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读懂此书,天下无书》
第34节作者:
渔樵故纸 嬴荡年纪轻轻意外去世,都没来得及留下自己的子嗣。于是,由谁继任秦王,便成了一件颇可经营之事。楚国女子芈月,在樗里疾的支持下战胜了嬴荡的生母惠文后魏夫人,准备立自己的次子赢芾(音:福)为新秦王。
哪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正把中山国按在地上摩擦的赵武灵王赵雍,可能是在拥立燕昭王姬职以后干涉他国内政上了瘾,听到秦国内乱结束,宣太后芈八子胜出的消息后,居然连放在眼前的胜利都不要了,向中山王要了四座城池后,火速退兵。全身心的投入到秦国的内政中。
古道热肠的赵雍派赵固去迎回在燕国为质的芈月长子嬴稷,并建议芈月立之为王,燕昭王姬职也顺便表达了对表弟嬴稷和恩人赵雍的支持。
收到赵雍建议的芈八子,差点喷出一口老血。心想,姓赵的,你不去办你心心恋恋的中山国,跑来操心别人家的事,你怕是脑子有病,该吃药了。
说是这么说,但想想赵国在占领榆中后对秦国形成的压顶之势,再想想被张仪和自己的老公骗了的楚怀王熊槐对汉中和巴蜀的虎视眈眈,还有那个赵雍的应声虫姬职,老谋深算的芈月,决定咽下这口气。毕竟,嬴稷也是自己的亲骨肉啊。
于是她答复赵雍说:“全靠你们这帮亲戚,又是迎送我儿,又是帮我拿主意,否则我一个妇道人家,真不知如何是好!”并且马上安排拥立嬴稷——是为秦昭襄王。
日期:2019-05-08 21:02:38
《资治通鉴故事会之三十:武灵北伐 初论胡服 肥义决疑 志行骑射》
《资治通鉴》卷三 周纪三 周赧王 姬延 八年(甲寅 公元前307年)
欺负完芈月的赵雍浑身舒爽,又回到了他的北方战场,把上次被蹂躏后脸上的结的痂还没掉光的中山国再一次按在地上摩擦。
赵军一路凯歌,穿越房子(今河北高邑),抵达代地(今河北蔚县),继续向北挺进,直到无穷(河北张北)。然后转战西部,一直打到黄河边,登上黄华山(今河南林州)。
在与中山国的长期缠斗中,赵雍发现,中原的步兵与车阵在与胡人的骑兵作战时非常吃力,打了胜仗,无法追击骑马逃逸的敌军,打了败仗,无法快速脱离战场。
自从周室衰微,战争渐渐由指定地点的,体育竞技式的回合制战斗变成随时随地开战,以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为目标的野战以后,维护成本高昂的战车,越来越显得累赘。
就连中原人引以为傲的,宽袍大袖,俊雅飘逸的服饰,在战场上和胡人的短衣、长裤比起来也显得笨拙甚至可笑。
素来不安于故俗,一心富国强兵的赵雍在深刻的意识到兵种和服饰对赵国造成的不利影响后,谋划着要在赵国建立一支弓马娴熟的骑兵新军,并且在全国推行更便于骑射和生产生活的短衣、长裤、窄袖、束带的胡人服饰,以替代中原宽袍、长裙、大袖、博带(宽大的衣带)的传统服装。
简单的说,赵雍要让赵国人民不爱红装爱武装,脱下婚纱换迷彩。
结了婚的男同胞们,想想你媳妇当年对婚纱的执念;谈恋爱的同学们,问问你的女朋友;单身狗们看看身边铺天盖地的婚纱摄影广告,你就能大概体会到,这有多难。
赵雍在黄华山上召见楼缓,对他说到:“我的祖先在世事的变迁中抓住时机,做了南方之地的首领,打通了漳水和滏水形成险阻以为屏障,又修筑了长城,攻占了蔺地(今山西柳林县西北孟门镇)和郭狼(山西离石县西北),在荏地打败了林胡人,但仅有这些还远称不上大功告成。如今,中山国在我们的腹心之地,北有燕国,东有东胡,西边是和林胡、楼烦、秦、韩接壤的边境,没有强大武力的支撑,赵国终究难免社稷丘墟,我们难道不该想想怎么办吗?一个人想得到高于世人的功名,就必定要承受背离习俗的指责和牵累。为了赵国的社稷,我准备让大家都穿上胡人的衣服。”
对于赵雍的计划,楼缓个人表示支持,但在向下吹风的过程中,发现群臣颇有怨言。而赵雍知道,要让他们顺从,必须搞定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赵国群臣的领袖——从幼时辅佐赵雍至今的托孤重臣肥义。
一天,赵雍和肥义在一起喝茶闲聊,赵雍说到:“我想做出像简子和襄子二位先君那样的伟业,从胡人和翟人那里抢点东西。做臣子的,受宠时应有明孝悌、知长幼、顺明理的节操,通达时应建立有益于人民和君主的功勋,此两者乃是为臣之本份。我想开拓胡人土地的决心,可能永远都不会有人理解。但只有敌人的力量变的相对薄弱,我们才可能半而功倍,无需耗尽民力,就建立不朽的功勋。而建立盖世功勋的人,必然受到世俗的指责和非难;有独特见解的人,也必然被庸众所怨恨。我现在想在赵国推行“胡服骑射”,而世人必然会议论指责于我,你说说该怎么办?”
肥义看着面前这个他辅佐了十九年的赵王,他明白自己此时必须支持他,首先他深知年轻的赵王胸怀大志,英明神武,实乃赵国之福,但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赵雍刚毅果敢,特立独行,就算自己不支持,他也不会因此而改变主意。于是他对赵雍说:
“微臣听说做事犹豫难以成功,行动犹疑难以成名,大王您既然已决定承受背弃世俗的责难,又何必在乎天下人的议论。追求最高道德的人不会附和世俗之见,成就伟大事业的人不必征求每一个人的看法。以前,舜用舞蹈感化三苗;禹到裸国袒胸露背,他们都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者寻开心,而是以此为手段宣扬德政。愚蠢的人,事情摆在面前也看不明白,而智者却能在事情未发生前将一切看的一清二楚。大王您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呢?”
得到了肥义的支持后,赵武灵王更加坚定了“胡服骑射”的决心,他接着说到:“我不是怀疑政策本身,只是担心天下人因此而嘲笑我。智者所领悟的东西,常被愚昧的人所嘲笑,但我知道胡服骑射将带给我赵国的好处不可限量,因此,即便全天下的人都笑话我,我也要推进这场变革,将胡人的土地和中山国抢过来!”
赵雍和肥义的君臣对话,金句颇多,但逻辑连贯性不强,很可能是史家以残存的资料拼凑出来的。我们不去过多的追究。
但就算是在这只言片语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为统治阶层的二人对凡夫俗子看法的不屑一顾,这和五十多年前,商鞅在秦国变法时所持的态度如出一辙。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商鞅变法还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都在当时迅速提振国家实力,并深刻影响了后世发展,甚至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受其遗惠。这样彪炳春秋,历经岁月淬炼的大变革无疑是成功的。
但他们发生的过程,却和当今主流价值观所推崇的民主完全背道而驰。
难道是今天的我们错了吗?当然不是!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矛盾,是因为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接受教育还是极少部分人的特权,而大部分人像动物一样缺乏深度思考,自然也就无法接近事物的本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