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猛春秋史——直击历史的真相,为您讲述一个精彩绚烂的春秋》
第27节

作者: 烽武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7-26 09:18:56
  39.齐国股份制公司改组
  管仲要想让干儿子吕小白成就一番霸业,齐国首先就得有称霸的实力。齐国和周王室都好几百岁了,内部组织架构都是封建制。国君和卿大夫都持股,土地、人民、军队就是股份。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总公司周王室已经玩不转了,为了适应新发展,作为分公司的齐国股份制公司,必须改组,否则关门打烊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处在十字路口的齐国,管仲内心很清楚,任何一次政治变动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变得好,国家焕发活力;变得不好,政策推动者就得玉石俱焚。对于齐国内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就得多方统筹考虑,不能激进,也不能一下斩断过去。而股份的重新分配与内部组织架构重新设计,是这次改组的两大核心问题。
  在股权分配的这块大蛋糕上,体现着国君的公族与卿大夫组成的卿族之间的零和博弈。春秋另外三大国,国君都有压制卿族的办法。
  楚国国君依靠强大的公族,想要碾压卿族,也就分分钟的事。

  秦国公族压制卿族的方法简单,态度粗暴。国君一死腿一蹬,会把能力强的卿大夫,直接埋殉葬坑里。
  晋国后来的卿大夫多如牛毛。只要国君能力强,拉一派打一派、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当各派被削弱时,都要寻求国君的支持。统合晋国内各派力量,成为超级大国是没有问题的。
  齐桓公很悲催,自己的公族本来就不强,两个亲哥哥和一个堂哥都被卿族清洗了,想学楚国碾压卿族,秦国埋了卿大夫,还是洗洗睡吧。更尴尬的是,齐桓公面对的卿族不是一群,而是两个—天子二守的高、国两家。其余大夫都是高、国两家的马仔,股份小的可以忽略不计。这两家很抱团,没法分化瓦解。
  天子二守作为力推小白上位的功臣,也是管仲的贵人,更是齐国政坛的大boss。管仲必须让他们在这次改组中获益,喂饱他们,让他们与自己成为利益共同体。同时还要在股权之外有制衡天子二守的第三方力量。而这第三方力量,最好是毫无政治根基,容易操纵并依附君主的。而后世皇帝就爱用出身卑微、心理变态的太监作为战斗力彪悍的第三方力量,来打击大臣。
  管仲经过深思熟虑,向齐桓公提交了一套可行的方案。
  齐国股份制公司改组方案
  一、企业基本情况
  1.历史沿革
  齐国股份制公司历史悠久,公司架构为封建制,齐侯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再把土地分封子孙与家臣。封建制让国君与大臣都持有股份,既合理又合法。
  2.改组必要性
  由于外部经营环境恶劣,周王室衰落,礼崩乐坏;各诸侯国战争不断、吞并不止;各国弑君现象层出不穷;为了提升齐国股份制公司竞争力,确保国君作为董事长的安全性,必须进行改组。
  3.改组原则
  1)坚持公司股份制不动摇,确保卿大夫人心稳定,工作积极。(主要是确保天子二守稳定)

  2)由于公司架构数百年采用封建制,存在股权与行政权不分的情况,影响办公效率,不适合时代发展。需要对股权与行政权进行明确划分。
  3) 提高董事长国君的地位,充分掌握行政权、人事权、财权等。
  二、资产重组方案
  1.土地划分
  土地划分,其实就是划分齐国公司股权。土地作为重要股份,必须按照区域清晰地划分。这样既方便国家收税,也能方便管理。
  管仲做了一个大胆创新,将土地与户籍捆绑在一起划分。士农工商分开居住,不能混杂在一起。全国划成二十一个乡,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士农占有十五个乡,工商占有六乡。那时商品经济不发达,工商六乡远不及士农十五乡值钱。
  士农的十五个乡可以说是齐国股份公司的绝大部分股份,是极其重要的固定资产。因为士农乡既是产粮食的地,也是稳定征兵来源,没有粮、地、兵的国君与卿大夫,在春秋放个屁都不响。齐桓公、高氏、国氏各统领其中五个乡,这三家均分了齐国绝大部分股份。
  为了体现齐桓公国君的重要地位,把股份较少的工商六乡,交给了齐桓公。
  通过土地划分,从股权持有上确保了齐桓公占有多数股权,同时也让高、国两家尝到了甜头,成为齐国公司改组的既得利益者,也成为齐国利益的捍卫者。
  请不要小看这个区域划分,它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士农工商这四个社会阶层稳定,能为国家提供稳定的劳动力与产品。这对后世影响很大,元、明俩朝把人按职业分成民户、军户、匠户、商户等类别。解放后、改革开放前,我国按城市户口、农村户口分类,工、农、兵划分成分。
  2、军队划分

