一进门就大喊着,“妈,我回来了!”
母亲王素云穿上了外衣正要出门,见女儿回来了。
“宁宁,饿了吧,碗橱里有中午炒的菜,盛出了一些,我有个手术,特急,得回医院,你自己热热菜,下点面条吧!”
“行,没问题!老妈,再见!”
江海宁微笑着把母亲送出了门,然后把防盗门关上。
江海宁的母亲王素云是县人民医院内科室主任兼主刀大夫,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特急的手术,有时候下班回到家,吃着饭或者睡着觉,接到电话,立马就得回医院。父亲江奉国更是很少在家,不是开会,就是有哪一位上级领导来视察需要陪同。父母经常这样,江海宁已经习惯了,也早早地学会了独立。
与许正扬说了一路的话,江海宁确实有些饿了。她下了点儿面条,温了温菜,独自吃着饭。
江海宁猛然想起了王晓丽。对了,问一问王晓丽在她姥姥家回来了没有,让她过来一同分享一下阅读新书的快乐。
江海宁拨通了王晓丽家的电话,是王晓丽的母亲接的电话。“喂,您好大姨,我是宁宁啊,晓丽在家吗?”
“哦,是宁宁啊!她刚从她姥姥家回来,正想睡觉呢!快,丽丽,海宁找你!”
一会儿,刚刚从被窝里出来的王晓丽来接电话了。“江海宁,你干啥呢?”
“我刚从省城回来,买了几本书,你是不是有一睹为快的欲望呢?”江海宁调王晓丽的胃口。
“啊?海宁,你去省城了,好啊,也不等我一块儿去,玩儿独的是不是?”王晓丽埋怨起江海宁来了。
“晓丽,我就知道你准得埋怨我。这不,我还没看呢,就先招呼你来,还不够意思啊!再说我不是没给你说,你今天非得去你姥姥家,怨我啊!”
“好好好,都怪我,我马上过去!……”
十多分钟后,江海宁听见有人敲门,在猫眼里见是王晓丽,开了防盗门。
“快来晓丽!”江海宁让王晓丽进屋。
“哟,海宁,你家里就你自己啊!”王晓丽听见各个房间都没有动静。
“可不嘛,老爸开会去了,老妈又有特急手术,高考说什么我也不报考与医学有关的学校,歇班都歇不心静!”江海宁抱怨着。
“海宁,可是我愿学医。当然谁也不愿得病,可谁又不可能吃五谷杂粮不得病,所以,医生什么时候也失不了业!”
“行了,晓丽,医生好,医生有求头,我支持你学医还不行吗!”
王晓丽不止一次在江海宁面前说她立志成为一名妙手回春、治病救人的大夫。江海宁跟她开玩笑,说她别手术动完了,却把手术刀子或者手术钳子之类的医疗器械落在患者的肚子里。王晓丽追打着江海宁,说江海宁净拿她的粗心大意当话来损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