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生离死别的爱情,一段黑暗中的沉思与独白》
第12节

作者: 木争V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到了武汉,第二天早上醒来后,我在街的另一边吃了一碗桂林米粉,那滋味特别甜,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北方的缘故,也可能是配料与家里的不同,也可能是所处环境的不同,一碗三鲜米粉,记得余华小说《兄弟》,有这样一个故事,如果你饿了很久,有两碗面,一碗是阳春面,一碗是三鲜面,你会先吃哪一碗?吃完米粉,就往黄鹤楼去了,天空下着雨,刮着风,天气有些冷,鞋可能也是有些陈旧了,走在街上,脚尖都湿了。我买了黄鹤楼的门票,雨在下,黄鹤楼没什么游客,我一个人在园子里,小溪在石壁里流淌,茂林里许多麻雀窃窃私语,我走在林子里,仿佛置身于天籁的世界。走过“得梦亭”,缓行于“紫薇苑”,过了钟楼,便上了黄鹤楼,在二层拍了几张照片,在顶楼遥望江景,整个武汉尽收眼底,读着文人墨客的诗句,无不哀民生之多忧,送友人之艰难,如今遥望四景,高铁横穿武汉,飞机飞临武昌,别墅高楼,彰显改革开放中国梦的征程,千百年来,中国梦的盼景,在这个世纪将完美尽现,而我正是这个时代的青年,又有什么理由把时间放在儿女私情,优柔寡断上呢?我突然醒悟,便渐渐忘却了恋爱的悲苦。

  我太任性了,一走就是整整五天没给家里打电话,突然间想给家里打个电话。我去旅行,其实是想去战胜自己的心魔,不可否认我是个心理有病的人,去攀登华山,就是战胜心魔去了,并且我已经取得了成功,我一个人攀上了华山的顶端,往华山高峰一步一步走去,雪越下越大,看着越来越陡的山峰,想过要打退堂鼓,可我坚强地低着头,抓着铁链,一个劲地往上爬,金庸的小说《神雕侠侣》给我太大鼓舞的力量了,战胜华山,就是战胜心魔,我已攀得很高了,中途遇见一对情侣,情侣向我借火机;遇见隐居的道士,道士看见我一个人,首先是看了我几眼,而后他回转头说,上山的路在那边,我跟着他走去,我说,我在里面休息一会吧。道士走进里屋,我再去寻他,他却不见了。我想道士能指引我迷津,后来想起来,道士说,上山的路在那边,这句话就已经是点拨我了。上山的路在那边,一语点醒梦中人。

  傍晚,当我一个人回宾馆的时候,突然,一种孤独感冲击而来,想回家了,有一种烦躁,世界上只剩下我一个人,一个被遗弃的人。或许,人本来就是这样孤独存在于天地间的,当你拼命想去追求心灵安慰的时候,那种安慰会离你越来越远,当你停止不前,放下追逐的步伐,幸福反而就在眼前。今天去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浩瀚的兵俑,得天独厚的风水地理环境,也难免兵马俑在时间的摧残下,支离破碎,所谓长生不老,不是秦始皇本人,而是整个华夏儿女留下的璀璨文化不老;几千年美名远扬的,也不是秦始皇本人,而是那些制造兵马俑的工匠们,谋略方阵的军师们,威武勇敢的军将们,他们细心耕耘,专一专注,赢得天下美名。