  管仲的思路是寓兵于民,每家出一名兵,然后按照居住地编成武装组织。齐桓公、高氏、国氏每人手里的五个乡可以征召出一万人,这一万人又叫“一军”。全国十五个士农乡总计可征召三万人,统称“三军”。这三军分别由齐桓公、高氏、国氏统领。
  这个按照居住地编组的士兵,战斗力是很强的。上战场时,周边的战友都是自己的亲朋好友,谁的侄子被敌人砍了,谁的叔叔被敌人射死了,都会使其他人同仇敌忾;撤退时,都会相互照应,不会丢弃对方。如果把自己家里人在战场弄丢了,都不好意思回家。用血缘捆绑的军队,战斗力是极强的。这和后世曾国藩的湘军组织体系很像。
  军队的划分,给予了高、国两家大股东对董事长的否决权。俩家手上的兵力对齐桓公手上的兵力是2:1,俩家要是看齐桓公不爽,赶齐桓公下台一点难度没有。但是只要齐桓公不胡来,给贵族带来红利,天子二守也不会乱来。而管仲要的是,天子二守当好股东,拿好分红就行,具体的行政事务,你们不要插手。
  三、行政结构改组方案
  1.创建相国领导的五官制

  明确公司股权与行政权分开。中央必须集权。相国管仲作为公司总经理,只向董事长齐桓公一人负责,负责制定和执行齐国国内外的重大方针政策。股东不得干涉具体行政事务。
  为方便相国管仲开展各方面工作,选择有能力的人出任五大部门长官,组成行政班子,五官由相国管仲亲自领导。这就是“制令传于相,事业程于官”。这和现在西方政府采用“内阁制”惊人地相似。管仲这个相国相当于现在西方政府的总理,领导各部门内阁大臣,总揽一切行政事务。
  2.五大部门长官选拔标准
  1)个人出身:坚决杜绝大股东(天子二守)插足公司行政事务,并担任重要职务。内阁大臣个人出身,必须是完全依附国君公族或者毫无政治根基的人。
  2)效忠服从:内阁大臣作为部门领导,生是齐桓公的人,死是齐桓公的鬼。完全效忠齐桓公,服从相国管仲管理。

  3)建立选拔机制,欢迎广大条件符合者应征报名,一经录用待遇从优。
  3.五大臣组成
  1)大行(外交部长),担任者:隰(xí)朋 出生:齐国公族,齐桓公的亲戚 特点:知书达理、仪表堂堂、口才极佳。天生适合担任国家形象代言人,出席各种外交活动。
  2)大司田(农业部长),担任者:宁戚 出生:穷屌丝 特点:种田小能手,畜牧小行家
  3)大司马(国防部长),担任者:王子成父 出生:周王室亲王 特点:外籍军事专家,齐国第一打手。此人身份尊贵,从小接受正规军事教育,具有很强的指挥作战能力。由于自己周王室里的兄弟为夺家产打的面红耳赤,自己才离家逃难到无依无靠的齐国。
  4)大司理(司法部长),担任者:宾须无  出生:下层贵族  特点:铁面无私,宽厚仁慈,不滥杀无辜。
  5)大谏(监察部长),担任者:东郭牙 出生:穷屌丝  特点:撕逼专业户。不管是谁存在违法乱纪问题,就是天王老子,也要上去手撕一把。
  四、改组小结
  此次改组获得巨大成功。齐桓公、天子二守、管仲领导的五官形成了稳定的政治三角。
  这是春秋时代第一次对封建制大刀阔斧地重塑,管仲让齐国重新焕发了活力。天子二守吃饱安分了,至少齐桓公一朝,这两家很老实本分。
  同时管仲也为齐桓公把行政权抢到手里,创建了极为先进的五官制。管仲领导的这五官乃是齐桓公与天子二守博弈的第三方力量。第三方的介入,让齐桓公有了政治博弈的底气。
  五官制的施行,把公族和毫无根基的能人拉入到行政班子来。这符合历代君主的用人原则。君主用自己亲戚办事放心;用毫无根基的人,这样的人容易依附自己,便于掌握。用这种人来打击树大根深的大贵族很划算,打嬴了赚了,打输了也不赔本,这种人一抓一大把,属于政治打击的廉价消耗品。
  凡事都有正反面,出身卑微、毫无根基的人虽然在政治斗争中被当作棋子,但管仲为国家选贤举能,让有能力而非有背景的人担任国家重要职务。这在看中出身的春秋时代是破天荒的。这为下层人才,提供了施展抱负的地方,为国家竞争力打了鸡血。
  管仲在用人重要性上说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年最重要的事,没有比种庄稼更重要;十年最重要的事,没有比种树更重要;一生最重要的事,没有比培养人才更重要)。
  说通俗点,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这句话千百年来热度不减。在国外影响力巨大。韩国总理朴槿惠和日本首相安培晋三,曾在重要场合演讲时,开头第一句就是这句话。

  公司改组成功后,要开始扩大公司盈利。否则,齐国公司想成为天下这个市场的主宰者,都是痴心妄想。这就是作为内阁首脑的管仲为齐国创收的重大任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