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囊后传——鲁班尺》
第56节

作者: 鲁班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8-22 10:16:36
  “唉呀,十年前打死的那条青蛇是‘蛇仙’啊。”赖老伯倒吸了一口凉气。
  “三界之中,惟人最灵。有些灵性动物虽然也有法力,但是它们在修行尚未达到变化人形时,也有‘打盹’或者法力减弱之时,而此刻人们乘‘虚’而入或者误打误撞而侥幸将其捕获和杀害。但凡灵性动物极为注重恩德回报,伤害它们的罪过极大,而且它们的报复心也极强,有时甚至会追杀肇事者几代人呢。”我加重了语气。
  赖老伯闻言额头上沁出了冷汗。
  “尘世间,天地山河大川并非人类所独有,应该允许动物生灵占有一席之地,大家和谐共存。”我郑重的告诫道。

  赖老伯连连点头:“鲁先生教训的极是,以后家人会立下规矩,再也不许杀生,而且还要经常做些放生的善事。”
  我这算是“点化”么?不管怎样,自己此刻的心里感到蛮舒服的,于是便开口说道:“放生的功德很大,岂不闻古人经验‘它要死时你救它,你要死时天救你’的说法么?有一句放生时念的咒语,请赖老先生务必记住,‘官不许取,民不许夺,山神水将保护它,嗡,敕令!’”
  “多谢鲁先生指点。”赖老伯脸上阴霾尽去,露出了笑容。
  “红二,现在可以医治病人了。”我吩咐道。
  日期:2019-08-22 15:06:29
  第四十三章 青蛇
  赖老伯的婆娘被锁在老宅最里面的一间屋子里,室内光线昏暗,老式木床上挂着旧棉纱蚊帐,隐约可见睡着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
  “孩儿他娘,云南的红大夫给你瞧病来了。”赖老伯贴近蚊帐,轻声说道。

  蚊帐倏的掀开,“啪”的一记响亮耳光抽在了赖老伯的脸上,随即一赤条条的老妇人从床上一跃而起,双臂张开紧紧的抱住了前面的红二。
  众人大惊,正欲合力制服老妇人,但见红二脑袋晃动,黑光一闪,头上扎着的黑色披风瞬间抖开,罩在了那女人的身上…
  说来奇怪,老妇人顿时安静了下来,裹着黑披风缓缓的躺下。
  “你是人吗?”老妇人轻声问道,声音如同小女孩儿般的羞涩。
  “是与不是又有什么分别?”红二柔声的答道。
  我不禁愕然,还从未听见过他如此温柔的说话。
  日期:2019-08-22 15:51:16

  赖老伯及家里人也都是惊讶不已,面面相觑。
  “为什么是‘红大夫’呢?”老妇人叹息道。
  “红与不红有何分别?”红二的声音更加的柔和了。
  “嘤嘤嘤…”老妇人发出娇羞无比的笑声。
  红二转过身来,面无表情的说道:“你们都出去吧。”

  “好好,大家都出去。”赖老伯赶紧领着家里人走出房间。
  “师叔也出去。”红二的语气似乎不容置疑。
  我鼻子“哼”了声,这小子长能耐了,竟敢如此这般对师叔说话。走出房门的瞬间,我回头望了一眼,昏暗之中,隐约瞧见红二粉红色长舌正温柔的摩挲着老妇人面颊…
  关上房门,宾主落座,重新饮茶。
  “呵呵,鲁先生叔侄俩果真是高人啊,我老伴儿这下子可是有救了。”赖老伯口中不住的连声道谢。
  我微微一笑:“赖老先生,听口音是客家人吧,不知祖籍何处?”
  “是啊,是客家人,祖籍江西定南凤山岗。”赖老伯答道。
  “哦,原来是南宋赖布衣的后人啊。”我证实了心中的猜测。
  日期:2019-08-22 19:59:28
  “嗯,当年先祖遗训族人迁居岭南,如今赖氏后人大都散落在河源一带。”赖老伯说道。
  “清康熙乾隆年间,有位人称‘小布衣’的赖氏后人赖卜,您可知道?”我问。

  “当然知道,”赖老伯点点头,“他是自先祖赖文俊之后,唯一在风水堪舆上有所成就的人。”
  “据说赖卜的寿数很长,在清嘉庆年间还有人见过他,如此算来那时就应该有近两百岁了。”我试探着询问。
  “没错,不就是冲虚古观的无残道长嘛,赖氏后裔里的老人家都知道,不过眼下年轻人对这些陈年旧事都不感兴趣了。”赖老伯说道。
  我心中一喜,总算是打听出点眉目了。
  “那么这位无残道长后来怎样了?”我问。
  “道光年间就去世了,据说是被朝廷请去为皇帝陵寝选址,后来死在了京城,再也没能回来岭南。”赖老伯不禁叹息了一声。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我追问道。
  “鲁先生可有听说过道光皇帝迁陵之事?”赖老伯说。

  我点点头:“当年乾隆诏训,后世子孙需按照‘昭穆相建’为陵寝选址,清东陵为‘昭’,清西陵为‘穆’。意思就是父亲葬‘昭’,儿子则葬‘穆’,不能够在一起。按祖制,道光帝应该在清东陵选址,于是请来名震大江南北的风水大师宋泗觅龙点穴,最后确定在宝华峪,并于道光元年(1821年)十月初十卯时开工。建陵寝关键在于金井的位置,也就是龙穴,风水师宋泗发现此处地下有滴水石母,需要前移十丈方可。而负责施工的朝廷风水官员大学士戴均元却私下只前移了五丈便破土动工,七年后陵寝建成,结果石母渗水,地宫被淹。道光八年(1828年)九月十五,宋泗等一干人被革职关押,废弃宝华峪已经建好的陵寝,迁移至‘穆’也就是清西陵龙泉峪,是为慕陵。”

  “鲁先生果然博学,”赖老伯赞许道,“道光十二年,朝廷来人到罗浮山冲虚观,下旨要无残道长火速进京,为道光帝在清西陵择选万年吉地,自此就再也没有回来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