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的故事和青春的歌》
第28节

作者: 莫名其妙其中妙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7-18 23:53:21
  张学友开始在大陆走红,应该是从《情网》和《吻别》开始的。但其实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反倒是那首《每天爱你多一些》。这应该是高考完那个暑假每天都会听的一首歌。
  而每过一天每一天这醉者,便爱你多些再多些至满泄,我发觉我最爱与你编写,以后每天的深夜…
  作为一个一嘴大碴子味儿的东北人,我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喜欢粤语歌,一首歌如果有国语和粤语两个版本,我总是会觉得粤语歌好听一些。国语就没了味道。后来上了扫盲班,认字之后,靠着新华字典的教导,才明白,原来我这种没谱的喜欢,确实暗合了现在汉语的和古代汉语的规律。作为比较完整的继承了古代汉语发音的“白话”,除了倚音押韵的特点外,还保留着九音六调,比起只保留了四音的简化版的现代汉语,肯定会更加抑扬顿挫,在情感表达上也会更加丰富。

  好吧,我承认我在装逼,其实也搞不明白什么九音六调啥的,大概的道理就是吹笛子怎么也比吹哨子好听吧。
  大概也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开始从杂志上看到了“四大天王”这个称呼,记得当时的感觉是电影演的好好的,干嘛跑去唱歌呢?因为那个时候,刘德华和张学友,对我们这些喜欢港片的学生来说,绝对是个好的电影明星,而不是一个歌手。
  1992年,张学友进入了事业的最巅峰时期,专辑《真情流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香港售出45万,记录保持到今天仍然无人打破。这真是一张可以封神的专辑了。
  这张专辑里几乎每首歌都是经典之作,除了主打歌《真情流露》之外,《爱的比你深》《偷闲加油站》《分手总要在雨天》《明日世界终结时》以及和汤宝如对唱的那首K歌神曲《相思风雨中》,随便哪一首,都有问鼎金曲奖的水准。
  也正是这张专辑,奠定了张学友歌神的地位,以及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张学友在那个时期,是全球唱片销量第二的歌手,排在第一的,是正如日中天的Michael Jackson。

  93年,《吻别》专辑,又是神作,台湾136万,保持至今的记录,新马地区200万,还是记录。单年销售四百万,如果算上只能估计出大概数目的大陆地区各种正版盗版,据称,是个可以申请吉尼斯记录的数字。这让一向看不起香港乐坛的岛国音乐界,都表示出了足够的敬意。
  在我读大学期间,真是中国摇滚和校园民谣的黄金时期,加上如潮般涌进的大量港台歌手以及开始逐渐被大众熟悉的国际巨星,可以说是中国流行音乐最百花齐放,最多姿多彩的几年,即便如此,张学友依然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情网》《祝福》《饿狼传说》《一路上有你》《秋意浓》《红叶舞秋山》《爱火花》《我等到花儿也谢了》《一千个伤心的理由》《Linda》…。这个歌单大概可以列出上百首吧。
  有一段时间最喜欢唱张学友的《你好毒》,被人骂恶趣味…学友大神真是唱什么曲风的歌都好听,哈哈。
  如果说许冠杰是粤语歌的开拓者,谭咏麟是推动者,那么张学友就是粤语歌的传播者。所以,作为第三个有资格被称为“歌神”的人,他还是名至实归的。和那些什么天王的生拉硬扯,不可同日而语。
  除了唱歌,我个人同样喜欢他演的那些电影,如果他把事业重心放在电影上,我觉得即使不够帅,也妥妥的会是个影帝。
  油菜花,低调,谦逊,专一,顾家,友善,可能,这真的是个受上天眷顾的男人吧。
  这是华人音乐历史上第一张累积销量达到钻石唱片的专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