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红莲业火中历练的,大多是有来历靠山的,没来历的全在十八层地狱的刀山火海、油锅里煎熬着呢。
哪儿哪儿都有人情在,天上地下都不例外,《西游记》中不就证明了嘛:有靠山的都被接走了,没靠山的都被一棒子打死了。
在到地府的第十个年头,云舒的戾气不仅一点儿没消,眼看着反而有大胜的趋势,她便向判官申请了一朵红莲业火,时不时的进去烧一烧。
疼是真疼,疼得神魂俱裂,但等她出来,恢复了心神,还会进去烧,就和休星期礼拜似的。
所以王云舒作为地府最奇怪的鬼魂,被列为地府一景。
到了地府的第20年,云舒亲自送父亲的灵魂喝了孟婆汤,又过九年,她又送别了母亲。
而此时,云舒身上的红衣已变成白裙,但腰上却还有一条红腰带,依旧不能去投胎。
直到她进入地府的第50年,亲手送哥哥嫂嫂的魂魄进入轮回,这才真正恢复成当年那个明媚皓齿的姑娘。
而她也终于清楚,自己一生的执念便是亲人,也是她的因果牵绊,至此方休。
“判官大人,这回我终于可以投胎了吧。其实我挺舍不得你们的,留在地府考公务员倒是不错。
不过地府通货膨胀太严重了,房价比京城都要高,还需要买修炼物资,我觉得我这懒散性子,还是投胎到富贵人家去享福比较好。”
判官看着小姑娘笑嘻嘻的样子,嘴里的话就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而云舒说半天也没见判官搭话,再一看判官的脸色,她的心中就是咯噔一声。
不过到底在地府待了这么些年,她也算见过大世面,平复了一下心绪,道:“判官大人,出了什么事儿您就直说吧!”
判官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这事其实是我们地府的失误。先前你浑身戾气和功德,这诡异之像扰乱了你的命数,如今命运线回归正轨,我们才发现你居然阳寿未尽。
可这50年都过去了,你的尸身早就火化了,但阳寿未尽,是不可以投胎转世的。”
云舒听此,是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1而判官呢也很是无奈,这事儿说来真是天意难测,命运无常,好在阎君找到了补救措施。
判官用一脸羡慕的表情看着云舒,有个好祖宗就是好啊。
谁能想到,那T市的城隍爷真是有大造化的,居然得了后土娘娘的传承,用不了百年便可飞升天庭,脱离地祇行列,位列仙班。
如今这城隍爷得了云舒不能转世的消息,虽然没有直接来地府,却派手下送了一件法宝给自家后辈,这法宝珍不珍贵在其次,这是明摆着给后辈撑腰呢。
判官想到这,赶紧将一枚戒指打进云舒的魂体,然后一脸心疼的又将一朵红莲业火也跟着塞了进去。
这叫云舒有些发懵,这红莲业火可是异常珍贵的,在地府,除了他们这些走后门的,只有立了大功的鬼差才能得到一丝火种,锻造鬼身。
如今判官居然给了她一朵,加上那戒指也不像是凡品,云舒有些心慌,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判官解释道:“虽说你不能转世投胎了,但因你功德太盛,却是可以还阳过完那50年阳寿的。因是地府的失误,阎君做主,借给你一朵红莲业火用作护身,保你诸邪不侵、百病不生。”
说到这,判官再次露出心疼的表情,特意点出来:“你可记住了,这朵红莲业火是借给你的,等50年后你再回地府,是要还的。”
看到云舒翻了个白眼,他有些心虚,咳嗽了一声,接着道:“至于那戒指,则是你家祖宗给你的,是一个储物空间。”
云舒一听,心中大喜,她这是要开启金手指女主的开挂人生?
无论是红莲业火还是储物空间,这两样东西哪件都是宝贝呀。
那红莲业火虽是借的,但用途又哪里会是判官说的那么简单,当她傻呀.到了她手里,自然要物尽其用才对。
而那储物空间就更牛了,云舒已经想到了灵泉、灵田,这都是基本配置吧,想想就要流口水了。
只不过她刚想要看看,便被判官打断,“别耽搁时间了,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具适合你魂体的肉身,还留有一口生气,再不去就晚了。”
判官边说边拉着云舒来到了奈何桥旁的还阳井,嘱咐道:“还阳便是借尸还魂,用你们小年轻的话便是穿越重生,记住,不想早早回来的话,在阳世就别瞎折腾,有本事的人多的是。有那两件宝贝,也够你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云舒听后赶紧点头,不过还是有点不放心,“判官大人,你这是要送我到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我觉得古代不太好,修仙界就不错,去星际未来也可以。现代的话,回到我小时候怎么样?”
小说中的穿越或者重生都是这么写的,云舒认为自己也不应该太例外。
而判官趁着云舒还做美梦的时候,直接将她一脚踹进井里,轻飘飘的声音传到云舒的耳中:“那地方山清水秀,你肯定喜欢。”
王云舒知道自己这是借尸还魂,自然没有小说中的烂梗——装失忆。
而且她还吸收了原主的记忆,但她宁愿自己失忆了,至少就不会如此崩溃。
云舒睁开眼睛,看着简陋到只有一张炕、一张桌,可以称之为家徒四壁的屋子时,她决定等回到地府,一定要一天抽判官18遍。
特么的她一个功德加身的大好青年,居然重生到这么一个悲催的小姑娘身上。
而被坑的一脸血的云舒,就成了这个时代的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小可怜——王大丫。
父母双亡不说,现年只有十岁,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七岁、一个刚刚三个月。
除此之外,还有爷爷奶奶、二叔二婶儿、老姑一干长辈,不过,有却不如没有,因为大多是极品。
清溪沟是一个小村子,位于东北部长白山脉的一个分支处,四周环山,因一条从山下流淌下来常年不断并且不结冰的小河沟而得名。
清溪沟的人口在四外八庄不算少,足有三四十户人家,都是清末时期从山外逃进来的穷苦百姓,在此扎根成家,因靠山吃山,便是三年大饥荒也没有饿死一个人,但生活贫困、物资缺乏、消息闭塞是肯定的。
要知道离着清溪沟最近的一个村庄还要走十几里的山路,最近的乡镇在五十里开外,至于最近的县城至少也有百里地,村子里许多人甚至不知道山外面是什么样的。
1964年8月,丰收的季节,王云舒就重生在这么个山村里,判官所说的山清水秀绝对有,连空气都带着现代没有的清香,但云舒发誓,她不喜欢。
原主王大丫家的条件在山村里算是好的,因为他爷爷是早期加入***、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八路。
在部队里敢拼敢干,因伤退伍后回到村里当了村长也是人人称赞,后来成立合作社,又成了清溪生产大队的大队长。
大丫爹继承了她爷爷的老路,16岁就参军,一直守卫在我国边境,参加过抗美援朝,战绩累累。
就在去年,升了正营长,每月津贴加补助有175块钱。
在这个最大面值为十元,花钱以分计算的年代,这175元在当时绝对是一笔巨款。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