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狐仙-单身狗真实灵异事件》
第47节

作者: 宋朝才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8-06 18:01:46
  我问梦姑娘,“你是怎么发现这个地方的?”
  她笑笑,“有一天晚上我心情非常烦闷,于是就一个人独自骑着车到山上瞎逛;经过一个路口时,发现前面有光亮,便好奇地走过去察看,于是便进到了这里。”
  我说,“你胆子可真大!”

  “你是第几次进来了?有没有带别人来过?”
  他依然笑笑,“我进来好几次了,每当心情烦闷的时候都会进来看看,来到这里感觉心情瞬时敞亮了。”
  “你是第一个跟我进来的人,本身我的朋友就很少,单位上的那些同事你又不是不知道,她们根本就不信这些东西”。
  “就算她们愿意跟我来,也未必能进的来”。

  “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到这里的,能进到这里的人是必须是有善根,和这里有缘的。
  日期:2019-08-08 21:44:01
  说话间,来到一家写着“向阳花”三个大字的餐馆前。
  里面坐了几桌人,都穿着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服装,看到我们都不约而同地侧目而视。
  我俩找了张桌子才坐下,店小二就笑意盈盈地凑上来,“两位同志吃点什么?”
  这完全是过去对陌生人的称呼,不过我很喜欢。
  因为志向相同所以称为同志,哪像现在见到男的就叫帅哥见到女的就叫美女,一个字:俗!
  日期:2019-08-08 21:48:12

  特别是过去把自己的配偶,甭管是老婆还是先生都统称为“爱人”,我觉得这个称呼非常好,文雅得体。
  不像现在的称呼,不是老公就是老母,给人感觉像是呼叫朝廷大内总管或者后厨似的。
  日期:2019-08-10 21:10:04
  一辆轿车戛然而止停在了门口,而这辆车子不论造型还是成色都相当引人注目。

  我看了一眼车子标志,一个大大的皇冠端端正正地贴在车头。
  没错,这车正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火的暴发户们最喜欢的皇冠车。
  丰田皇冠曾经在中国市场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年它的豪华程度,舒适程度,与目前市面上的奥迪A6L、宝马5系,和奔驰E级属于一个级别的车型。
  日期:2019-08-10 21:20:53
  一个健壮的寸头小伙走下车子,手上提着一块黑色的砖头样的物件。

  这物件不是别的,正是上世纪最奢华最拉风最个性的通讯工具-大哥大。
  大哥大是手提电话的俗称,但是只流行于手提电话初面世那几年,等到大部分人手里都有一部而且是最新款时,就改称手机了。
  大哥大最早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工程师在1973年发明。
  1987年大哥大进入中国,它无疑成了加速人们信息沟通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
  移动电话刚刚进入大陆的时候,有一个奇怪的名称,叫“大哥大”。这其实是香港广东一带,称呼帮会头目的谐音。

  帮会一般管小头目叫大哥,而龙头老大自然叫“大哥大”了。
  据说,手机获得此名称,是因为影星洪金宝是香港较早拥有移动电话的人,他在片场当导演时,移动电话更是从不离手,并常用手机发号施令。
  洪金宝本来就是香港影坛大师兄级的人物,别人尊称他为大哥大。因他拿手机的照片见报多了,香港媒体索性用“大哥大”来称呼手机,并由此叫开来。
  无论此源头是否属实,“大哥大”这三个字所携带的信息是明确的,在那个年代它便是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对于不久前还认为“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共产主义的国人来说,它所带来的震撼是必然的。这不仅因为它的昂贵,也因为它所展示的高科技的神奇。
  日期:2019-08-10 21:27:54
  我再细看这小伙,一件洁白的褂子搭在上身,脖子上一条粗壮的金链子锁喉绕颈,手臂上一条龙形纹身充分彰显着他的十足煞气。
  下身则穿着一条非常个性的如今早已难见到的喇叭裤,走两步地面就扬起一阵尘烟。

  日期:2019-08-10 21:29:56
  如今的年轻人对喇叭裤这个概念可以说已经非常陌生了。
  所谓喇叭裤,因裤腿形状似喇叭而得名。
  它的特点是:低腰短裆,紧裹臀部;裤腿上窄下宽,从膝盖以下逐渐张开,裤口的尺寸明显大于膝盖的尺寸,形成喇叭状。
  在结构设计方面,是在西裤的基础上,立裆稍短,臀围放松量适当减小,使臀部及中裆(膝盖附近)部位合身合体,从膝盖下根据需要放大裤口。

  按裤口放大的程度,喇叭裤可分为大喇叭裤和小喇叭裤及微型喇叭裤。
  喇叭裤的长度多为覆盖鞋面的长度。
  小喇叭的裤脚口比中裆略大,约在25厘米左右。
  大喇叭的裤脚口,有的竟在30厘米以上,穿着后像把扫帚在扫地。
  日期:2019-08-10 21:31:27
  喇叭裤据说是西方水手的发明。水手在甲板工作,因海水易溅进靴筒,所以想了这个改变裤脚形状的办法,宽大裤脚罩住靴筒,以免水花溅入。1960年成为美国的时尚,后来“猫王”把喇叭裤推向了时尚巅峰,随后流传到日本和港台。随着日本和港台电影在中国内地的流行,风靡大陆。

  时代背景
  日期:2019-08-10 21:36:05
  20世纪70、80年代前的中国,人们的服装样式极为单调,尤其是男式服装,更为千篇一律。
  当时城市中的男装仅有毛式制服、中山装、茄克衫等几种,裤子大概只有一种又肥又大的直筒裤了。
  1977年,年轻人终于走进了高考考场,从公平的人才选拔中,体会到知识的价值。
  他们的内心已像大千世界那样变得五彩斑斓,然而衣着依然是蓝、黑、灰、绿这些沉寂的颜色。
  “国防绿”和“蓝蚂蚁”垄断了中国人的视觉,服装款式的单调也压抑着每一个年轻人的个性。

  1978年,“真理”这个词,开始在中国的大地上变得神圣。
  人们在真理的襁褓中,察觉到日常生活的美好。
  真理给人以智慧,也给人以找寻“美”的勇气。
  这时,喇叭裤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它恰恰有一个张扬的名字,像大声朗诵给这个时代的青春宣言,像民众向往个性与自由的旗帜。它所向披靡,迅速横扫了神州大地。
  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喇叭裤是一种所向披靡的时尚,被称为中国时尚界最初的冒险。

  喇叭裤在中国的流行也存在穿针引线的偶然事件。
  喇叭裤最初映入中国人眼帘,大致和1978年风靡中国的两部日本电影有些关联。
  一部是《望乡》,栗原小卷扮演的记者面容清秀、气质高雅,一条白色的喇叭裤让她的身材更显袅娜,让无数少女心中羡慕;另一部是《追捕》,高仓健和中野良子不仅成了年轻人最早的偶像,片中矢村警长的墨镜、鬓角、长发和一条上窄下宽的喇叭裤,更成了当时无数男青年效仿的对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