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可知隋朝之大隋崛起》
第59节

作者: 回青山
收藏本书TXT下载
  黄泉虽抱恨,
  白日自流名。
  悲君感义死,

  不作负恩生。
  南陈大体的情况就是这样,我们就先不打扰陈叔宝欣赏艺术了,因为他神仙般的日子马上就要到头了。
  战前杨坚做了充足的准备,他交给杨素、崔仲方等人一个重要的任务—造船。攻打南陈要渡长江,需要大量的舟舰。
  下面我们来领略一下大隋的造船技术。
  杨素在永安(今重庆市奉节县,是三峡起点)造大舰,名曰五牙。五牙上起楼五层,长约55米,高约25米,可容纳战士八百人。并且前后左右装有六个拍竿,拍竿高约12.5米,顶部装有巨石,甲板下装有辘轳,主要作用就是利用杠杆原理拍击附近的敌船。

  比五牙小一点的叫黄龙,可以容纳士兵一百多人;再小一点的还有平乘、舴艋等等。
  五牙是楼船,无帆,靠人划桨驱动,缺点是机动性差,优点是行驶平稳,一般为主帅乘坐,也是水军的指挥部。魏晋时期楼船主要有两个作用:
  一是观察军情,楼船最高,易于观察战场形势,主帅可根据战局变化及时改变战术策略。五牙的第四或第五层应该就是用于观察军情的。
  二是壮军威、张声势,楼船顶部竖有军旗,只要旗帜不倒,士兵心里就有主心骨;再有就是在行军过程中如果忽然遇到对己方不利的暴风,军心容易动摇,当时又没普及科学知识,士兵心里会犯嘀咕,是不是老天爷惩罚我们,不让我们打这一仗啊?而楼船平稳可以稳定军心。
  除了上面说的这两项,杨素还开发了楼船的一个新作用,战场上便知分晓。
  黄龙载兵相对较多且机动性好,主要用于运送士兵。而平乘、舴艋载兵少,船体狭长,阻力小、速度快,主要用于冲锋陷阵。
  战前先给大家透露一个军事机密,除战舰之外杨素还有一个杀手锏—巴蜑。
  一切准备就绪,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到来。
  日期:2019-06-29 09:35:56
  开皇八年(588)十月,杨坚做出统筹安排,任命晋王杨广(杨坚次子)、秦王杨俊(杨坚第三子)、清河公杨素为行军元帅,率水陆大军共计五十一万八千攻打南陈,三人之中杨广为总指挥。杨素出兵永安,杨俊出兵襄阳(今湖北襄阳),杨广出兵六合(今南京市六合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攻打南陈。由于杨广没有大仗经验,杨坚还给他派了一个得力的助手—高熲。
  十一月,杨坚亲自给众位将士践行,并下诏最先擒拿陈叔宝的将领将被封为上柱国。那上柱国最终将花落谁家呢?
  隋军的战略谋划是先出兵攻打长江上游,如果陈军派精兵前往救援,下游军队便可趁机攻打建康。如果陈人不派援兵,杨素便可趁势沿江而下攻占南陈城池。
  十二月的某一天,杨素率大军下三峡(可不是三峡大坝),乘五牙、黄龙、平乘,沿江东下,战斗开始了!
  三峡之景,奇幻多彩,自古至今文人墨客见之者无不吟诗赋文,这个名单实在是有点长: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刘禹锡、苏轼、欧阳修、舒婷等等等等。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领略一下杨素周围的景色。
  瞿塘峡—“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
  巫峡—“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
  可能今天坐游轮赏三峡的游客会有这样的体会,但杨素可没心情欣赏这些。因为美景之下,暗藏的是汹涌杀机。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不论你在陆地上有多狂,身处长江三峡,随时都可能从‘江神’变成‘江鬼’,这应该是杨素一路走来最深刻的感受。过瞿塘、穿巫峡,杨素率领大军来到了最为惊险的西陵峡(今湖北宜昌市)。西陵峡段河道蜿蜒曲折,水流湍急,暗礁密布,想想就让人胆寒。
  大诗人白居易过西陵峡的体会是这样的:“白狗次黄牛,滩如竹节稠。路穿天地险,人续古今愁。”
  再愁也要走!
  不得不佩服杨素的勇气。
  一日深夜,杨素率军抵达流头滩,下游与流头滩相距不远的狼尾滩有数千陈军驻守,并且滩流迅激,地势险峭,易守难攻。
  隋军诸将面有愁色,不知该如何是好。
  杨素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我军应趁夜缓行而下,打陈军一个措手不及。于是率黄龙千艘,衔枚下江,命两位大将为先锋,兵分两路,分别从南、北两岸攻打。黎明时分,隋军抵达狼头滩,大破陈军,陈将戚昕败走,士卒全部被隋军俘获。
  兵贵神速,拿下狼头滩之后,杨素马不停蹄率水军继续向下游开进。

  陈军战败、隋军将至的消息传遍了沿江要塞,各地接连向朝廷奏报,十万火急!但皇帝不急太监急,奏报传到朝廷那儿全都没了下文,因为施文庆都给压住了,陈叔宝压根儿就不知道有这回事。
  此外由于临近元会(正月初一),护军将军樊毅向陈叔宝奏请在京口(今江苏镇江)、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各增防精兵五千及两百艘战舰,以防隋军趁机偷袭。
  京口和采石分别位于建康(南京)的上下游,是紧邻建康的战略要地,两地若失,建康就相当于失去了左膀右臂。
  萧摩诃明确表示赞同樊毅的提议,但施大才子坚决表示反对。为什么呢?
  因为陈叔宝即将任命施文庆为湘州刺史,并答应给他调拨精兵,过完年就上岗。施文庆也想过一把将军瘾,对此期待万分。但如果陈叔宝答应樊毅的请求,调一万精兵到京口、采石布防,自己还带个什么兵?还不及在建康呆着舒坦。
  讨论来讨论去,陈叔宝最终还是没有答应派兵,萧将军气得都想跳江了,碰上这样的君主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其实如果樊毅的意见被采纳,陈叔宝没准还能多当几天皇帝。因为京口就在吴州(贺若弼总管)对岸,采石就在庐州(韩擒虎总管)对岸。这两块肥肉,敌人已经虎视眈眈很久了。
  长江对岸的杨广看到了战机,杨广紧急召见韩擒虎、贺若弼两位大将,下令:正月初一夜,渡江伐陈。
  父亲,二十年了,你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孩儿定将活捉陈叔宝,官拜上柱国!贺若弼当吴州总管期间主要做了一件事—麻痹陈军。贺若弼先是卖掉军中的老马,从南陈购买了大量的船只,当然这些船都被藏了起来。同时贺若弼还买了五六十艘破船摆在外面,以供陈国间谍观赏,本来北方的造船技术就差,间谍们看见这些就更加放心了。
  除此之外,贺若弼还下令,沿江防守的士兵换班交接的时候必须在广陵汇合,大举旗帜,营幕遍野。这可把对岸的陈军兄弟给紧张坏了,急忙调集军队加强戒备,结果等了好长时间也没见隋军有半点渡江的意思,搞了半天原来是他们换防呢!时间一长,陈军兄弟也就见怪不怪了。
  元会(正月初一)是陈叔宝大会群臣的日子,这一天大雾弥漫,陈叔宝一觉就睡到了下午(昨晚玩得太累了),大臣们杵在外面干等了大半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