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十四年的间谍悬战》
第40节

作者: 林平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们要偷什么?”
  “天剑计划!”曾敏一拳擂在桌子上。
  当杨知诚获悉林天阳他们这次行动的结果,心中马上产生了一个疑问。如果说这次李芬妮接近林天阳,是为了在他身上装窃听器,以获取实验的情况,那么这次行动和上次的单兵激光器泄密案有什么联系?既然接触过李芬妮的陈军已经排除了嫌疑,那还有谁是她的同伙呢?而陈军是怎么认识李芬妮的呢?那些莫名其妙的人都在一个劲地打听“181工程”的情况,可这个李芬妮却能火眼金睛地直奔激光实验室而去,并且是在最关键的镜片组实验时期,这可都不简单。

  现在,杨知诚很幸庆自己当时的谨慎,没有让曾敏出手抓人。从李芬妮骗林天阳的优盘去拷贝的手法上看,她应该是条小鱼,之所以能在关键时期直奔激光实验室,很可能是后面有人指点,否则绝不会那么幸运。所以,他要放掉小鱼,等待机会去抓住那只狡猾的狐狸。
  在杨知诚觉得有希望一举破获针对天剑的间谍网时,邓中民在局里宣布了邮件泄密案的结论。
  “根据法医的检验和现场勘查的结果,现在可以认定,马士平系畏罪自杀。他在精心设计了出卖代号为天剑计划的武器研制方案后,而他掌握的天剑计划资料还是十多年前的初始资料,基本不再有任何价值,因此没有达到他想要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他感到万念俱灰,选择自杀是符合情况的。虽然,这段时间大家追查黑狼没有什么发现,但黑狼并非本案的关键。这个邮件泄密案,经科技情报局驻西都情报站的确认,和激光实验室没有任何关系,也就是说,没牵涉到实验室里有价值的秘密。换句话说,本案实际没有泄密。只是一个被时代和社会抛弃的人的痴心妄想,妄图把已经失去价值的东西当宝贝卖。我们局还有其他很多重要的工作要做,因此,我决定,撤销追捕。”邓中民语音洪亮,大会议室的每个侦查员都听得清清楚楚,但部分侦查员的表情显得很疑惑。

  崔仁杰扫视一遍会场,接着说:“虽然大家觉得这案子可能还有些疑问,但我们讲的是证据。所有的证据清清楚楚地表明,马士平的确是自杀。而收件人在国外,暂时也不是我们能去追查的。那么涉案的邮件其实又是早已失去价值的东西,虽然没有解密,但情报站那边确定其已没有实际价值。有些资料确实在解密方面,工作做得不是很及时,没价值的也一直不解,弄得我们也分不清什么是做重要的,什么是需要付出最多精力去保卫的。这个案子,现在是弄清楚了的,泄密人是自杀,而涉及的秘密已失效。”

  邓中民喝了口茶,说:“鉴于这些情况,所以本案可以了结,不用再费那个神折腾。”
  “那这个黑狼为什么要跑呢?”黄志华还是不服气。
  “小黄,我们办案是要讲证据的,有证据证明黑狼有杀害马士平的嫌疑吗?没有,对不对?黑狼只是我们需要排查的对象,说不定找到他,才发现他和别人一样,也不了解马士平。他是服过刑的,躲着我们也很正常。但这不是我们去追他的理由。”崔仁杰说。
  黄志华拿不出过硬的证据,也只能表示信服地点了点头。
  开完会,黄志华追上陈军,小声地说:“陈哥,这真就结案啦?”
  陈军回头看看他,笑了:“领导说得对,马士平应该是自杀的,之所以我们会觉得是他杀,是我们在按照惯常思维去想,但证据显示的确是自杀。又没实际价值的泄密,不结案还能怎么样?”
  “那倒也是。没泄露有价值的秘密,也就是没受害方,做案人又自杀了,的确应该结案。”黄志华喃喃自语道。
  陈军见状,笑呵呵地走开了。
  当曾敏带人来紧急清理实验区的时候,郑晓天刚回家。这么多天连续奋战,他每天只在实验室的沙发上迷糊几个小时。终于做完了镜片组实验,郑晓天松了口气,回家后一觉睡到第二天快下班的时候。当他醒来的时候,已经六点了,还是林天阳的电话吵醒了他。林天阳在电话里通知他,这次的实验顺利结束,他可以到上海去陪家人了。
  接完电话,郑晓天也睡够了。这次实验的确很难做,直径两米的镜片组,直径和精度都远远超过他以前见过的所有军用级镜片,但几天下来,终于得出比较满意地数据。安将军对此表示很欣慰,并告诉他各方面正在准备不久将开始的总装实验。
  郑晓天起床后,感到饥肠辘辘,便到厨房东翻西找看看有什么吃的没有。可是厨房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连包方便面都没有。郑晓天这才想起去火车站之前,特意嘱咐保姆要收拾好厨房,免得有耗子钻进来。他无奈地笑笑,穿上便装,准备出去随便吃点什么。
  “叮咚”,这时会有谁来呢?
  郑晓天打开门一看,是陈军,手里还拎着东西。

  “郑工,我下班路过,就上了串串门,这是给彤彤买的。”陈军一脸热情地先开了口。
  “你来就来,客气什么呀!再说了,彤彤已经跟他妈到上海去了,进来坐吧。”一回生,二回熟。这已经是陈军第二次上门了,郑晓天自然也热情起来。
  “您这是要出门?”陈军边往屋里走,边顺手把礼物放在了沙发旁。
  “家里就我一个人,什么菜都没有,出去随便吃点。诶,你吃了没,要是你没什么安排,跟我一起去?”郑晓天的心情格外地好,一是因为这高难度的实验顺利完成,二是可以到上海去陪家人。
  “行,我请您去吃火锅。”
  “那你把你夫人也叫上。”

  “我啊,一直没结婚呢。今天咱们都自由!”
  “那行,走!”
  西都的火锅店到处都是,离郑晓天家不远就紧挨着有好几家。两人进了最近的一家,这是家重庆火锅。重庆的饮食以火锅著称,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边的朝天门码头。当时那些水手和纤夫在劳作之余,常围坐在一起,将牛毛肚、猪黄喉、鸭肠、猪血鸭血等一股脑儿到进放着各种调料的锅中。上世纪二十年代,这种餐饮方式在重庆江北一带逐渐发展壮大,到现如今,重庆火锅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并渐渐地影响了中国的餐饮文化。在餐饮业竞争激烈的西都,到处林立的火锅店也是打着重庆火锅的招牌。

  火锅最吸引人的地方一是鲜香,大老远就能闻到其香味,吃完后食客的衣服上也被熏得香味三天都不散。二是在一起烫菜的过程中,能拉近彼此的距离。现今中国有句话,叫做“一起下过乡,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脏”,有了这些个一起的共同经历,那就是兄弟伙,就是哥们,就是利益共同体。而这一起烫火锅,就意味着可以打开话匣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