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晚秋-两宋繁华往事(第一部 最爱东京)》
第13节

作者: 未央08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8-25 13:35:47
  (59)
  难道都是小人?莫非都是不学无术?

  当然不是。
  即便章惇、蔡京等人,也都是两榜进士出身,说他们是俊才俊杰、人中龙凤也毫不为过。为何一旦陷入党争,就变得六亲不认、面目狰狞,没有是非、没有底线呢?
  权力。名利。
  有的人,自诩为天下苍生计。无论苍生愿不愿意,都得给你做主请命,为你谋福利,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说到底,还是为了权力。大权在手,睥旎天下。权力的快感,让人疯狂。

  有的人,自诩是为了理想。他们包装理想,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即便惊世骇俗,也坦然自处。一将功成万骨枯。为功名尔。名利、名利,名在利前。
  至于,假托名义,为己谋利的熙熙攘攘之徒,如过江之鲫,更不足道矣。
  权力让人膨胀。
  名利让人沉迷。
  有没有正道?

  有。
  只不过,人间正道是沧桑。
  日期:2019-08-25 17:24:03
  (60)
  人是会变的。
  首次罢相后再回京,有人说王安石似乎变了。没以前那般霸道了。而在王安石眼里,神宗似乎也变了。至于变在哪里,他却说不好。

  看上去,神宗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他。但,也只是看上去。
  他们之间,没有了默契。
  君臣二人,也不再不像以前那般无话不谈。交流时,也总会有停顿。而每有停顿,彼此都多少有些手脚无措。
  有点尴尬。
  王安石不喜欢这种感觉,神宗似乎也不喜欢。他们都想恢复到过去,并尝试去努力,可惜都不成功。
  王安石知道,再次离开的时间不远了。

  果然,二十个月之后,王安石再次罢相。
  在罢相前,按照朝廷的礼仪,他应该和神宗见过面,也有过非正式的告别。不知道,他们彼此又是怎样的心情。有没有想起君臣初见的情景?
  罢相两天后,王安石的爱子王雱去世。丢了相位。白发人送黑发人。王安石的内心,又是怎样的苍凉?
  十月的东京,天已经很有些凉了。
  那日清晨,王安石在汴河码头登船,知道的人很少,来送的人更少。他最后凝望东京,帝国的首都,曾经倾注一生心血的舞台。他倔强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

  这年,王安石55岁。此时,距离他进士及第,已经34年;距离他首次见到神宗皇帝,不过8年。
  王安石离开了东京。再也没回来。
  他和神宗,也再没见过面。
  这多少有些令人意外。至少,对王安石是这样的。
  毕竟首次罢相后,不过10个月,神宗就急召他回京。
  这次,他在江宁住了足足十年。
  时光流水,王安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读书、访友、会客。其中不乏当年的政敌,比如苏东坡。

  唯独,没有来自神宗的消息。
  直到,神宗驾崩,新法俱废。次年,王安石郁然病逝江宁。在司马光的力争下,朝廷追赠他太傅,备极哀荣。
  王安石和宋神宗,这段千古君臣之遇,画上了句号。
  日期:2019-08-26 12:41:29

  (61)
  坐船从江宁到东京,过长江、经大运河,进汴河,不过月余。可是,王安石,再也没能踏上这条熟悉的水路。
  这就得问问神宗了。
  庙号神宗,就是后人无法评价的皇帝。
  如果,他泉下有知,定然会为此伤心。他会觉得自己很无辜,也很委屈,更很无奈。
  登基以来,他想做的,不过是继承父皇的志向,改革弊政、富国强兵,重现祖宗的荣光。这是多简单的事。
  不错,他是用了王安石。
  王安石也确实有很多毛病,这点他当然心知肚明。可不用王安石,他又能用谁?面对那帮仁宗、英宗的老臣子们,他想动动胳膊、动动腿都难,又何谈变法?

  只有王安石,敢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全天下人,都在抱怨他对王安石过于宠信。可谁又知道,为了变法、为了国家,他也在忍耐。
  要不,为何会有王安石的第一次罢相。他也希望王安石能有所改过。可惜,他失望了,以至于绝望了。
  后来的日子,没有王安石,少了很多的纷扰。虽然,变法仍在继续,但没有灵魂人物的变法,已经有些变味。他应该很多次,动过心思,召回那个人。
  可是,那个人会改吗?
  他没有信心。
  带着满满的遗憾和世人长久的不解,神宗驾崩。
  有人说他,一代英主。
  有人说他,志大才疏。
  有人说他,所遇非人。
  或许,他最想问问王安石。
  日期:2019-08-26 12:42:42
  (62)
  神宗驾崩、王安石离世。
  朝堂纷扰依旧。
  司马光去世、高太后离世,哲宗驾崩。

  朝堂依旧纷扰。
  等到赵佶登基时,朝堂之上,多是变法派。而朝堂之外,各种力量正在聚集,暗流涌动、伺机而起。所有人的目标,都指向了赵佶。无论变法派还是保守派,都必须要赢得新天子的支持。
  赵佶,该如何选择?
  在端王府的时候,赵佶可以对这些视若无睹。他这样做,不仅是聪明,还是明智。可如今,当了天子,他就必须直面问题了。

  可以想见,十八岁的赵佶,在度过登基之初那种狂喜和兴奋之后,面对这乌烟瘴气的朝堂,这位擅长丹青妙笔、精与蹴鞠游戏、钟情奇花怪石的青年人,内心应该会有些沮丧。
  皇帝不好做啊。
  对于记忆中并没有印象的父亲,他甚至有了些小小的意见。如果始终恪守祖宗之法,当初不去搞变法新政,该多好。至少,没有这么多争斗、纷扰。
  还有哥哥哲宗。父兄打开了这扇门,现在却要让他去关上。
  烦恼之余,不知他是否想起了无忧的端王府。
  可惜,这只是一半的烦恼。
  内政、外交。说了内政,还有外交。
  即便赵佶已经很头疼了。他还得去补上外交的课。
  外交无小事。
  我们就再陪着赵佶,看看大宋国的外交。特别是那两个打了百年交道的邻居家,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日期:2019-08-26 19:18:50

  (63)
  先说辽。
  辽、宋关系,是那个时代天下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宋、夏关系,辽、夏关系,都依附于此。
  辽、宋关系也是大宋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压舱石。
  按照和平协议,宋、辽约为兄弟之邦。
  哲宗归天、徽宗继位,这是重要外交事件,宋、辽两国都会马上遣使通信。一方履行告知义务。一方表示哀悼慰问,并祝贺新君登基。
  向大宋遣使的正是辽道宗。
  这年他68岁,在位最后一年。
  道宗耶律洪基,辽国第八任皇帝。之前依次为太祖耶律阿保机、太宗耶律德光、世宗耶律兀欲、穆宗耶律述律、景宗耶律贤、圣宗耶律隆绪、兴宗耶律宗真。
  辽太祖、太宗,作为开国奠基之君,英明神武,自无需多言。以后诸帝,各有各的人生际遇,就不一一介绍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