  日期:2019-09-05 09:27:37

  第十四节 西北部最美的风景
  次日,飞机离开西安,往西宁飞去,蓝天上日见淡薄的云层,还是第一次白天坐在飞机上往窗外透望,能清晰地看见地面上建筑的轮廓,而后飞机开始飞行在厚厚的,棉花似的云层之上,天边蔚蓝色的世界划过几道白色的痕迹,光线很足,甚是刺眼,黄土高原、西宁雾霾,尽收眼底……西宁空气干燥,日夜温差很大,我一时间早上出去,穿得厚厚的,中午就得把衣服脱下,走几步喘得厉害,忽冷忽热的感觉。西宁公交好是不便利,路面上行驶着一辆辆,绿色的的士,公交车走在路上,显得比私家车威风,而坐在的士上则缺乏安全感。我找不到直达火车站的公交车,的士要价太高,我只好坐了一辆去火车站方向的公交车。公交车尾站是康乐医院,我在尾站下车后,跟着地图往火车站方向走去,满大街都是戴着白色头布的穆斯林,寻到一个公交站,便站着等车,却不知,车牌上,标着的公交,来者却不停站。无奈之下,只好继续往前走,走了四五百米后才看见有人在一处等公车……在西宁,我看不见年轻漂亮的女孩,因为她们都蒙着脸,或者戴着口罩,有几个穿着藏服的和尚,之后就是留着胡子的中老年人,就连比较好的酒店和南方的城市相比都有一定差距。西宁的火车站,特别大,特别豪气,车站上站着好几队特警,警车都是亮着闪光灯,没有熄火的,旅客过火车站的安检,就像过飞机场的安检一样严格,我坐在西宁火车站的候车厅里,一点都不害怕……

  我坐上了西宁去往拉萨的列车,列车绕过青海最大的湖泊,沿着祁连山脉向西南方向推进。头有点晕,鼻子干燥,在列车上,断断续续睡了一阵。列车离开格尔木,睡后再次醒来,头就有些痛,第二次醒来,是早晨七点多,头痛得厉害,精神好似懈怠,不知是“高原反应”还是昨晚头被风吹得着凉。早上八点,车窗门外,渐渐亮起了西藏高原美丽的轮廓。我吃过早餐,精神好了很多,继续欣赏车窗外的风景,头痛一会,休息一会,车子在第二天的傍晚时分到达了拉萨。青藏铁路沿线,远野草原,冰川盛景,点点星星的牦牛散落在原野上,兵站、牧蓬,随处都是。我下了火车,搭了公交,去往布达拉宫的城关区,找了宾馆,住下。这里的人们显得和蔼可亲,几个转经人见得我们的眼神也是喜色的,我也对他们很好奇,走过布达拉宫,我见几个卖佛珠的女子好奇,便多观赏了几眼,那女子便死活跟着我,要我买她的佛珠,说你见着我,我就跟着你了,有些逗乐,只是那女子蒙着脸,即使我见不着她的脸,也能感觉到她是漂亮的女孩,我最终没买她的佛珠,而她没有不高兴。

  日期:2019-09-05 09:47:52

  第十五节 拉萨最美的蓝天
  我走进大昭寺,挤压在众多佛教徒中间,随着求佛者靠近佛像,当离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越来越近时,那些求佛者挤压上前,嘴里念着的佛语越发虔诚,我一时站着感动落泪。我随着人群往前挤,人群挤压但不急躁,和我一起挤压向前的老婆婆,用手指示着我,要向释迦牟尼行礼。我想,人类的苦恼是无穷无尽的,而人们想解脱苦恼的愿望却又多么强烈,以至于这些渴望化成了对佛的虔诚,他们过得幸福不幸福,没必要论说,但拉萨这种氛围确实比较祥和,转经人,可以为别人创造幸福,而那些叩拜佛像的信徒,他们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他们天天要不间断扣十万个跪拜之礼,当他们扣完后,这种精神力量油然而生。我突然觉得,宗教信仰,是一种内心的精神支持,信教徒们叩拜十万个礼节,就是一种自我强大意识的锻炼,就好比我冒着大雪,独自爬上华山一样,能战胜华山,那么以后一切的困难都能战胜,能扣完十万个礼,那么以后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大昭寺门前树立了两块石碑,一块是公元九世纪文成宫主嫁到西藏的历史纪实,另一块是记载了清政府帮助藏族人民治疗天花的医疗方法,由此可见中原文明,与西藏文明是血浓于水的关系,历史可以见证,女人在历史文化的变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们成为世界和睦的筹码,同时也成为民族团结不可估的力量,而佛教与科学并不矛盾,它们在融合也在彼此发展,石碑上治疗天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见证。两块石碑紧密相连,中间还栽种着一棵柳树,名为“唐柳”,是文成公主亲自栽种的,这位远嫁吐蕃松赞的中土女子,不忘思念故土,体现着历史上,女子多么伤感的情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